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年规划引领发展开启新局

2020-12-10 04:08本栏责任编辑范丽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制度优势

本栏责任编辑 范丽君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五年规划引领发展是我国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我国为何要编制和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如何深入学习领会规划《建议》?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特邀专家学者撰文探讨。

— 编者

1 以五年规划引领发展是我国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

文_ 李 文

【摘要】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确立了工业化基础,通过实施第二个至第五个五年计划建立了独立的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时达到了比较突出的人类发展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没有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发挥好制度优势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五年规划 制度特色 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着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回顾和总结我国编制和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历史,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我国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

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既定方针。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大局初定,全党工作中心已由革命战争转到经济建设。当时的设想是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恢复生产,然后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此后突如其来的抗美援朝战争没有迟滞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进程,随着朝鲜战场形势日趋稳定和国内财政收支状况逐步好转,1951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不失时机地将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的前景提到各级领导干部面前。这是一个着眼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据此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开始酝酿经济五年计划。1951年11月和1952年3月,先后向各地和各大区布置了编制长期计划的任务。1952年5月,中央提出“边抗、边稳、边建”的方针,与“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相衔接。这一年的下半年,鉴于朝鲜战场和国内经济恢复两个方面的形势日趋明朗,中央加快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并于8月就计划草案向苏联征求意见并获得其明确的经济技术援助承诺。在此基础上,也是鉴于国内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比例和“五反”运动后私营工商业性质上的变化,毛泽东开始明确提出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张。同年1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由中央掌握重要物资的调拨与平衡计划,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展开。到1953年6月毛泽东系统阐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总体构想时,“一五”计划已经付诸实施半年之久了。

由于缺乏经验,“一五”计划是边实施边编制边修改的,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历时四年,数易其稿,而且多次听取了苏联方面的意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从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看,军工企业有44个,钢铁、有色冶金等冶金工业企业20个,化工企业 7个,机械工业企业24个,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工业企业5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通过这150个项目的建设以及为其配套项目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的框架,起到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重大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五”期间很好地实现了上述目标:新建了一些工业部门,尤其是在机械工业领域最为突出;基础工业部门得到大大加强,尤其是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代表的钢铁工业获得飞速发展;纺织、食品、造纸等轻纺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兵器工业改变了不能生产重型武器装备的现状,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并且全面开展了制式化武器的试制生产;推动了现代技术向我国的大规模转移,奠定了我国现代技术的基础,对我国20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五”计划决定将国家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工业基本建设中的88.8%投入重工业建设,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3。可见,“一五”计划的实施不但开启了我国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也意味着我国由此走上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轨道。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独立是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夙愿,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受了苏联等一些国家成功经验的启迪,抗美援朝战争敌我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愈发强化了这一信念。1953年9月11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指出:“为什么要着重提出经济改造?因为经济是基础,其他都是上层建筑,如果经济不得到改造,新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都立不住。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了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能不能有依赖心理呢?比如由苏联搞重工业、国防工业,我们搞轻工业,这样行不行呢?我看不行。我国是一个近六亿人口的大国,地下资源很丰富,如果不努力建设自己的工业,特别是建设重工业,那就不能立足于世界。”(《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到1956年,因为有了“一五”计划实施的基础,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并据此对第二个五年计划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工业化建设任务作出了安排。20世纪60年代初期,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目标。对此,周恩来解释说:“经过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五年三年过渡和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五年十年规划,基本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结果,虽然经历了曲折,在十多年后我国还是如愿实现了“基本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目标,这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笔宝贵遗产,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工业化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高积累、低消费是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约束的显著特征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基础上,仅用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些代价主要是,重工业的长期片面高速增长,导致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衡。包括工农业失衡,重工业和轻工业失衡,工业和商业失衡,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衡,从而使得经济激烈波动;长期片面高速发展重工业,容易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经济要素投入的增长,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经济效益低,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遭受破坏;此外,人民收入增加慢,生活水平低”(刘晓午:“周淑莲:如何看待前30年的工业化”,《中国经营报》2009年9月26日)。

计划经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通俗地讲,就是要注意把发展生产同改善人民生活恰当地结合起来。这一问题“一五”计划就处理得比较好。“一五”计划提出,在5年内,就业人数增加422万人,工人的平均工资增长33%,农村的购买力提高一倍。在“一五”时期,国家建设规模是相当大的,但是积累率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并不过高,5年平均积累率为24.2%,只比1952年提高了2.8%。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全国工人和农民的消费水平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与1952年相比,1957年职工人数净增1673万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8.1%,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提高34.2%。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激发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力地保证了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9)》,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年版,第48、54页;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108页)“一五”时期我们有苏联的技术、人员和资金的大力援助,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之后我国失去了外来资金援助,经济建设完全依靠国内资金积累,然而此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不断加码的趋势:“二五”计划时期平均为30.8%,“三五”计划时期平均为26.3%,“四五”计划时期平均为33%,1976、1977、1978年分别为31.3%、32.3%、36.5%,而1965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积累率只有19%—24%。(简新华、叶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经济学家》2011年第1期;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如此高的积累水平势必大大压缩居民的消费,加之这个时期的积累内部非生产性积累只占不足二三成的比重,造成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建设欠账太多,居民生活日常消费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早在三年困难时期,积累率过高的弊端就已经暴露无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1961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讲话指出,马克思早讲过,任何再生产都必须既要包括生产的消费,也要包括个人的消费;既要包括资本的流通,也要包括一般商品的流通。就是说,搞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仅要有设备、动力、交通和原材料问题,还要有吃饭、穿衣问题。毛泽东赞同李富春所说的解决积累和消费的矛盾,指出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真正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二是要每年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1962年3月,周恩来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同年7月,李富春在领导制定1963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时,强调在恢复发展农业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吃穿用,调整物价和工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计委根据这个意见,草拟出1963年计划方案。这一年12月底李富春致信毛泽东谈长期规划问题,其中提出争取在十年内使人民生活的改善前进一大步。1964年4月底,国家计委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由于这个《设想》是以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为中心的,因此人们把它简称为“吃穿用计划”。可惜“三五”计划的这一设想,很快就被国内外形势变化打乱。

三、从计划到规划: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上经过反思普遍意识到“勒紧裤带搞建设”只能是一时之需,绝不是长久之计,需要妥善处理增加国家积累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此,1978年3月10日,邓小平在国务院的一个会议上指出:“干社会主义,要有具体体现,生产要真正发展起来,相应的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提高,这才能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循着市场化的思路推进的,当然对市场化的目标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逐步清晰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大幅缩减国家指令性计划、相应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和比重,到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政府逐渐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让市场逐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上,从“六五”计划开始有别于前几个五年计划,除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安排以外,还新增了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表明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上,从片面追求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值产量的增长,开始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农轻重协调发展,注重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从“七五”计划开始提出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生产、建设、科教文卫、人口等的发展目标,而且充分重视了产业结构、地区布局、投资结构、对外关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性问题,重视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数量和速度的增长与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八五”计划期间明确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方针,彻底挣脱了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思想禁锢,伴随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计划的指导性质,计划部门从侧重于用行政手段管理微观经济活动,转向研究发展战略、重大方针政策,制定中长期规划,引导和调控全社会经济活动。从“九五”计划开始更是明显体现出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着重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提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变化的总量指标,以及若干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项目,其他一些指标和项目在今后的年度计划中安排,这种重大的计划理念和性质转变为后来计划转变为规划奠定了基础。直至“十一五”完成了这一过渡,将中长期计划更名为中长期规划。(刘瑞:“从计划到规划:30 年来国家计划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互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这一过渡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确立。经过市场化改革,国民经济管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将经济发展与民生需求相对接,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将发展的成果更加充分地体现在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之上。

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昔与今

四、以规划引领发展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在资本极度匮乏和资源严重稀缺的国情下,实现工业化很难通过自发的市场调节实现,必然要求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统筹各方面的资源,确保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积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用极短的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随后不失时机地开启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确立了工业化基础,通过实施第二个至第五个五年计划建立了独立的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时达到了比较突出的人类发展水平。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管理体制也随之经历了市场化改革,指令性的计划变成了指导性的规划,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没有丢,公有制经济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我们依然具备计划或规划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矫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是计划或规划管理的重要职能,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应当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发挥好制度优势的关键所在。

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由于国家规划或计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依然保持引领地位,因而不但能够继续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重要的还在于确保了执政党意志的贯彻实施和发展目标的连续性,这在其他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办不到的。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过一个经济发展“两步走”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从“三五”计划开始,这个“两步走”的设想就明确地成为发展国民经济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改革前夕,第一步设想已经基本实现了,但是距离第二步设想的目标还差得很远。于是,邓小平针对第二步设想提出了一个更加切合实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落实到了“七五”至“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报告指出:“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20世纪末“三步走”战略前两个目标基本实现后,1997年我们党又及时将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战略规划,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前后将这个新战略中的前两步明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要求按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又在决胜全面小康之际分两个阶段安排了2020年至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五年规划或计划的制定和颁布逐步规范化,一般是先由中共中央提出未来5年的发展建议,然后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再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国务院制定规划草案,再交全国人大审议,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由政府及其他机关在全国实施,这样就确保了国家战略的连续性稳定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新世纪以来的几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实的、更新的都是新阶段新安排新目标,贯穿下来的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鲜明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国际上总有人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也许这里就潜藏着一个重要答案。

如今,我们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既定目标,迎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新近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的重大任务,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是持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途径。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的:“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将为编制规划纲要提供依据,向社会传递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优先领域、重点任务,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汇聚共识、凝聚力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

2“十三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

文_ 韩保江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上大台阶的五年。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十三五” 成就 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主题,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上大台阶的五年,其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国家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5.7%。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首次超过100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水平又迈出坚实一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尤其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

二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合理扩大,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3.9%、比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自媒体等一系列新业态。

三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胜利。2016年—2020年10月,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实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已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深入宣传、贯彻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3.2%,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4.9%,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五是城乡区域发展协调度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也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力逐步提升,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特大镇设市取得突破,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0.6%、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老少边贫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振兴发展,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东部。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起步。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是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球排名大幅提升。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显提升、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价格市场化程度超过97%。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减税降费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效应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七是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不断走深走实,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外贸发展稳中提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9年达31.5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及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不利形势下,2020年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4万亿元,增长4.6%,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成为内地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引进来”和“走出去”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138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1106亿美元,中国企业、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稳步“走出去”,并受到欢迎。

八是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2019年末,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超过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5G商用稳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交通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九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比2015年下降2.4个百分点,家电全面普及,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2016年—2019年,我国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上的支出,从9.6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居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生命质量都显著提升。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77.3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岁。

十是经济发展科学引领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进而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艘大船行稳致远。这既是“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理论保障,又是“十三五”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加定型。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好不好。”“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策略,坚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在新时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方向引领和理论保障。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我们不仅能够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且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全面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开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境界。

第四,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自觉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从而进一步厚植了发展优势,增强了发展能力。

第五,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我们抓住“供给质量不高和有效供给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断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第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我们围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做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深化,从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就在于我们能够根据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使经济发展质量得到快速提高。

第八,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历史成就,就在于我们一方面坚持以稳为主,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造性地提出“六稳”“六保”政策措施,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在关键领域着力求进,敢啃“硬骨头”,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加快促进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3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谋划

文_ 张占斌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为我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主题,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五中全会 “十四五” 新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充分体现时代新变化,符合实践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规划《建议》对形势判断科学清醒,目标要求高远务实,指导方针旗帜鲜明,任务部署指向明确,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主题、支撑

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尤为重要的时期。新发展阶段具有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动能、新发展活力、新优势、新局面。这一新阶段有新特征、新要求,这就是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及时对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是新发展阶段的起步期,必须走好走稳走实,为未来15年乃至30年奠好基、开好局。

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主题。“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这次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人们对发展质量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经济增长质量到经济发展质量的发展过程。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积累,而经济增长质量取决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之外还包含了结构、社会、生态等因素,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质量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经济结构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等的改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十三五”发展实践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把发展质量问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创新发展提出的理论源泉上看,一方面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吸收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更是得益于创新所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回答了中国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决心。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既是一脉相承,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所以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总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因此,规划《建议》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扩大内需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起点和基础,也是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创新经济的起点和基础。扩大内需既要刺激生产,推动提高生产率的制度改革,也要进行分配结构性改革。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二、新阶段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规划《建议》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都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由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规划《建议》着重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且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来加以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要破解许多难题,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主心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只有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着力于提高民生的努力从未动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置于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中央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取得了实效。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规划《建议》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是为了人民的顶层设计、脚踏实地的安排。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和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引领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更趋明显,面对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建议》把发展和安全作为两件大事并列强调,要求同步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安全和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入地看,发展中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风险挑战,都是没有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造成的。比如,科技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长期忽视原始创新、自主可控,导致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被“卡脖子”;金融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重视不够,甚至把金融创新异化成为非法金融活动。所以说,“十四五”时期,要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发展好经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40多年来,我国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走出了一条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现在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渠道还不畅通,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市场竞争无序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领域价格尚未理顺,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要素流动仍受到多方面限制。“十四五”时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在诸多重大关系中处于特殊位置,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系统观念,就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三、对“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的分析

对规划《建议》分析来看,努力发展经济仍是“十四五”时期的中心任务,但发展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此,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确立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要取得新成效。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努力发展经济的顶层设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有经济大发展来支撑,对此中央有清醒的认识,提出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规划《建议》没有提出经济发展增速目标,但不意味着GDP增速目标将退出“十四五”规划,具体设不设增长目标还要从明年两会审议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才能确定。我们分析“十四五”规划有必要淡化GDP增长目标,这有助于全社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工作重心转向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来。

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测算。习近平总书记就规划《建议》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来自两个方面: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国际发展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4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_ 黄群慧

【摘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和信息时代人类现代化生活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203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有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工业化进程深化、有力支撑我国工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提升、有力促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提高,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型基础设施 高质量发展 工业 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要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被赋予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既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也是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标志。当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如同铁路、公路、机场、码头、水利、能源、城市公共服务等各类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现代化生活至关重要一样,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清洁能源网络、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和信息时代人类现代化生活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203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工业化进程深化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现代化进程融合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是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驱动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过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即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是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既表现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足的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也表现在近些年出现的经济“脱实向虚”“过早去工业化”和“过度去工业化”的趋势,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程度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需要针对上述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深化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进程从成本驱动的高速度导向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导向。

在这个工业化深化转型过程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新型基础设施可以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其中有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基础设施,以及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还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的融合基础设施,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支撑研发的创新基础设施。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高质量工业化深化,再加之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直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而创新基础设施则更好地塑造了深化工业化进程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形成对制造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巨大需求,这将有利于提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去工业化”的趋势。例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估计,到2025年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5G网络,预计需要5G基站500万到550万个,这将直接拉动投资约2.5万亿元,而5G相关产业链投资高达5万亿元左右,其中网络设备投资可占到40%左右,投资额度高达2万亿元。

本质上,新型工业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叠加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要求,是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产生和应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新型基础设施可以认为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对应而言,现有的以“铁公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传统基础设施,也就是传统工业化的基础设施,是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结果。因此,“新基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而新型工业化又是我国深化工业化进程、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工业化的战略方向,于是加快“新基建”则是我国工业化进程深化的必然要求。

二、有力支撑我国工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提升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行业分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涵盖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且我国已经是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全球第一,几乎约等于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国和日本之和。但是,我国工业基础高级化水平还比较低,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软件、数据库等)、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行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生产研发条件和实力比较薄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治理能力与控制力还亟待提高,提高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实现工业基础高级化也就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根据2016年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2020)》,我国在信息技术、数据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有287项核心零部件(元器件)、268项关键基础原材料、81项先进基础工艺、46项行业技术基础亟待实现突破。由于工业基础能力比较薄弱,当前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窘境,核心基础零部件设计能力不强、关键基础材料缺失、缺乏对先进制造工艺的掌握、基础工业制造软件外部依赖严重都是我国现在工业基础能力薄弱的具体表现。

造成我国工业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工业化积累不够、现代工业发展时间还不充足的原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低成本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制于我国教育科研体制和创新政策的不完善。但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还相对不足或者没有很好地发挥支撑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支撑研发的创新基础设施总体还比较落后,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制造业总体竞争力在不断攀升,但其驱动因素主要还是成本驱动因素,在创新政策和基础设施方面,美国、德国和日本得分分别是98.7、93.9和87.8,而中国仅为47.1。另一方面,无论什么行业或者领域,当今信息时代计算能力和信息技术等都是支撑其技术创新的关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和算力的基础设施对“工业四基”的自主创新研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对于工业基础能力高级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另外,我国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的突破需要协同创新,无论是从创新链看,还是从产业链看,都需要增加创新的协同性。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极大支撑我国创新平台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工业基础高级化水平提升。当然,还应认识到,我国工业基础能力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芯片、工业软件等过度依赖国外,也使得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自主水平不高,应用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因此,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对工业基础高级化提出了牵引需求。

三、有力促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提高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通过推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化,或者说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从根本上说,如果没有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这些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或者服务型制造就是空中楼阁,积极推进“新基建”对于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

智能制造可以理解为依靠数据和软件等核心要素投入,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实现从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化、绿色化、社会化、个性化制造过程,包括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和智能回收等内容。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支持和带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都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也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的制造强国一定是一个智能制造强国。而智能制造最为关键的基础就是工业互联网,如何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个制造业发展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各国和行业组织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企业巨头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例如,德国自2013年提出实施工业4.0战略以来,不断推出各类基于工业互联网促进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美国2014年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到2018年5月已经有40个国家约300家成员单位,成为推动工业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实现在航空发动机、石化、能源、大型医疗设备等高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服务体系,推出了160多种工业APP。我国自2015年提出制造强国战略以来,也一直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到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2.1万亿,进入工业互联网的工业设施已达到4000多万台。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覆盖10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20个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样,服务型制造发展也依赖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制造业企业将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具体包括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或者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或者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服务、信息增值或者智能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新业务模式和新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本质上都是深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的结果,是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制造全要素全过程服务增值的过程。无论是工艺设计服务,还是个性化定制生产;无论是共享或者协同制造,还是信息增值或智能服务,都需要工业互联网将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中的具体环节和要素映射到网络虚拟空间并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制造服务化延伸和价值增值。工业互联网发展可以支撑企业不断地创新服务型制造模式,使得企业在减少人工接触式服务的前提下改善制造企业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服务交易范围和内容、增加满足客户需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提高制造服务全过程的协同性。例如,所谓共享或者协同制造,就是基于产业互联网,实施协同制造的制造企业,通过开放设计制造数据、技术研发组件、机器设备、专业人才、仓储物流、数据分析能力、后端服务等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各类要素及服务资源,以要素资源输出、行业共性技术共享、闲置资源出租、技术资源交易和专业知识软件化等要素共享服务方式,弹性、动态、准确地配给其他需求企业,形成协同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通过融入大企业平台的资源网络之中,能够极大改善自身创新环境、有效激发自身创新活力。总之,加快“新基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能够极大地激发中国经济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统计局数据,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29578亿元、148109亿元和161927亿元,分别相当于GDP比重15.7%、16.1%和16.3%,其中第二产业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分别为54253亿元、62453亿元和70444亿元,现价增速分别为11.8%、15.1%、12.8%,都远远高于当年第二产业增速和整个经济增速。由于第二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多可以体现为服务型制造,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服务型制造带来的经济新动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5 在新起点上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文_ 孙长学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为百年大党擘画未来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富有时代特征的核心要义。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充分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十四五”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节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吹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为百年大党擘画未来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规划《建议》体现出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充分体现我国制度优势的又一标志性纲领性成果,需要深入学习领会。

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之“三新”特点,是规划《建议》富有时代特征的核心要义

“十四五”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规划《建议》是一个处处饱含新意的规划。检索规划《建议》带“新”字的表述高达160余处。关于这次规划《建议》的新特点,中央有关部门在权威平台作了明确阐释。把握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有多方面的标志,总的来看,其中一个最大标志就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乘势而上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若干方面具体量的标志来看,国内生产总值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去年已经实现,标志着我国将向国际上高收入国家迈进。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7.8%,“十四五”时期若干结构性指标将跨过“黄金分割”点,标志着我国进入成熟经济体发展阶段。

“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增写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内容。如今,新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做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规划《建议》在指导思想里明确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议》主要任务的谋篇布局来看,十二个方面的任务,基本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展开。规划《建议》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并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可以说,“十四五”规划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理论转化为国家意志进而体现为全社会共同行动十分重要的五年规划。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彰显我们主动作为育新机开新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规划《建议》的亮点和“题眼”之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及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路径,是我们把握新机遇、应对大变局主动作为的表现。关键要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增强创新力和关联性,因此,要紧扣新发展格局在改革创新上下更大功夫实现更多突破。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在全方位审视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下,规划《建议》提出重大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此,要充分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战略机遇期在经济上体现出五个新机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新的内涵。从经济方面看,可以概括为五个新机遇,即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加快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战略机遇期具有新特点。从提出战略机遇期至今20年过去了,“十四五”规划《建议》作出新的重要判断,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中央有关部门的权威分析来看,这个战略机遇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当今世界,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变局更加深刻,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面临的机遇也前所未有。

把握危与机辩证关系和实践逻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育新机、开新局”的深邃思想内涵。我们要辩证地认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疫情对各国都有影响,但我们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这就为发展赢得了先机,占据了主动。善于顺势而为,勇于逆势而上,既需要过人的本领,也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这对各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经济发展历程上几次化危为机的经验规律看,当今抢占数字化变革制高点可能是化危为机的新突破口。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五次较大的失速挑战。应对1981年经济低谷危机,我国抓住了商品化改革趋势性机遇;应对1990年经济低谷危机,我国抓住了市场化改革战略性机遇;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抓住了城镇化发展阶段性历史机遇;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把握住了全球化浪潮的重大机遇。我国分别把握住了商品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重大变革机遇,经济增长迅速走出阶段性低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新冠肺炎疫情触发第三次全球性大危机,依托我国14亿人口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及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强大市场优势和全球最大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变革是我国应该紧紧把握的重大趋势性机遇。规划《建议》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当前,能否抢占数字化转型形成的竞争新优势可能成为“后疫情”时期主要经济体位势变化的分水岭。

三、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治理现代化,高水平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珠联璧合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规划《建议》对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进行了深刻总结,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上进入新境界,对今后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基础上,“十四五”及之后时期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上高水平建设新阶段。党的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印发实施,进一步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关键领域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划《建议》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统领,将市场化改革推向新阶段。

提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又一进步。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对政府和市场关系又有新提升,建立和完善“有效市场”就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有形之手”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有为政府”为下一步政府职能转变指明方向。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经济体制作保障,规划《建议》系统部署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规划《建议》从五个方面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即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打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堵点难点,以高水平经济体制保障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这是体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要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规划《建议》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四大重点。首先是加快基础制度建设,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其次是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这方面着重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加快完善要素特别是数据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企业化运营。再次是扩大高水平市场开放,重点是在商品和要素开放基础上,推动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扩大金融、社会服务等服务业开放。最后是更加注重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监管机制,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特别是要用新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并完善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

与高水平市场体制相对应,推动善治、有为政府治理迈上高水平。新时代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有为政府”为标准,在更高水平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规划《建议》提出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要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等领域有大作为,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有新作为,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新型监管机制;在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上有好作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在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边界上规范作为,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发展,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建议》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机制上又有新进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整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此次规划《建议》进一步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这愈来愈体现为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有为政府的治理方式。规划《建议》把环保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组合,表明我国在构建有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方面又有新进展。

猜你喜欢
制度优势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高度统一
香港电影竞争力的反思与重建
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战略定位和制度优势
从决策效率谈中国的制度自信
对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理论创新与制度优势的相关思考
创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创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家庭农场的制度优势与组织边界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