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禧,郭 瑾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做好乡村社会的创新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治理工作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新乡贤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将会迅速推动我国乡村面貌的改善。
新乡贤指的是返乡人员并长期扎根农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村服务,造福一方的地方人才,这些人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爱乡情怀。以传统乡贤文化为基础,新乡贤文化是以新乡贤为主体的一种文化。新乡贤文化除了包括基本的乡土情怀、道德修养和品行德行之外,还包括系统的现代化理论知识和技能。当前,国家对新乡贤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文化承载着更多的建设新农村的责任,对于我国实施振兴乡村的战略规划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乡贤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乡风建设还是构建和谐农村,传统的乡贤文化都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乡贤文化是以传统的乡贤文化为基础但这两种文化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别。新乡贤文化不仅仅是传统乡贤文化的简单传承,更多的在于自身的创新,这种创新发展更加符合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充分融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以来,就能为新乡贤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新乡贤作为该文化的问题,需要用自身的美好品质引领乡村道德的发展。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智慧推动乡村观念的改变,从而在乡村中形成科学和谐的舆论导向。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领导作用,并充分借助乡村社会力量的参与和配合,共同助力我国乡村的健康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新乡贤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带头作用,并且弥补当前乡村组织结构中的不足,还能优化乡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
就我国的传统而言,乡邻之间、农民之间的矛盾争执通常不会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解决,这也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较低,对法律和当前理论知识的掌握有限。而新乡贤作为一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和良好生活作风的地方人才,在参与乡村工作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推广法制建设,从而采用法律和道德结合的方式对乡村进行治理。
乡村要走振兴发展之路,需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经济也是乡风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的产业化模式相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同时农村的作业不够集中,甚至在农作物的管理上依然不够科学。而新乡贤的存在,可以充分运用自身掌握的教育知识,为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借助这些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建议。
新乡贤依靠自身的乡土情怀,甘愿长期为乡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部分新乡贤本身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样就可以有效改善乡村的经济建设,缓解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压力,通过这种带动作用更能帮助村民快速致富。当前,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地区新乡贤已经成为主力,可见新乡贤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乡风建设的物质基础。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的中心,因此通过构建乡风文明才能长期助力乡村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去城市生活,城市的各种便利也对乡村中的年轻人形成重要的吸引力。这种现象会导致乡村的劳动力流失。但新乡贤的存在,可以依靠他们较高的道德水准,可以引领村民形成较好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很多新乡贤本身就是农村出身,因此更加了解当地农村的发展状况,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道德宣传以及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更容易选择合理的方式让村民更好地接受。因此新乡贤的存在可以大力推动农村文化的教育,从而更好地提供一种人文支撑。
综上所述,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时代的重要产物。新乡贤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道德优势、技术理论优势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中为乡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