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让让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结肠炎是胃肠道常见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黏膜,病变位置起始于左半结肠,后随着病程延长、疾病严重程度加深,逐渐向结肠近端甚至是全部结肠侵袭[1-2]。该疾病早期症状多是腹泻、腹痛以及黏液便,但重症患者会出现脓血便[3]。本研究用柴胡芍药汤加减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108例,均为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38~74岁,平均(56.85±8.59)岁;病程8个月~3年,平均(1.95±0.74)年。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39~73岁,平均(55.69±7.48)岁;病程9个月~3年,平均(1.97±0.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关于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拟定与探讨》[4]中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持续且反复性腹泻、腹痛以及黏液血便等,并伴随全身不适临床症状,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呈细颗粒状、附有脓血性分泌物质及血管模糊,整体较粗糙,黏膜水肿、出血、并分布多发性溃疡点甚至溃疡面、假性息肉,结肠袋消失或者变钝;黏膜活检示存在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量减少以及上皮出现变化。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肝气郁滞证:主症为腹痛、肠鸣、泄泻,次证为情志不畅、泻后痛缓,舌质红苔薄白,脉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治疗依从性高,且对研究用药无过敏;③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免疫相关疾病;②合并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③伴有恶性肿瘤;④有胃肠道其他疾病史,先天肠道畸形或肠道息肉等;⑤精神严重障碍。
两组均在常规补液、消炎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柳氮磺吡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18)1g,日4次口服,持续用药1个月。
观察组加用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药用白芍20g,柴胡12g,槟榔18g,当归15g,白头翁15g,黄连12g,木香10g,黄芩6g,法半夏6g。热甚加黄柏12g,血便加赤石脂15g。水煎,每天2剂,早晚口服,持续治疗1个月。
证候积分。包括腹痛、肠鸣、泄泻、舌质红、苔薄白进行评分,采用4级评分,0分为完全消失,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
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红斑、出血倾向、高胆红素血症、血尿以及胃纳减退。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中医内科学》[6]。显效:腹痛、腹泻甚至黏液血便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肠黏膜经肠镜检查已恢复正常或溃疡处已结痂。有效:腹痛、腹泻甚至黏液血便症状基本消失,肠黏膜经肠镜检查黏膜病变部位明显好转,但仍有轻度炎症和假性息肉存在。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黏膜病变部位无改善。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 组别 例 腹痛 肠鸣 泄泻 舌质红 苔薄白治疗前对照组54 2.28±0.54 2.41±0.37 2.44±0.43 2.17±0.62 2.37±0.41观察组 54 2.17±0.46 2.52±0.35 2.41±0.51 2.08±0.71 2.31±0.48 t 1.140 1.587 0.331 0.702 0.698 P 0.257 0.116 0.742 0.484 0.486治疗后对照组54 1.59±0.74*1.48±0.54*1.08±0.47*1.28±0.69*1.26±0.45*观察组 54 0.84±0.36*0.62±0.37*0.54±0.26*0.64±0.47*0.55±0.49*t 6.697 9.654 7.389 5.633 7.84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结肠炎根据其病情可分为缓解期和活动期,缓解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活动期结直肠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炎症反应,结直肠上皮会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腹泻、腹痛等,若不及时治疗,重症者还可导致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7]。
柳氮磺吡啶是磺胺类抗菌药物,在机体肠道微生物作用下,可被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可和结直肠壁结缔组织结合并长时间停留,起到免疫抑制及抗菌消炎的作用,如对抗大肠埃希菌或梭状芽胞杆菌,同时也可抑制前列腺和其他炎症介质合成[8]。磺胺吡啶则对肠道菌群有一定抗菌作用,但短期治疗效果较好,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主要病因为饮食内伤、外感邪淫、疲劳过度以及七情不合,致肾、肝、胃肠等功能失调[9-11]。因此,中医治疗应以行血调气、清热解毒为原则[12]。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柴胡芍药汤加减联合柳氮磺吡啶疗效更好,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柴胡芍药汤方中柴胡有疏肝升阳、益气固表之功效[13],白芍有止痛缓急、养血柔肝之功效[14],黄芩和黄连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15],当归可止痛养血,白头翁可解毒止痢、清热凉血[16],木香和槟榔可促进肠道蠕动,甘草则有清热解毒和调和诸药之效[17]。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渗湿止泻之功效。此外,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加减药物,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更高,故临床症状消失更快。且黄连、黄芩、白头翁和甘草均有解毒作用,因此可降低柳氮磺吡啶的不良反应[18]。
综上所述,柴胡芍药汤加减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