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泽江
(贵州省威宁县秀水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毕节 553100)
农业作物的良好产出建立在完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上,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建立在农业作物可以正常产出的基础上。保护与收获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因为二者存在的反馈关系,一旦有一方失衡,另一方也将陷入失衡。古代社会“刀耕火种”的运作体系对于自然的破坏不大,符合当下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今天,“刀耕火种”的运作方式显然不能正常维持国家的基本运转。所以要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新理念,改变过去落后的粗放式农业管理方式,在增加农业营收,在正常发展农业领域的同时,能够完善的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国家发展,维持社会的平衡安定。
当今的农业发展存在着“低效率”“高浪费”“小区分”“大粗放”的弊端。农村农业发展,因为缺少对应的技术人才,理论人才与管理人才,农田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前苏联总统赫鲁晓夫在不顾苏联土地属性的情况下,大面积的种植当时所谓的“经济作物”,结果不但没能达到良好的营收目的,反而因为作物的大量死亡导致苏联原本千疮百孔的国家经济遭到了重击。中国的农业管理中存在着与苏联一致的问题,农田土地的属性不清,造成土地的利用率减小,为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只能盲目开垦更多的土地,造成土地疲劳化。连续多年的开垦使土地得不到应得的“休息”时间,土地中蕴含的矿物质数量急剧减少,最终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农产品的正常输出。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着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生态保护过程中涉及到土地规划、水土保持、农药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今后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为例,农业部门对土地环境建设极为重视,通过对土地环境建设的研究发现,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土地部门结合国家农业的发展状况,积极开展土地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宣传活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民的生产,贯彻落实各项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农民的耕地要积极的保护,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永久性基本农田实施特殊的保护,主要倡导保护优先、节约优先、高效利用。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农业环境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并非放弃发展农业领域,而是要求更加科学,系统,高效的发展。持续发展是要求在满足当下的基础需求时,并且不破坏未来的基本需求的供应。不仅仅在中国,全球各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资源匮乏问题。中国的土地资源并不匮乏,在土地中只要运用新型的理论科技、新型的管理方式,就可以让国家的农产品输出量有一个本质上的提升,从而改善国家的经济状况,造福国民、持续发展。首先是要对土地的土壤属性进行分类。例如东北的黑土壤,北方的黄土壤以及其他非常少数的“山土”红土壤都应当进行分类,找到最适合土壤属性的农作物经行运作,保证收获量并提高收获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率。其次是对作物的搭配种植。土壤中有限的矿物元素支撑着作物的发展,而变换耕种植物的种类也就是所谓的“轮种”是对土壤内元素的有效循环。对保护土壤元素的稳定化,丰富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来是对土壤的细分化运作,过去的粗放式运作造成了土地的大面积浪费。细分化要求工作者找好作物间的正常距离,做到“不密不疏”,保证每一株作物得到正常的阳光光照,不浪费土地的利用。最后是改进农田的生产构造,农田应当从“大量开垦荒地”改进为“大幅度提升运作效率”。保留当下开发的所有农田,但不进行全面种植,留出若干农田进行“修养”,在一轮农作后,在“修养”农田中进行二次农作,使一轮农作的农田得到“修养”,减少水土流失量,达到农业生态保护的目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不损害农田正常营收的条件下响应了“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可以作为优秀的运作参考。
根据全文的探讨可以得出,未来农业的持续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密不可分。政府更应该联系群众,集中能量与智慧,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运作方案以及农业管理方案。使得农田的运作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维护农业与农业生态的平衡,保证农村与城市的正常发展,建立起可以使国家在转型阶段可以正常转型的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