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对血清β-CTx、PINP的影响

2020-12-10 02:20刘明娟冯启廷李小林杜曜宇邓小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督脉骨质疏松症艾灸

罗 翱,刘明娟,冯启廷,苏 杨,余 敏,李小林,邹 瑜,王 莹,杜曜宇,邓小芳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400700)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病因单独或综合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常伴随着骨脆性和骨折风险的增加[1]。其发病率已居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2-3]。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重吸收标志物。β-CTx、PINP是目前敏感性较好的骨转换标志物,通过监测β-CTx、PINP能够反映机体骨质破坏和修复的状态[4]。本研究用3种督脉灸治疗骨质疏松症并观察对骨代谢标志物β-CTx、PINP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3例,均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其中脱落22例,因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干扰研究而排出15例,最终纳入数据统计76例。7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后,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D组。A组(督脉隔药物灸组)男4例、女15例,年龄60~75岁、平均(69.84±4.63)岁;B组(督脉艾箱灸组)男1例、女20例,年龄50~78岁、平均(66.48±7.30)岁;C组(督脉温针灸组)男1例、女17例,年龄53~75岁、平均(65.72±5.86)岁;D组(单纯药物治疗组)男2例、女16例,年龄54~75岁、平均(66.50±5.76)岁。

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颁布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治疗指南》拟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①在1个月内有突发腰背疼痛症状;②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提示胸椎或腰椎有骨质疏松改变,可伴压缩性骨折;③骨密度检测提示T值小于等于-2.5;④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外伤、肿瘤、结核等导致的脊柱骨折。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50~80岁,对药物无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④有急性压缩性脊柱骨折,3天以后纳入;⑤愿意接受督灸治疗且能遵守治疗方案。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②有精神、神经障碍,不能表达意志;③合并有严重心血管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④单个或多个脊柱骨压缩程度超过1/2,愿意或要求接受手术治疗或骨水泥注入治疗。

剔除及脱落标准:①未按时治疗或治疗不满1个疗程坚持自动退出;②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③在治疗期间突发其他疾病影响研究结果。

2 治疗方法

基础性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的饮食,合理的锻炼方式及日晒,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

基础性药物治疗干预:包括阿仑膦酸钠片(欧意药业)10mg,每日1次;阿法骨化醇片(渝药友制药)0.5μg,每日1次;碳酸钙D3片II(京康远制药)500mg,每日2次。

A组:给予督脉隔药物灸。督脉灸药饼成分为中医院院内协定处方消瘀止痛散。药用大黄270g,大血藤135g,泽兰135g,木瓜108g,蒲公英108g,赤芍108g,三棱80g,莪术80g,栀子54g,没药54g,土鳖虫54g,乳香54g。取督脉(第1胸椎到第5腰椎)全段为治疗部位,用医用纱布折叠成约5cm×50cm大小的纱布条平铺于所灸部位。然后将消瘀止痛散约100g以适量麻油拌匀后铺在纱布条上(厚1.5cm,宽度4cm),将艾绒放在药物上点燃烧尽。以皮肤潮红为度,温度过高难以耐受时提起纱布,移开艾灸,待皮肤温度下降10s后再次施灸,反复操作直到艾灸燃尽。每天1次,每次2柱,14天评价疗效。

B组:给予督脉艾箱灸。取督脉(第1胸椎到第5腰椎)全段为治疗部位,用20cm大小艾箱3个放置于督脉上,每个艾箱里放置3个4cm长的常规艾条点燃,艾条距离皮肤10cm,艾条燃尽。每天1次,14天评价疗效。

C组:给予督脉温针灸。取督脉(第1胸椎到第5腰椎)全段为治疗部位,取大椎、身柱、至阳、脊中、命门、腰阳关穴位,给予3寸华佗牌银针针刺,进针1cm,捻转得气后,针上套1cm长度常规艾条施灸,艾条燃尽后起针。每天1次,14天评价疗效。

D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给予基础性药物治疗,14天评价疗效。

3 检测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骨转化标志物β-CTx、PINP表达,用NRS数字分级法评分表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评价,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骨密度检测。

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各指标表达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各指标表达变化情况

5 讨 论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骨痹”、“骨枯”、“腰痛”等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谓“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也”,首次提出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千金要方·腰痛》指出“腰背痛者,皆是肾气虚弱,卧冷湿当风所得也……”《景岳全书·杂病谟·腰痛》言“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斫丧,或七情忧郁所致,则悉属真阴虚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5-6]“肾主骨”理论、“髓生骨”理论均与骨代谢疾病相关。肾脏通过影响维生素D的形成,钙、磷代谢及激素等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肾虚可引起骨矿含量降低,骨密度下降,是骨质疏松症重要发病机制[7-8]。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可以生髓强骨,肾精亏虚则骨无以充而发为骨质疏松。另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脾胃化生和濡养,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造成气血亏虚,日久致四肢百骸失养。以肾虚、脾虚、脾肾俱虚共为根本,兼有瘀血阻络,故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强筋健骨则成为治疗主要法则[9-10]。艾灸其药物借助火的热力作用,渗透皮肤,作用于经络,再经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目的。《神农本草经》载“艾叶能灸百病”,《孟子》云“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医学入门》曾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研究证实,艾灸具有镇痛,改善血循环,调整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11-13]。艾灸[14-15]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BGP、E2水平,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使骨生成加快,并防止骨小梁萎缩。能使去卵巢大鼠血清E2、BGP、CT含量显著增加,PTH含量显著下降,调节参与骨钙代谢的激素E2、PTH、CT的表达,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促进骨钙代谢平衡。《内经》谓“督脉者,贯脊属肾,夹脊抵腰中,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脉经》谓“此为督脉,腰脊强痛,不得仰俯”。间接论述了督脉总督一身阳气,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全身的大骨(脊柱)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督脉施灸可以起到温补脾肾阳气,温通郁滞之诸经,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等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各组治疗后OID指数及N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通过对治疗前后β-CTx、PINP的表达量进行检测,推测督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通过抑制骨转换标志物β-CTx、PINP的表达,抑制骨吸收,促进骨的形成,进而缓解疼痛。其中隔药物灸和悬灸疗效最为显著,但短期的督脉灸治疗尚不足以改变骨密度,可能是由于骨代谢的周期较长相关,骨细胞的生理周期大约10年,短期的治疗,包括西药抗骨质疏松治疗均不能明显改善骨密度。

督脉灸对相应骨代谢标志物的表达及改善临床症状确有优势。但是,病例较少、对于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病例没有进行分层研究、对于中医不同证候没有进行分组对照等,今后应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督脉骨质疏松症艾灸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婆婆迷上了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