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梅
(江苏省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0)
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较快,交通工具普遍增多。因此出现交通意外也呈上升的趋势,还有其他砸伤、烧伤、溺水等意外伤害。因创伤没有得到现场及时的抢救而导致死亡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所以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必须要快速而有效,可以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1]。对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是目前比较重要的医疗手段,本文叙述医院收治的38例外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分析如下。
此次研究选取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外伤患者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6~67岁,平均(40.12±3.24)岁。在38例患者中,有车祸伤31例,坠落伤2例,砸伤2例,刀刺上3例。出现的创伤部位有颅脑损伤13例,四肢损伤10例,胸腹联合伤有3例,面部伤有2例,全身多处挫伤有10例。
(1)在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将患者带离致伤环境,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以及瞳孔变化等情况。观察外伤患者是否有骨折、血管破裂出血等情况。对患者的情况迅速做到伤情评估,做到伤情的轻重缓急,要做到先救命然后治病的原则。急救人员在重大事故现场抢救外伤患者时,要根据患者的伤情做到伤检分类,为患者做好标记,使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2)急救护理: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要迅速给予患者生命支持,对患者进行紧急的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要及时将口腔的分泌物清除,避免分泌物或呕吐物使患者窒息。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脏复苏术。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也要给予气管插管处理。要边抢救边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头部、胸部、腹部以及盆骨和四肢等受伤的情况。
(3)如外伤患者由于创伤引起大量的出血,应及时给予加压包扎,及时给予止血带进行止血。在止血之前应将受伤的皮肤保护好,避免二次伤害。患者出现骨折,需要将患肢骨折处固定,不可随意的搬动。腰部外伤的患者需要平躺,不能随意活动,否则会加重腰部外伤的情况。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可在伤口周围垫高后包扎,做好保护,对于伤口有异物或血凝块的患者,不要随意的去除,避免会造成更多的出血,在包扎后要转移到医院进行治疗[2]。外伤患者的伤口创面有外露的断端、暴露的肌肉、内脏以及脑组织等,严禁将其还纳入伤口组织内,防止污物进入到更深的伤口内部,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如果外伤患者腹腔脏器膨出,千万不要将其纳入腹腔中,应以无菌纱布覆盖,做好伤口保护工作。
(4)在外伤患者转运的过程中,急救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二次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给予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同时也要与相关的科室取得联系,保持沟通,为急诊抢救做好准备。运送到医院急诊科室,研究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的治疗。
观察38例患者入院后接受治疗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预后的情况。
在经过此次对外伤患者院前的急救护理后显示,在38例患者在在入院抢救后,有3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经过有效的治疗后,顺利出院。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使患者得到了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护理也已经成为医疗的重要手段。院前急救主要指的是急危症患者在进入医院救治前的救护,急救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对外伤患者进行初期的救治,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再次损伤的情况,为患者在入院后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院前急救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要迅速果断的处理威胁外伤患者的因素。对外伤患者要及时有效的判断其清醒的程度、气道是否通畅、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对其进行安全松懈、去除衣物,边检查伤、边分类、边抢救需要同时进行。要对患者进行维持呼吸系统和循环功能的平稳。在转运患者时要舒适平稳、快速,安置合适的体位,严密观察患者的伤情,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在患者入院救治后,要重视患者的心里变化,及时给予心里暗示。给予患者安全感,消除紧张恐惧的心里,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综上所述,需要院前急救的外伤患者多数都是比较严重的,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救治,可明显提高入院后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预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