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2020-12-10 03:06聂家华齐元真
关键词:大众化三农马克思主义

聂家华,齐元真

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1]。农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对象,2018年底全国农村人口564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2],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有2025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5.9%[3]36。没有农民的大众化就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全局看,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是短板,适合农村特点、满足农民群众需要的有效理论供给不足。要补齐短板,实现“理论扶贫”,有效推进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乡村振兴具体实践,科学选取和灵活运用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的路径和方法,在理论与农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大众化。

一、立足乡村振兴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体系

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理论与农民群众双向互动过程,也就是理论武装农民群众和农民群众掌握理论的过程,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为农民群众所了解和认知,成为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广大农民群众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是少而精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结论,而不是完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应该先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ABC入手,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和实践体认,逐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方法有所了解。在这一进程中应围绕阶段性目标,结合农民群众的理论需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立足农业农村实际,遵循以农民为对象的宣传教育所特有的逻辑和规律,科学选择和合理构建符合农民群众需要的大众化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是大众化进程中需要农民群众学习和了解的客体对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要素,科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现实性。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应该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高度关注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实际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能回答和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问题、难题,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和利益。理论只有关注农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表达他们的根本利益诉求,才能和农民群众产生共鸣,农民群众也才能对理论形成心理认同,进而产生接受理论、践行理论的内在动力和激情。

第二,契合性。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农民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农民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相契合,才能获得农民群众的认可与青睐。农民群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具体事例,是他们观察、思考和理解理论的直接感性依据,在认知和感悟理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注解和佐证作用,因此,大众化的内容应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经验相对接,使农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地找到证实理论、理解理论的经验与事实。“当人们发现理论内容与社会生活经验相对位、相对接,或者相一致时,就比较容易接受这种理论内容”。如果大众化的内容脱离了农民经验和事实,甚至与经验和事实相悖,农民群众对这些内容既不会感兴趣也无法准确理解。

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绝不是对学理化、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单照搬,而是基于农民需要和宣传教育规律的重组、改造和转换。只有和农民的现实需求相对接、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才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基于此,现阶段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体系,至少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利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在精准扶贫、产业振兴、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作出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部署。从质量兴农战略、数字乡村战略到农村“厕所革命”、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涉及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乡村振兴出台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是新时代“三农”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农民群众最关心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三农”政策,他们通过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来感知和体悟背后的理论。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表达,是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思想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与理论相比较,政策更加直观、具体,易于理解,农民群众对“三农”政策的感受也更直接、更敏感。因此,农民对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认同,不是通过和理论的直接接触、经过系统的学习后达成的,更多是通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制定的“三农”政策以及这套政策体系给他们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多寡而形成的。利益决定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农民通过政策实施效果来评估政策的有效性,通过利益实现程度体悟和评判政策背后的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由此形成亲近理论、了解和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就是系统宣传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农民群众只有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全面分析、正确看待和科学应对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首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体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就是以农民为本位,坚持以农民为乡村振兴主体、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培育和强化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自己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和强化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乡村振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其次,党的“三农”理论的基本观点。农民群众要了解和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全求宽,应体现“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重点了解和学习“三农”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党的“三农”理论关注和追求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制定“三农”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观察、分析和理解“三农”问题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推动“三农”发展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诸如精准脱贫、增收致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等。《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明确指出:“在农村,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再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诸如问题导向、调研研究、实事求是、辩证的方法等等,是农民群众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分析和解决乡村振兴中难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在大众化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宣传普及和培养训练的重要内容。

二、夯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济、民生和文化基础

满足农民群众的经济、民生和文化等方面的利益需求是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农民群众之所以要接受、愿意接受、最终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驱动力在于理论真正反映和满足他们的需要。利益是理论认同的现实基础,抓住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就找准了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节点和着力点。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经济民生、精神文化、政治治理等方面夯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夯实经济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乡村产业兴旺,意味着农民“腰包鼓起来”、经济物质生活显著改善和提高,意味着农民对“三农”政策的认同和对政策内含的理论要素的深深信服。农民是乡村产业的发展主体,也是乡村产业的受益主体。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动员农民积极投身到乡村创新创业中来,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和不断壮大乡村产业,不断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打造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农村各项产业的兴旺发展,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打好农村精准脱贫攻坚战,夯实民生基础。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8]23。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任务,建立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地区扶贫、脱贫工作机制,在扶贫、脱贫工作上做到“精准”和制度保障;针对深度贫困的农村地区,实施有效、有力、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案,着力改善当地发展的各项基础条件,不断增强贫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巩固农村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升贫困农民的就业技能,改善就业条件,提高公益教育、培训、医疗等覆盖范围,增强对脱贫地区农民就业、创业的支持与保障力度。通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夯实民生基础,使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三农”政策抓住农民的心。

第三,繁荣乡村文化,夯实文化基础。乡村文化振兴就是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繁荣,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首先,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根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这一思想生成与生存的土壤,也是普及传播、入脑入心的文化基础。农民群众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构成了解释学意义上的“成见”,是农民大众认知、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支撑。通过振兴乡村文化,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传统文化素养,为农民群众认知和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传统文化作为稳定、普遍、持久的社会心理积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进农民大众、入脑入心的社会心理基础。农民群众的传统文化素养与理论的传统文化内涵契合度越高,理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就越大,理论和农民群众一经相遇,极易形成共振和共鸣。其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的思想文化生态条件。以文明乡风建设为总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抵制和清除诸如封建宗法观念、小农意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净化和优化农村思想文化生态环境,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入场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三、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责任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领导主体和宣传教育主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大众化中的主导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加强其自身组织建设,强化主体责任。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县乡党委和村委组织是大众化工作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努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0],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首先,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村委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在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县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是大众化的组织领导骨干,要为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作出示范,先学一步,先行一步,做到真学、真信、真用,重言传,更重身教,带头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及时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想,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动向,及时发现大众化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最后,充分发挥县乡党委和村委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党委书记要加强对理论宣讲、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农村党支部要落实抓理论宣传的直接责任。统筹协调,动员农村基层组织和各种力量,建设一支包括理论宣传部门、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者、党员干部、新闻媒体、部分群众组织以及这些部门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等各种力量参与的理论宣传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当中,开展“三农”政策宣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宣传普及。

第二,打造一支政治和理论素养高、宣讲和组织能力强的理论宣传队伍。县乡党委和政府、村党组织以及广大农村党员只有理论水平高、理论宣传本领过硬、实践理论能力强,才能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讲解读工作,才能履行好主体责任。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应当认真学习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略;”“掌握‘三农’政策,熟悉农村情况,有能力、有措施、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10]。 不仅能准确地解读、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而且能解答农民群众在学习理论和政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困惑,“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讲清楚政策出台的依据和目的,讲清楚政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讲清楚政策的作用和影响”[11]。要用农村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激励农民,生动展示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显著成效,“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第三,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的化身、“三农”政策的化身,广大农民是通过他们的言行来认识和评判我们党、了解和评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身体力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懂农业,了解和学习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科技和农业制度;要“爱农村,扎根农村基层,安身安心安业,甘于奉献、苦干实干;爱农民,对农民群众充满感情、始终办把农民放在心上,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创造美好生活”[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回应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难题,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化理论为具体方法和具体行动,为农民树立践行理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榜样,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党员干部的言行认识和了解政策,感悟和认同理论。

四、坚持农民群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地位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主体—主体”关系模式,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组织领导主体和宣传教育主体,农民群众则是理论教育的接受主体、理论践行主体和理论创新主体,离开农民群众的大众化将彻底失去意义。必须尊重和保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学习、实践和创新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尊重并发挥农民群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看作是与组织者、宣教者一样有思想、有需求的主体,摒弃“目中无人”的宣教模式,在与农民群众的对话、沟通和相互理解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全面细致了解农民群众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理论需求、文化基础和风俗习惯,准确把握农民大众的思想脉搏,科学选取大众化内容和方法,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近农民,走进农民日常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学习理论和践行理论的自觉性、积极性。

第二,对农民群体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政策学习和实践锻炼。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长期以来静态、同质、单一身份的农民群体向流动、异质、多元的方向分化和发展,出现农业劳动者、个体工商经营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农民工等不同阶层。在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宣传时,要对农民群体进行细分,充分考虑到阶层分化所导致的不同农民群体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分众施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阶层的农民群众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理论教育、政策宣传和实践养成。

第三,加强教育培训,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是农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成为发展前景好、收入有保障的诱人职业,是乡村振兴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因此,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组织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多种新型培训方式,支持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使农民自尊、自强、自由、自豪的发展。

第四,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众化不仅仅是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普及,更重要的是实践层面上的政策落实和理论践行。乡村振兴是在党和国家的一整套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指导下展开的系统实践,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通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让农民群众在实践中能够真切感受农业农村的巨大变化,在乡村振兴这个鲜活生动的大课堂里感知政策的价值和理论的意义,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熟知政策内容,领悟并践行科学理论。

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

立足乡村振兴实际,充分考虑农民的理解、认知和接受能力与水平、文化习俗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选取和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一)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行动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百姓谋幸福。农民群众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在相应需求和利益推动下展开的,农民对理论的认同,最终还是以政策的施行效果及其对自身利益的反映、保障与催生程度为依据。“三农”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决定着他们对理论的态度和倾向。因此,面向农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善于“说”,用农民听得懂的话语、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和宣传“三农”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要义,更重要的是善于“做”,用行动诠释,用事实说话。首先,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好、落实好“三农”政策,把党的强农惠农利农政策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惠及百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具体实践和行动,就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动课堂,农民群众善于从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及其效果来判定理论和政策的价值,并决定对理论和政策的态度。其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带领农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善于总结和与运用各地乡村振兴实践中出现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最有说服力,农民群众从获得感中体悟政策的有效性,在政策认同的基础上认知政策内含的理论内容和理论魅力。可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是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的鲜活教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民群众谋幸福的过程,是一个从利益认同到政策认同再到理论认同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如果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府不认真落实“三农”政策,不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必然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脱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脱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难以在农民面前真切地显现,理论也就难以对农民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广大农民也无法对理论产生亲近感和认知动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

(二)在语言表达上,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语言是理论宣传的直接载体,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使用与农民群众思维习惯和和表达方式一致的话语,把学理化的理论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把政治性的文件语言转化为日常性大众语言,接地气、通民心、通俗简洁、直白易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政策讲的清晰明白,把理论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让农民群众不仅能够听得进去,而且还能够听得明白,入耳、入脑、入心。

(三)在表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喜闻乐见

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众的认知特点和审美情趣,紧密联系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实际,运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理论宣传普及工作。把理论宣传与乡村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农民群众喜爱的文艺载体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化、具象化。把理论宣传与农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理论。

(四)在媒介渠道上,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平台

面向农民的大众化要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充分利用乡村集市、村文化墙、村大喇叭等直面农民群众的宣传阵地,利用网络时代大众传播的优势,构建传播快、覆盖广的理论传播体系。充分利用手机、电视、电脑、报刊、宣传板等媒介,整合农村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组织传播、自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等资源,依托互联网传播技术,构建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宣传教育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场”,使他们时时处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功能的环境中,让理论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润物无声中走近农民大众,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农民大众的头脑。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三农马克思主义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