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佰治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300)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该工程普遍具有资金流动量大的特点,因此对于材料和施工技术要求严格。为保障工程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精细的细节处理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提升。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较,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复杂,在施工时容易受周边环境和土壤情况影响。因此,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找出容易对工程造成影响的具体因素,制定合理方案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容易对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地基稳定性,地基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一旦地基承载力和防滑性差,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带来严重损失,且工程整体质量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其次是地基防渗漏性,在实际施工时若地基防渗功能不达标,可能会产生地基渗透现象,水进入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当中,导致整个工程遭到破坏。最后是地质环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点的地质环境对工程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水利水电通常属于大工程,因此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若地质条件达不到工程标准,如:地质条件软、地势低等,都会导致工程整体质量不达标[1]。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选址一般在山区,复杂的施工环境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难度大。为提升工程结构稳定性,并保障工程和工人的安全,在进行基础处理时可以使用锚固技术,利用该技术消除特殊地形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提升工程效率的目的。
以甘肃省某水利工程为例,该工程工作人员在基础处理时使用了锚固技术,在锚固技术正式施工前,工人对水利工程施工地形进行了勘测,全面掌握了当地水文地势条件和地基特征后,结合工程要求设计了合理的施工计划,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了锚定和加固处理,有效解决了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地势滑、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可为工程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预应力桩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时常用的技术,在工程中有重要作用。当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预应力桩技术主要有两种施工方式,一种是先张法,以甘肃省某水利水电工程为例,该工程在进行基础处理时使用先张法给工程相关构件施加了应力,促使工程构建性能提升,达到稳固整个工程的效果。另一种方式是后张法,该方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待工程相关构件强度达到80%后添加应力,增加构件强度。以上两种方式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中都适用,但具体操作方法存在差异,实际使用时工程施工团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施工,只需技术细节和施工方法按照标准进行,即可切实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使用预应力桩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基础处理需要对施工部位做好沉降处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沉降方法主要以静压法和锤击法为主其中锤击法是指通过桩锤冲击力克制桩体阻力达到沉降效果。而静压法则是更加适用于软土地质的处理方式,使用静压法进行沉降时,施工人员需要将地质勘测工作提前做好,了解工程地基的基本承载能力后再进行施工。
水泥土施工技术主要是用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强度以及稳定程度。工人可以将水泥土应用在施工部位,局部提高工程稳定性,达到提升工程安全系数的目的。
以甘肃省某水利水电工程为例,该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根据工程地质环境判断地基难以承受工程施工,因此使用水泥土对局部进行了强化处理。该工程工人根据工程实际施工强度以及地基承载力配比了适当的水泥土用量,配合灌浆技术施工,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软土主要指腐泥等含水量高且承载力弱的土地,在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中,此种土质属于常见类型。软土不经处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问题,会给整体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基础处理时需要注意软土处理工作,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常用软土处理技术有换土法、排水法等。换土法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可压缩性差且承载力高的土质将施工未知的软土换掉,保障土质达到工程施工所需标准,但换土法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的弊端。而排水法则是指通过对软土加压的方式排水,改善局部土壤情况,提高工程地基的稳定性[2]。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过程中会对周边土地开挖,造成岩体结构开裂坍塌,为更好的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基础处理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周边环境特点,不断优化相关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