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念下家园合作初探

2020-12-10 07:29刘淑唯
好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共情育儿王老师

文 刘淑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每个小家的幸福和谐,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其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养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促进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随着时代的变迁,80 后、90 后都已逐渐为人父母,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但因多是独生子女,容易缺少独立自主和责任担当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 一书中提到:“真正的沟通涉及三个层面,即真诚沟通、无条件接纳以及高度共情。”结合现在一部分人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缺乏尊重与信任的社会背景,我园提出了在“共情”理念下家园合作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待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下面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分析“共情”理念下有效促进家园合作的具体表现。

一、借“人心”之力,让家长感受教师育人温度

案例故事:老师歧视我的孩子

一天,大(四)班插班生昊昊的爸爸妈妈气呼呼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要投诉昊昊的班主任王老师,他们认为王老师有变相体罚幼儿的行为,扬言要向社会公开这件事。其实,我与王老师已沟通过,对此事已略知一二。从周末昊昊妈妈与王老师沟通的短信来看,家长对王老师是极度不信任的,坚信自己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发现王老师对孩子有歧视与孤立的不当行为。如何帮助王老师重建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呢?

(一)“暖心”话语挂嘴边

我在与老师、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事情的起因在于昊昊有比较严重的“夹腿”综合征。因为幼儿园午睡室使用的是高低铺,午睡时昊昊控制不住自己还影响了上铺同伴的午睡质量,老师多次劝说并与昊昊妈妈沟通均无明显改善,且昊昊爸爸并不知晓昊昊有“夹腿”综合征。由此发现,妈妈的育儿观念保守且受社会不良舆论的影响较为明显。

于是,我告诉昊昊家长王老师眼中的昊昊是一个善良、乖巧、有礼貌、有较强求知欲的孩子,在男孩中略显内向,在与同伴交往时略显胆怯。从昊昊的行为表现上,我们能感知到昊昊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其关注度较高。从家长的微表情来看,这些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肯定话语已经打动了他们的心。

(二)“交心”行动求认同

我告诉家长,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出现“夹腿综合征”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需要家园密切配合,让幼儿尽快转移注意力,从好奇中走出来。我将以前使用过的一些有效方法传授给家长,并悄悄地传递着“老师与家长要共同配合”“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等正面信息,很快就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家长当场就表示,受社会不良言论的影响,并且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存在误听误导现象,才会造成与老师间的误会。在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的过程中,家长进一步感受到老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在“共情”理念下开展的家园合作,能进一步引导教师从家长的诉求中审视与思考幼儿各种行为表现下的发展需求,也给教师与家长提供了感受和理解幼儿的新思路和新想法,为幼儿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支持。

二、拓“沟通”策略,让家长读懂幼儿的行为语言

案例故事:我的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

亮亮是小班中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个子高,机智聪明,但体质较弱。开学第二个月,亮亮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常说“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我,我不要去幼儿园”等话语,爸爸妈妈都鼓励他坚持上幼儿园。一天放学后,亮亮对爸爸妈妈说 :“今天我不好好吃饭,被方老师打了一个巴掌。”这下亮亮父母不放心了,早上送亮亮入园时,就质问老师缘由,方老师一个劲地和家长解释:“我肯定没做过这样的事。”

我正好路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我斩钉截铁地对家长说:“我会来调查,但以我对方老师的了解,我可以保证她不会这样做。”我拉着亮亮的手来到教室,指着摄像头,告诉亮亮这是一双“眼睛”,可以看到老师和小朋友做的所有事情,如果孩子说谎了,它会生气的。没想到亮亮立刻听懂了,连忙说:“方老师没有打我,我说谎了,因为我不想来幼儿园。”亮亮家长和老师道歉了,也当场表示不能惯着孩子,要给予老师足够的信任。

(一)启用“互联网”技术沟通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更新着家园合作的方式,从传统的短信通知、家长宣传栏、家长观摩半日活动等,到现如今提倡的“透明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 群等沟通平台,大大缩短了家园联系的距离,丰富了家园沟通的渠道。同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教师将目光进一步拓展到家庭、社区、网络等方面,不断优化 “宝宝在线”互动平台、班级星空、家长义工俱乐部、家园直通车、社区广场、个人微博等资源,提升家园合作的互动性与有效性。如幼儿刚入园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到家长的需求,将幼儿一天在园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全部上传至沟通平台,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的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如,我园的“宝宝在线”互动平台每天向家长开放1 小时,突破了传统线下合作的局限。

(二)巧用“家长沙龙”互动沟通策略

如何提升家长科学育儿的经验?如何让家长客观地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如何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家长互动沟通的渠道?我园各班尝试开展了 “家长沙龙”活动。一是利用家长会的时间,本着了解幼儿、相互交流的目的,会前征求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困惑,确立3~5 个讨论议题;会上组织家长分组就这些议题展开讨论,并将小组意见汇总成文,每组派一名家长代表作总结性发言。二是利用“家长园地”,设立家长育儿分享栏目,让家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三是利用家长微信交流群,每月推介一位 “育儿高手”,用视频的方式给大家介绍如何陪伴幼儿的成长。

我们发现,在“共情”理念下,这种“由家长教育家长”的沟通方式,更能切合家长的实际需求,解决育儿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家长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容易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三、让“制度”说话,让家长参与园所的行政管理

幼儿园有着较为完善的家长学校制度,为了改变幼儿园原有的家庭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在“共情”理念下进行家园共育的意识,幼儿园及班级均成立了家委会,积极探索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内容与形式。

我们成立了家长志愿服务队和护校队,家长共同参与园旗、园徽、园歌的创作,参与幼儿饮食采购基地的考察,参与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大班毕业典礼方案的审核和合同签订,参与亲子活动、亲子运动会的组织,参与幼儿园园舍改建方案征询会,参与省优质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工作等。

家长从“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到“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是一次质的变革,实现了家长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换。幼儿园借用“共情”的方法与策略,让教师与家长改变了以往的家园共育的观念与行为,让“共情”意识和理念根植于大家的心中,实现了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共情育儿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有趣的动物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偷偷摸摸育儿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