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2020-12-10 08:10林烁辉张敬灿沈淋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腕踝针腰腿痛腰椎间盘

林烁辉,张敬灿,庄 霓,沈淋源

(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广东 汕头 5150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急性发作期疼痛感明显,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1-2]。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4~58岁,平均(46.71±4.37)岁;病程3~13个月,平均(8.15±2.41)个月;体质量指数17~24kg/m2,平均(22.03±0.96)kg/m2;腰痛38例,下肢放射性疼痛29例,腰部活动严重受限5例;急性发作期病程1~36h,平均(9.55±3.79)h。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5~59岁,平均(48.01±5.46)岁;病程4~13个月,平均(8.70±2.13)个月;体质量指数17~25kg/m2,平均(22.32±1.06)kg/m2;腰痛39例,下肢放射性疼痛26例,腰部活动严重受限7例;急性发作期病程2~34h,平均病程(9.47±3.55)h。两组症状、急性发作期病程、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腰椎X线平面检查示椎板、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②临床体征表现为坐骨神经受压、存在不同程度腰部活动受限、腰椎侧凹、肌力下降;③临床表现为放射性下肢痛,存在大小便障碍等马尾神经损伤症状。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承诺书;②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③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④2周内未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或皮质激素。

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严重脊柱侧凹;②合并代谢性骨疾病;③病历资料不完整者、精神疾病;④伴有严重认知障碍、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原发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镇痛干预。采用热敷、超激光等理疗方法镇痛;遵医嘱使用美洛昔康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France,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60204,H20060369)肌注止痛。

研究组加用腕踝针(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规格0.25mm×25mm)留置联合输液贴固定。以主要疼痛所在区选取对应针刺点,腰腿痛选择下5区、下6区,腰痛伴左下肢后外侧痛取左下6针刺点(L6),外侧痛取左下5针刺点(L5);腰腿痛伴右下肢后外侧痛取右下6针刺点(R6)、外侧痛取右下5针刺点(R5);使用龙胆紫标记穿刺点,穿刺区域常规消毒,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柄,检查确认针具完好,调整针尖位置,对准进针点,保障针体与皮肤呈30°夹角,快速刺入皮下,右手捏住手柄,沿皮下将针具向预定方向推进,在针身完全进入皮下后(进针长度4~5cm),将外露针柄使用输液贴覆盖。患者站立行走时活动腕踝针留置处,若存在不适,则调整针柄至患者对埋针区无不适或异常感。嘱留针期间保持腕踝针留置部位干燥,穿着宽松衣服。埋针30min后拔针,拔针前观察有无出血、感染,拔针后使用输液贴覆盖进针点,日1次,共埋针7次。

两组均治疗1周。

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VAS评分,共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重。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评估腰椎功能。ODI评分共0~50分,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腰椎JOA评分共0~29分,评分越低表示腰椎功能越差。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腰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VAS评分降低大于等于70%。有效:腰腿痛等症状显著改善,VAS评分降低30%~69%。无效:腰腿痛等症状无明显变化,VAS评分降低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干预前 干预后 t P研究组 40 4.13±0.46 1.17±0.25 35.758 <0.001对照组 40 4.32±0.50 1.51±0.30 30.479 <0.001 t1.759 5.507 P0.081 <0.001

两组镇痛药物用量比较。镇痛药物用量研究组(1394.37±114.18)mg,对照组(1687.54±135.87)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7,P<0.001)。

两组ODI、腰椎JOA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ODI、腰椎JOA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ODI、腰椎JOA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ODI 腰椎JOA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40 21.37±2.16 14.37±1.27 17.52±1.71 21.71±2.69对照组 40 21.75±2.41 16.67±1.58 18.14±1.54 20.05±2.41 t0.743 7.176 1.704 2.907 P0.460 <0.001 0.092 0.005

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神经压迫会致使神经水肿、局部炎性反应,引起腰部、下肢疼痛麻木。常规干预多为理疗镇痛、药物镇痛等,药物镇痛虽具有一定镇痛效果,但随着药物代谢,镇痛效果降低,增加镇痛药物用量易引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整体效果与临床预期存在一定差距[3]。

腕踝针留置联合输液贴固定为新型镇痛干预方案,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无依赖性等优势。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镇痛药物用量较对照组少,ODI、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腰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原因为腕踝针留置联合输液贴固定可以从几个方面发挥镇痛作用:①腕踝针分区同十二皮部分区相似,能通过刺激皮肤,调整相应经络脏腑功能,通畅气血,达到通络止痛作用。②针刺后可调节β-内啡肽、5-羟色胺水平,抑制大脑皮层,提高痛阈,且腕踝部血管、神经末梢丰富,通过针刺可反射性调节神经和肌肉机能,解除疼痛。③针刺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诱导机体大量分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抑制疼痛信号传导,产生镇痛效果[4-8]。

综上所述,腕踝针留置联合输液贴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效果较好,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并可提高镇痛效果。

猜你喜欢
腕踝针腰腿痛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腕踝针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腕踝针通过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腕踝针镇痛实验机制及fMRI应用概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