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曾说,人最重要的三样东西就是 “自由、平等以及蟹肉汤”。在 “自由”“平等” 这样宏观抽象的词汇之后,排列的却是 “蟹肉汤” 这样一件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东西,它到底有何魅力?哲学家齐泽克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他说:“‘蟹肉汤’ 指的是生活中所有精致的乐趣,一旦失去这些小确幸,我们就会变得与恐怖分子无异——我们会沦为抽象观念的信徒,并会丝毫不顾具体情境地要将这些观念付诸现实。” 也就是说,在抽象观念编织起来的藩篱中,是 “蟹肉汤” 的存在让我们记起了生活的真正意义,而历史也不例外。宏大主题式的历史写作引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严肃的精英世界,而对古人平凡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就好像是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一碗海涅的 “蟹肉汤”,让我们得以触摸到历史真正的温度。
对驳杂又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梳理是不易的,以何种视角切入古人的生活世界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古人的生活世界》一书中,作者将古人的日常生活归纳成八个主题:饮食(五谷、肉食与蔬果)、逸兴(品茗、饮酒与抽烟)、姿态(形体、感觉与时尚)、娱乐(运动、游戏与休闲)、游逸(交通、旅游与游乐)、身份(文人、女性与儿童)、时间(假日、岁时与节庆)、空间(自然、乡村与城市),全景式、立体式地呈现了传统生活的诸多细节,并通过审美的视角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古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有趣图卷,历史的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古” 与 “今” 的二元对立阻隔了我们与古人的交流对话,而本书便是引导我们进入古人审美的生活的可靠向导。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不仅考察了传统的生活样态,还在附录中对晚清开埠通商之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发生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形成的现代都市摩登生活给予了关注,由此,我们有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视野及比较意识。
本书展现了这样一个观点:日常生活并非是单调的,而是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是审美化的、艺术化的。作者从常态化的日常中剥离出了一种 “雅致的生活理想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它是审美经验与现实经验交织的产物,是一种 “精致的乐趣”,而这样一种 “精致的乐趣” 正是现代人所努力追求的。因此,对于拥有现代生活经验的我们而言,这些传统生活的形态及其变迁不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事件,它们更为我们感受自己的生活提供了引路的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