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江雯涵,周海燕,闻 瑛,袁 磊,高红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江苏 太仓 215400)
病毒性脑膜炎以发烧、头痛、恶心呕吐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常因外感引起,头痛表现较为明显。病毒性脑膜炎属中医“温病”范畴,头痛多因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而致。笔者在西药治疗同时用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病毒性脑膜炎所致头痛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53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89±11.02)岁,平均病程(3.82±1.70)天。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40±9.73)岁,平均病程(4.00±1.80)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毒性脑膜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①起病前2周有感染史;②呈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哕、腹泻及因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③头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脑组织受损表现;④CSF测压正常或增高,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数多升高,但不高于500×106,生化检查中蛋白轻、中度升高,糖及氯化物大致正常。
外感头痛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①寒重:发烧不明显,体温不高,但畏寒重,寒重热轻,且头痛遇风则加重,身体疼痛,头痛常常牵连颈、肩、背部,舌淡红苔薄白,脉浮;②热重:发烧显著,体温升高明显,热重而寒轻,头痛剧烈,面红口干,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③湿重:头痛程度不重,但头部犹如有物束缚,疼痛不爽,可伴有胸脘烦闷不适,口黏,胃口不佳,纳谷不香,呕哕,大便黏腻不爽,有便不净之感觉,伴有热像者可有肛门灼热感,舌苔或白腻或黄腻,脉或濡或滑。
纳入标准:切合诊断标准及证型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脑脊液检查提示可能为细菌或结核感染,头颅CT或MRI提示有脑实质损害或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电图有局灶性异常。
两组均给予西医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阿昔洛韦注射液(国药集团荣生制药有限公司)0.5g、注射用青霉素钠(石药集团)480万U,均每8h静脉注射1次。青霉素过敏或皮试阳性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罗氏制药)2.0g,每日2次静脉注射。
观察组加用芎芷石膏汤加减。药用川芎、白芷、野菊花、羌活、藁本各10g,生石膏20~30g(先煎)。寒盛加荆芥10g,防风10g,细辛3~5g以辛温散寒。发热不剧去生石膏。热盛伤津,邪犯气分,表现有口干咽燥、喜饮加知母10g、天花粉15g,乌梅10g以清热生津。大便干结难下加生大黄5g(后下)、枳实10g、厚朴10g以泻热通便。湿盛汗出不爽,口黏口渴加藿香10g、佩兰10g以除湿。大便粘腻加炒白术10g、薏苡仁30g以健脾化湿。湿郁气滞有胸脘烦闷不适加苏梗10g、薤白10g以理气。水煎,每天口服2次,每次150~200mL。
两组均治疗7~10天。
VAS疼痛评分:评分分为11个等级,按照疼痛程度不同进行记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10分则表示疼痛已超出所能忍受的范围。
CSF相关指标:主要进行压力,常规及生化检测。
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评分减少5分及以上或完全不痛为明显好转,评分减少3分及以上或头痛减轻为部分好转,评分减少3分以下或头痛无减轻为无效。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好转14例,部分好转12例,无效2例,好转率92.9%。对照组明显好转9例,部分好转11例,无效5例,好转率80.0%。好转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后分值差观察组 28 4.96±1.67 0.96±1.04*△ 3.96±0.96△对照组 25 5.12±1.56 1.80±1.23* 3.40±1.04
两组治疗前后CSF压力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F压力比较 (mmH2O,±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F压力比较 (mmH2O,±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8 198.57±38.85 140.00±23.26*△对照组 25 197.20±32.21 156.40±23.43*
两组治疗前后CSF白细胞、蛋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SF白细胞、蛋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SF白细胞、蛋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白细胞数(106) 蛋白定量(g/L)白细胞数(106)蛋白定量(g/L)观察组 28 62.18±110.26 526±263.39 9.86±15.72*329.47±189.25*对照组 25 64.27±98.48 539±272.68 10.31±16.82*318.56±201.74*
病毒性脑膜炎属中医“温病”范畴。病因为外感风、湿、寒、热之邪侵袭。头痛常因外感风邪,并寒、湿、热之邪合而致病,诸邪随风上行,扰动清空,或风邪夹痰夹瘀留滞清窍,导致头痛。治外感头痛在于祛风,同时兼顾其他如散寒、清热、除湿等。因此病毒性脑膜炎所致头痛应以祛风散寒、清热化湿为主。
芎芷石膏汤出自《医宗金鉴》,适用于一切外感风、寒、热、湿之邪等引起的头痛,功效为祛风清热止痛。方中川芎祛风止痛,白芷祛风除湿止痛,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野菊花祛风清热解毒,羌活祛风除湿,藁本祛风湿、止痹痛。全方配伍突出“风药”,且根据其性味不同而各有侧重。
芎芷石膏汤加减辅治病毒性脑膜炎所致头痛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