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犹如壮丽的日出,自此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的发展面临国际国内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因此,立足新时代,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四是,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中国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论题从实质上来看回答的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然而,深刻把握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从本质上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只有从本质上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才能树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防止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错误。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存在着长期的、激烈的争论。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不同学者、不同流派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各种解释。然而,马克思主义自身作为一种科学体系,它的内容并不取决于外在的主观解释,而是取决于它自身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本性。从构成来看,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从理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具有客观依据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面向实践、面向现实问题,它的最根本目的和使命,即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使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如果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抽去了它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放弃了建设共产主义的目标,背离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使命,而又自称为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一本质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式不是解释学的而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面向时代,立足实践,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
二、为什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仍具时代生命力。一种理论、一种学说是否具有生命力,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是否具有真理性,具有超越自己时代的价值,经得住历史的考验;二是,是否满足社会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同时还是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原因;三是,是否有实现这种学说的力量和传人。根据这三个标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中国仍具时代生命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从真理性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研究,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解放指明道路;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立场和最根本的使命是为人类求解放。这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具有跨越国度、超越时代的影响力,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再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面向社会现实问题,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正因为它的实践品性决定了它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最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使其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能够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从而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身。
(二)从社会需要层面来看,新时代的中国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领航。虽然现在距离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有一个半多世纪,时代面对的主题发生了变化,但这个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肩负的历史使命。历史是大尺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人类走向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需要等等马克思时代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系列有待实现的任务,我们仍然处于马克思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新时代中国的理论旗帜。
(三)从组织保障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力的组织力量和传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向我们昭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马克思主义同行,始终与人民同行,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自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凭借自身的优势乘风破浪,坚毅前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往开来,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一)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一方面,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决拒斥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过时论等错误的、甚至反马克思的言论,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附加,区分基本原理与个别论断,坚持基本原理,重视文本研究;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面向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同时,必须认清中国最大的实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谋篇布局、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客观基点,坚决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否则就会犯错误,甚至犯颠覆性的错误。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二者关系需要澄清的是,不能非历史主义地争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下优劣。一个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思想理论指导,一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精神血脉。这就需要站在社会形态更替、物质生产方式变革的高度来审视二者的关系,认清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正确评价儒学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四)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刻学习、领会、用好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此解释和改造现实世界。具体实践中需做到:一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时代和人民之问;另一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破解社会矛盾和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宝艳光(1986—),女,蒙古族,贵州六盘水人,讲师,教育学硕士,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