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平
(常德市安乡县安障乡动物防疫站,湖南 常德 415600)
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的扩散和传播,生猪屠宰企业必须遵循相关制度法规,加强对生猪运输的监管。根据农业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调运生猪的车辆必须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所登记备案,加装粪尿防渗漏设施,防止染疫生猪排泻物对沿途造成污染;并安装GPS定位系统,确保生猪调运车辆行驶轨迹可监控。
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也应该明确生猪的产地、目的地和数量,确保物证相符,不得擅自运送无产地检疫证明的生猪,运输途中不得擅自改变路线或者经过高风险疫区,定时停车观察生猪的身体状态,若发现生猪出现高热、嗜睡、气喘、皮肤点状出血等情况,应当放弃运送,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1)入场前仔细排查。在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设置站点进行统一排查,检查生猪是否有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证明,检查生猪所佩戴的耳标标识,检查猪群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确保证明和生猪数量相符。
严格排查之后,应该对生猪进行分批次检测,先进行瘦肉精检测,在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检测完成以后,构建相应的账目信息,发布检测报告。只有健康安全的生猪才可以进入屠宰场,其他不健康的生猪应该上报到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2)待宰区密切观察。通过入场排查的合格生猪进入待宰区后,应当按照相关标准保证其安全静养,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和饲料,严禁用收集来的剩饭剩菜和汤汤水水喂养生猪。同时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做好消毒灭虫工作,避免生猪与钝缘软蜱或其他易感动物接触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在宰杀前3小时内,应该密切观察生猪体温情况,及时发现疑似病情,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3)宰杀中同步检疫。为了防止遗漏病害生猪,生猪屠宰企业应在宰杀过程中按照相关检疫规定做好检测工作。做好头部蹄部及体表、内脏等应检部位的全面检查,用肉眼观察生猪体表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的特征性皮肤病变;用手触摸生猪脾脏观察其软硬程度,看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特征性肿胀;用刀剖开生猪内脏看是否存在非洲猪瘟的特征性出血斑点。
若是在宰杀途中发现可疑性生猪,应该及时停止宰杀,并将生猪的血液或者疑似部位送往相应地点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害生猪肉进行集中冷冻或冷藏保存,立即上报给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
(4)宰杀后无害化处理。为了更好地避免宰杀后造成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生猪屠宰企业应当购置相关设备设施,及时收集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病害生猪肉及血液等废弃物,不应该随意丢弃,而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若是不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则可以移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以此确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一般的杀毒剂就能将其杀死。因此,消毒是阻断非洲猪瘟病毒广泛传播的主要手段。生猪屠宰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安排专人对车辆、人员及场地进行严格的消毒。入场排查期间,要在进出场区门口建设符合规格的消毒池。生猪运输车辆和猪肉产品运输车辆在装载前和卸货后,都要仔细彻底地进行清扫,并用1%戊二醛或5%次氯酸钠等溶液及逆行喷洒消毒。各批次生猪入栏前和出栏后,对待宰区和隔离区的污水粪便、残余饲料、垫料等进行彻底清扫,对墙面、地面、料槽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分批次屠宰完生猪后,对生产车间的金属设备设施采用高温熏蒸喷洒冲洗的方式进行消毒,将生猪的粪便进行集中堆积发酵,并且焚烧销毁残余饲料及垫料等废弃物,坚持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屠宰人员作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可能载体也要进行彻底消毒,屠宰场要购置消毒设备设置消毒通道,确保屠宰人员工作前后的消毒,工作服及手套、鞋袜应用消毒浸泡或开水煮沸30min达到让非洲猪瘟病毒失活的目的。
与此同时,屠宰场应做好待宰区、隔离区以及肉产品储藏区的除虫灭鼠工作,防止钝缘软蜱虫和其他鼠虫的侵入,定期检查一旦发现便用杀虫剂、灭鼠药进行杀灭,消除鼠虫害隐患,避免生猪和肉产品被污染。
非洲猪瘟作为一种烈性外来动物疫病,生猪一旦感染该病毒将必死无疑,所以生猪屠宰企业应当提高对生猪运输车辆的监管力度,了解生猪的产地来源和运输路径,同时做好入场排查、待宰前的密切观察、宰杀过程的同步检疫和宰杀后的无害化处理,最后对运输车辆、相关人员,屠宰场地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彻底消毒,保证猪肉产品的安全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