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

2020-12-09 05:35王新
写真地理 2020年41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内科

王新

摘 要: 探讨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住我院的90例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回顾分析。结果内科住院 90 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4%,单用率为 64%,二联应用率为 27.5%,三联及以上的应用率为92%,感染率为32%。内科住院患者使用最多的前几种抗菌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头孢眼酮/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替硝嘘、克林霉素。结论针对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内科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督。

关键词: 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3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54

肾内科住院包括较多的内容,其中包括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以及各种尿路感染、多种因素造成的水肿、血尿、尿蛋白、肾损害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肾内科患者容易出现各种感染,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各医院医师常采用抗菌药物予以治疗。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因此,临床治疗药物应用不当可能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极大的损害。本研究选取我院特定时间内肾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药物治疗肾内科住院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854例患者资料中,随机抽取90 例患者进行分析,资料中男患者53例,女患者37例,年龄17-86岁,平均年龄(56±4.5)岁。住院时间11h-70天,平均住院时间14天。包括消化科、肾内科、血液科、风湿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感染患者43例(占47.8%)。患者的原发病包括胃肠炎、高血压、白血病、泌尿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治疗:以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为疾病治疗的临床依据,其中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以感染细菌检测的情况为依据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抗生素治疗:按照药物的性质划分为治疗性和预防性,其中治疗性用药需要在患者被确诊细菌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后予以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性用药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用药指导,针对存在感染风险予以预防用药治疗以防止出现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统计两组疗效以及研究组内抗菌药物对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性用药的诊断原则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细菌感染患者以感染适应证抗生素用药指导原则为依据;预防性用药诊断以抗生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适应证的预防为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统计分析,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所选的内科住院90例患者中,诊断为感染患者43例,占总数的47.8%。病症包括胃肠炎、高血压、白血病、泌尿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感染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系统、胆道和胃肠。其中消化科18例(占20%)、肾内科17例(占18.9%)、血液科14例(占15.6%)、风湿科14例(占15.6%)、内分泌科14例(占15.6%)、呼吸科13例(占14.4%)。

在90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抗菌药的使用率为68.9%,抗菌药的使用共8类,分别是内酚胺类及单环酚胺类、氨基糖苔类、糖肽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四环素类、氟睦诺酮类和大环内脂类。给患者提供用药较多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酮/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替硝挫、克林霉素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参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讨论肾内科与其他科室不同,本病患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情特点,且并发症较多,因此肾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需要临床医师予以高度重视。本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伴随抗生素在临床中的使用不断广泛化,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着重于抗生素用于肾内科用药治疗方向。本研究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肾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予以分析,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我国抗生素泛滥现象较为多见,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会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药市场混乱、造成患者更大的经济负担、健康威胁。尽管抗生素的使用可有效提高肾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但是不当地使用抗生素药物、过量地使用抗生素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产生细菌耐药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肾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高度重视抗生素药物在肾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1)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7%(67/71),较之于对照组的81.67%(58/7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内患者使用预防性药物的概率为36.56%(22/71),运用治疗性药物的概率为69.01%(50/71)。肾脏作为人类身体中的一个重要排泄器官,其需要承受较多的药物排出任务,因此不当地使用药物存在损伤患者肾脏的可能性,进而加重其病情,因此需要重视患者用药治疗的合理性情况。但受到样本例数、时间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尚未对肾内科住院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予以分析,上述研究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结束语:此次调查的例数虽然不多,但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本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在住院患者中80%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且联合使用所占比例较大,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以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亚平,李五星,陈红森.我院2009年外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临床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实践,2010,11:30-31.

[2] 林丽容.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1-2.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内科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