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萌 郭正东 张家康 李泽西 蒋佳妮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提到:“中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老年人群体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老年群体的相关社会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类生命的始终,老年人需要进行艰苦的继续社会化以适应老年时期的落寞感,然而诸多原因使老年人陷入了一种广泛的焦虑感中,表现为由于缺乏安全感所衍生出来的恐惧或者对某些事物突然陷入疯狂的迷恋。当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被利用,保健品产业就应运而生。
近年来保健品事故层出不穷,前不久权健公司致使病人死亡事件,及其后来一系列类似事件的揭露,一方面反映出保健行业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年老一代人对保健品的执念、对摆脱年龄危机的执念、对消除焦虑感的执念。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阐述了三种现代性动力的来源,分别是时空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时空分离为脱域机制发展提供了条件,而脱域机制中的专家系统使得保健知识的传播具有非人格性,脱离了地域性的社会关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保健组织,并且通过由保健公司总部传开的知识不断地进行反思性的建构,组织本身也在不断更新。而在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过程中,受到权力分化的影响,保健组织中部分没有权力的老年人在反思性的运用过程中被屏蔽了一些信息,或者是更容易被控制,进而发生购买行为。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脱域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线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解脱出来’”。“脱域机制”有两种类型,一是象征标志的产生,二是专家系统的性质。作为象征标志特殊类型的货币成为人们购买保健品的媒介,使购买保健品行为可以脱离时空限制。绝大多数非专业外行的老年人群体更是需要不定期咨询专业人士,受到专业人士引导的老年人更容易做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
“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一方面独一无二,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制度。在现代性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变迁得以加速,即使文化堕距的存在难以避免,人们思想现代性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更强,一定程度上作为疾病盾牌的保健品行业也因此得到快速的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伴随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作为社会中的人往往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当角色之间产生冲突时极其容易造成角色紧张,人到一定年龄难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种无力感在提醒人们正在变老的同时更会加深滋生焦虑感。丛林法则的社会中,人们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以上均为“年龄危机”的蔓延创造优渥的社会环境。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部分,更具有社会性的“客我”形成过程很大程度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需要时时刻刻留意自己的印象管理,前台行为需要时刻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别人的视野,使用保健品能够给予中老年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缓解“年龄危机”带来的焦虑感。
费孝通教授曾于《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初级关系对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较大影响。据笔者访谈结果,购买保健品的人群超过60%部分对保健品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发现身边人都在服用保健品,在身边人介绍下从尝试性服用保健品转变为长期服用保健品。亚文化有时比主流文化更有影响力。在群体中的个人智商会严重下降,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个人到群体中更容易进行诱导性消费,对于缺乏认知的中老年群体更是如此。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认知的需求,对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并且该理论认为人会在满足底层次的需求之后,迈向高层次的需求。与有子女陪伴的老人相比,独居老人需要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身体就成为最重要的本钱,由于独居老人在老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缺乏安全感,只能尽力抓紧救命稻草一般出现的保健品。此外,独居老人有更多的自我可支配时间,更可能参加医疗保健品推销活动,甚至进行炫耀性消费弥补子女不在身边陪伴的落差感,因此独居老人购买保健品的概率更大。
据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服用保健品的概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对保健品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因而保健品的使用率得以降低。原因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群体看书、读报、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因而容易对推销、广告产生迷信行为。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有自己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关注新闻报道,健身意识更强,因而在面对保健品相关宣传促销时会进行冷静的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