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的三重维度

2020-12-10 03:06张震红
关键词:维度马克思主义主体

张震红,徐 峰

2019年华为在芯片、5G等前沿领域受美国限制并与之博弈,这一事件强有力地证明:自主创新具有极端重要性,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个人,没有创新,就无所谓发展。谁走在创新的最前沿,谁就能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中占据主动。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对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发展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主体、实践、价值三重维度是深刻理解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一、创新发展理念的主体维度

理念的主体,无疑是人。纵向上看,现实中的人“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1]540。横向上看,在今天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广泛联系的世界里,我们对主体展开讨论,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单个的人。对于创新发展理念来说,主体包括国家、团体(尤其是企业)、个人等,他们在创新发展中,各有不同的作用。

(一)国家着重于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工业革命以来,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回顾和梳理这段历史以及相关的理论学说,不难发现,政府和市场各有其作用,各有其应用的范围。大体说来,政府干预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秩序,市场配置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效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和市场既相互配合,又分别有所侧重,会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那种完全忽视政府干预或者完全抛弃市场法则的行为,已为历史证明是错误的。中国经济历经40年高速增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增大。如何成功跨越这个陷阱,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改革、创新,冲破既有利益模式的束缚,整装再出发。我们的创新不是盲目地进行,而是在国家顶层设计主导下,有目的、有方向、有步骤地进行。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把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事物,对创新的目标、路径、方法进行整体策划、规划,形成具体的路线图。具体说来,一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施更加灵活的差异化策略,统筹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形成促进创新的协作网络,在基础研究领域、科技前沿领域,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牢牢把握发展创新的主动权。二是促进创新各要素的流动和整合,让人才、资金、设备、成果都能够充分流动、充分运用,让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高效对接,使科技研发成果更快地转化成生产力。三是营造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突破口,形成鼓励创新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18一直以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研发人员的聚集地,技术创新也是这些机构的主业。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非常重大的论断。当前,创新活动已不再局限于发明创造,或者新产品开发这样的单一型活动,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系统性的活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参与到创新活动当中,形成创新链,这些机构在创新链上各有其作用。从创新活动的一般性而言,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所提出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成果,最终只有到企业中去实现生产,形成产品,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算是实现一次完整的创新活动。在创新链上,企业处在链条的最末端,其创新之力在于实现从思想到实物的转化,是创新活动能够产生效益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企业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但在部分高精尖领域形成了技术摹仿的路径依赖,当我们要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时,自身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强调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应,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集聚科研力量,特别是科技转化层面的科研力量,发挥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二是转变管理模式,从以生产销售为中心向以创新为中心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塑造企业创新文化,形成创新自觉和文化认同。

(三)每个人都是创新活动的生力军

人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觉能动性,即实践。而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为创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明,“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念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544。革命,即“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527,这也是创新的基本涵义。创新是人的发展的源泉和本质,是人的价值的最根本体现。一切创新活动首先都是人的活动,国家、企业,都是人的集合体,国家顶层设计、企业自主创新,都要由一个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来实现。高层次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加速推进社会的发展,但普通人在创新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一切社会财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都由人民群众创造生产得来。社会前进发展,是高层次人才、普通民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动,正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充分挖掘亿万群众的智慧,汇聚成全民创新洪流的重要举措。每个人身处其中,一是要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要充分发挥,既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也能展现自身价值。二是要不断学习,积累学识是实现有效创新的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勇立创新时代潮头。三是平和心态,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有成功,也有失败,抗得住压力,抵得住风险,是创新成功的基本要件之一。

二、创新发展理念的实践维度

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包含理论、科技、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最核心的创新理念,而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只有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建成自己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的新突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从而占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一)科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

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新突破,都会带来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带来社会结构的新变革,谁取得了技术的优先性,谁就能取得经济的优先性。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投资的力度,力争在科技上实现新突破,成为科技的领头羊。科技创新水平越高,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就越高。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理念的核心。科技创新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但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必须坚定创新自信,冷静分析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牢牢抓住创新的主动权,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同时,积极培养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在科技创新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主观意识,要让全社会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是一项艰苦的智力劳动,只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科技创新,才能自觉把科技创新落实到行动上。

(二)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3]。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打赢科学技术创新攻坚战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都离不开人的具体实践。“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在于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改革阻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在资源配置上向人才倾斜;完善落实人才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台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有序自由流动。注重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技术创新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同样重要,只有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对创新工作给予全方位支持,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统筹是创新的核心保障

创新具有系统性。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乐园,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创新的一席之地。大到国家、民族、社会,小到企业、组织、个人,创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其中,理论创新是创新的思想条件,着重于思想范式的转换。制度创新是创新的社会条件,重点是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创新是创新的群众条件,重点是让创新文化在人民大众中间开花结果。科技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内容,重点是实现自主创新。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创新密切联系,统一于创新发展理念之下,发展前景和实际能力、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统筹,实现创新实践的新突破。当前,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比较突出。科技成果如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无法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特别是科技管理体制上的诸多限制,使得科研项目转化困难重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是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由市场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同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营造创新环境,为创新提供服务保障。

三、创新发展理念的价值维度

当前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攻坚期,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实践,是当前迫切要回答的理论问题。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积极回应,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理论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理论

黑格尔辩证法克服了“形式逻辑”静态对待问题和“先验逻辑”用外在逻辑来规定事物的不足,使主体主动地投入到内容中去,在发展变化中完成自我。但是黑格尔的主体却不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而是抽象思维,是“绝对精神”,这种运动仍然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超越黑格尔辩证法,把黑格尔抽象的主体还原为现实的个人,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仅仅是一种抽象思维运动的不足,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领域的运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既肯定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认为历史的发展进步具有曲折性。有时候看起来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好像是回到了前一阶段,这是因为历史的前进是不断对过去的“扬弃”过程。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理论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随时以历史的发展现状为依据来确定特定历史阶段上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马克思没有对未来社会做出具体描述,他认为未来社会要由未来的人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状况来规划,这恰恰是辩证发展理论的现实应用。

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为基石,以解决当前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是建立在历史唯物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现实运用。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与黑格尔离开现实世界抽象的思维实践不同,马克思的“实践”建立在“现实的个人”基础之上,建立在这些“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物质生产、需要满足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超越了唯心主义的主体主义,也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的客体主义,真正打通了主体与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标志。一直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把物质生产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的全部所在,这种对“实践”的理解不够全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建立在批判吸收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仅仅包括物质的“实践”,也包括精神“实践”,理论的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题中应有之义。

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深化,因为创新首先是一个“实践”的概念,要创新就要有创新的主体,有创新的行为,是创新主体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得到创新结果的过程。其次,创新发展不仅仅包括具有实体形态的技术创新,还包括具有观念形态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最后,这些创新都会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这大大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内涵和外延。

(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力。马克思阐明,这种推动力不能到社会意识中去寻找,而是要到社会存在中去寻找。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而生产力本身既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着。在其基本要素当中,劳动者是最积极的要素,列宁称之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4]。劳动工具的变革,生产力的进步,在它们的背后,都是劳动着的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也即创新能力在发挥作用。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的变革上,还体现在对劳动对象的认识上,体现在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上。

生产力因素在社会动力系统中起决定作用,并不能否定还有其他动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统,不同的社会由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等不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另一方面生产力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不是一个单一体,生产力本身的发展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运用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要以时间、空间为转移,以当前的历史现实为基础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创新发展理念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创新应用和理论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各有不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旧有的主导经济发展的四大主体,即国企、民企、外资和地方政府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旧有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需求、消费动力不足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因素,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社会三只手各自优势,让一大批新兴企业家脱颖而出,让大批出类拔萃者脱颖而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把马克思发展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理论创新成果。从主体维度看,不仅仅是单个的个人,系统组织起来的群体,比如企业,更重要的是国家,在推动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实践维度看,突出强调以人为核心,特别是以人的智力因素、创新精神为核心,强调以系统的力量,推动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快速发展效应。从价值维度看,创新发展理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科学规律,拓展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理论,对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与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根本原因在于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指导。从主体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出发,深入阐释创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深刻理解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创新发展共识,有利于科学运用创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猜你喜欢
维度马克思主义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何谓“主体间性”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