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吉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001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校、企业合作为平台、以工作现场或餐饮企业为背景、以项目或具体的工作任务为驱动,根据餐饮企业对烹饪技能型人才需求,以烹饪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教师和餐饮行业师傅的言传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应积极创造条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对于国家层面,“职教2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以来,对学校、企业真正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新的要求,改变了以往的学校热衷、企业冷落的局面,通过制度的实施让学生能够切实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二是对于学校层面,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学生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餐饮企业烹饪技能操作,一部分时间又在学习传统的文化课与烹饪理论课,让他们以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
三是对于企业层面,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岗位所需,这样针对性更强,利于餐饮企业良性发展。
多年来,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受到限制,只能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而餐饮企业与学校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学校对企业没有管辖权,企业的唯一目标是创造利润,急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教学目标不是企业的必须义务,对学生的整体技能提高不感兴趣,只要能满足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需求即可,因此所谓的学生企业实习就成了学校为企业输送廉价劳工,而学生在企业实习之后有没有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没有人去过问。
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属于不同主体,如何平衡各方权利义务,需要从法律层面来进行约束,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取得实效。要想让“现代学徒制”成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式,作为政府部门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出台相关引导性法规,给企业一定政策优惠和利益补偿,让企业、学校、学生都愿意参加现代学徒制,才是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中,实行餐饮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工学交替”式的培养模式,专业学生每周大约1到2天在学校学习,3到4天在企业实习,餐饮企业技能实践与烹饪理论学习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达到3:7,餐饮企业派遣技术熟练的烹饪大师及菜品研发团队,对学生进行开展菜肴制作教学。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2016年已经获得江苏省现代学制项目,通过项目的的施行及职能部门反复调研,结合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下功夫,聘请北京淮扬村大酒店等烹饪大师、专家为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技能教学,与烹饪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内容,使得专业教学更有效。
从学校烹饪专业师资来源来看,一部分来自烹饪本科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另外一部分是聘淮安区域内餐饮企业兼职教师。教学中,学校还给中餐烹饪专业配备1位专任教师,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技能,充分发挥企业专家老师的技能优势,也体现我们学校专任教师的理论基础,使之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菜品制作,效果良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充分肯定。
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技术应用性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学校烹饪实训基地及技能教学平台,学生从入学一段时间后就开展学中做、做中学,突出中餐烹饪动手能力强的专业特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期的中餐烹饪以基本功训练为项目教学,开展热菜制作、刀工训练、面点基础制作,然后根据系统菜肴、模块开展教学。从第二学期开始到第四学期,根据每一段时间学生的烹饪作品来进行技能大比武,同时推动淮扬菜热菜、点心的体系训练,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的菜品研发,真正实行产教融合。根据教学计划,在第五个学期,学生就安排到开元名都大酒店、淮安迎宾馆等餐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菜品设计与创新能力。
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仅由学校一方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合理的,应该由教师与师傅共同组成专业团队,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来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标准,把职业素养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制定阶段性和终结性技能考核办法和要求,对可能出现的教学质量问题要形成改进和补救预案。对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实施严格的阶段性考核,由餐饮企业烹饪大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学生实习期满后需要参加终结性技能测试,测试合格的发给毕业证书,并且录用为企业正式职工,不合格的纳入下一届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