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光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全社会服务最直接的前沿阵地,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最主要的社会保障机构。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正由传统型服务转向开放性服务,这是科学发展、信息需求与服务升级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信息化发展的背景,阐述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建设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转变的方向,最终实现借助“互联网+”,整合资源,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架构网络服务平台,步入“机器换人”、无感借阅、图书馆超市模式,最终实现“跨界、开放、变革、融合”跨越式的转变和发展。
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网络普及时代,互联网成为新的变革动力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全面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生活效率,人类已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及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作为信息聚集重要场所的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对互联网的运用,以满足时代精细发展下人们越发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要求。互联网+技术推动了整个社会发展,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同时催生了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跟上时代,借助互联网完成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可以更高效、便捷地扩展信息资源的传播范围,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平台,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更优质的服务。
(二)传统图书馆发展面临冲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图书馆传统化服务的弊端逐渐暴露,如服务效率低、时间受限、成本高、质量差、资源无法全面共享等。读者本来是去阅读的,却时常被复杂的身份验证、艰难的图书找寻过程而兴致大减,不仅造成读者阅读体验的下降,同时也给图书馆经营者增添了不小压力。加上近年来信息获取渠道的愈发丰富与便捷,图书馆间馆藏资源不能相互借阅,图书文献不能较快流动和周转,最终导致用户不断流失也给馆方带来损失。
(三)信息化带动公共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业,图书馆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广大读者来说,图书馆既是信息收集与整理的重要场所,也是收藏和阅览图书资料的仓库,是集学习、查询、阅览、研究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加强其信息化工作建设,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工作建设切实有效提高了图书在信息传递方面的速度,在资源管理方面的效率,在资源维护方面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工作建设,能够以有效对现阶段图书馆的工作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实现编目、流通的自动化管理,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迅速查到所需的书刊资料的存放和借阅信息情况,提高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不仅得以减少人力资源,还从根本上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的定位是社会知识的搜集、储存和传播,时代步伐时刻牵动着图书馆,图书馆直接面临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信息知识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要求,如何高速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进程,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我国图书馆在计算机的配置和使用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图书馆计算机资源,是图书馆资源坚实的前提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功能不全,导致许多传统图书馆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一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地区图书馆由于缺乏资金,导致设备落后,使用程度较低,二是有些图书馆虽然设有电子阅览室,但由于计算机设备落后或者数量减小,使得电子阅览室如同虚设,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图书馆用户的需要。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缺乏馆际交流。由于各个信息化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信息管理系统、语言检索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各个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浪费在各种系统的重复建设上。
(三)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人才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先进的人才可以为公共图书馆的推广提供更广阔的思路,但当前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严重缺乏信息化技术人才。信息时代的快速进行,人才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导致专业、复合型人才暂时无法达到国际一流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四)在依赖人力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服务的不完全转变。具备一定条件的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模式:立足于文化和科技的结合,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基于行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应用基础,实现从人工向半自动化服务转变,如电子读报机,为读者在馆阅读数字资源提供支持;图书馆内流通图书贴电子标签,借助RFID自助借还设备,实现图书自助借还服务;移动视频APP服务,读者能通过智能手机获取和使用视频资源;开通讀者自助办证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这一系列的转变不仅实现了半智能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信息资源质量,这很大程度仍依赖于人力来收集、组织、管理、传输信息等。
信息化工作建设在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图书馆信息化思维、建设并没有完全渗透到图书馆的发展中,这就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的图书馆能针对现阶段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切实保障图书馆的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转变服务模式,彻底完成图书馆传统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网络图书馆的完全转变。
三、全面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应对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推进“互联网+”图书馆。
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离不开思维理念的转变。必须转变思维观念,主动研究“互联网+”形态发展的特征及现实作用,主动学习信息化的技术模式,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求,积极顺应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创新力量,改变原有的收藏规则及历史沿革下来的体制,打破故步自封,乘势而上,更新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观念。
(二)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对其所需的设备资源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能充分从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出发,为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提供充足的保障,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只有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完善和提升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化接口的基础设施等,才能从根本上落实信息化工作建设,彻底将整个图书馆搬到互联网,从而转变为智慧型图书馆。
(三)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图书馆想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图书馆的完美转型,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图书馆来说,这类人才不仅具备提供图书馆资源检索、分析、利用的图书馆基本服务能力,还需要有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专业背景、数据挖掘、互联网应用与创业创新能力。
(四)制定新型大数据服务标准,规范相关信息资源对接接口。使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行业及服务之间能进行有效连接,开放软硬件公共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用户对信息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利用。图书馆应极力呼吁并建议国家和行业制定新型大数据服务标准,规范相关接口,使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社会各行业之间能形成一个信息资源连接整体。图书馆行业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逐一击破发展阻碍,实现图书馆的转型,优化管理与服务,从传统处理单一的结构化数据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走进大数据知识服务生态系统满足读者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
四、未来公共图书馆将进入共享、无感、全自动化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大众观点不断改变,纵观各国图书馆发展,都在不断探索。比如,美国西雅图以“城市会客厅”“多功能多内涵社会中心”理念打造城市图书馆的做法、芬兰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打造“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的尝试,都为业界打开了视野、提供了示范。国际图联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愿景报告》中强调,必须更新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传统角色,必须跟上持续不断的技术变革,要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并设计服务以实现影响,要构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图书馆领域,为文化素养型、信息灵通型、积极参与型社会提供支持。未来图书馆将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不同需求的要求下,依托高新技术,整合馆藏资源,走“数字化图书借阅服务模式”、“智能共享化模式”于一体。
(一)进入“机器换人”时代。伴随着机器人、无人机和智能化浪潮,“机器换人”所展现的显著价值从工业领域一路渗透到服务领域,对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机器人能够像酒店服务员一样对每位读者热情相迎,一改以往人工引导可能遭遇的冷脸情况,让读者咨询、交流起来更加便捷、轻松和亲切,同时24小时无休作业也保障了服务的高效连续与低成本。二是应用于图书馆检索,让查书、找书更加智能,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机器人能对图书进行实施检测管理,读者可以通过对着机器人报书名就能知道详细书籍信息,让图书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和便捷。三是依托人脸识别服务,提供个性化身份验证服务,读者再也不用担心“借书证”遗失后难以进馆。四是担负起图书馆的安保工作,依托人脸识别、AI摄像头等设备,机器人对图书馆进行规定路线的巡查和监控,防火防盗,时刻保障图书馆的安全与秩序,为用户营造了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开启现代阅读体验的新篇章。
(二)共享图书馆时代。共享经济模式为现代服务业带来了供给端的革命,也为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图书共享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图书收藏空间打散,让其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塑造居民直达图书馆享受借阅服务的最小路径,借助特有APP,私人领域的图书可进入市场流通,打破公共图书馆主体供给的垄断地位,带来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的革命,增加了有效供给,让资源流动起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图书馆藏身于街头巷尾、小区等,对于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十分有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阅读门槛,便利读者。
(三)无感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建设的逐步智能化,借助“互联网+”、RFID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IIS),并采用视觉导识与APP导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感借阅。无感借阅模式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和无感借阅系统,实现不带身份证和借书证既可借还书,同时启用读者流通控制实时分析系统,采用智能化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入馆人数,并与馆内自动化系统数据接口联通,从而获取大量读者信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读者信息进行挖掘,知晓读者的兴趣点,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根据采集信息充分挖掘馆藏,达到主动提供读者所需阅读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馆藏资源利用率。打造大数据智慧阅读空间,读者进入该阅读空间,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定身份,通过大数据系统分析读者喜爱并推送相应文献信息。读者可快速选择,带书出门无需到柜台人工办理,经过门口的机器识别就自动完成了借阅手续。
(四)全自动化24小时图书馆。未来将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服务和全智能化远程管理,馆内的空调、灯光等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也将通过智能系统远程设定和调整,自助借還机有注册、借书、还书、查询、阅读、纸电一体化管理等各项服务功能,读者可按照提示就能独立完成。智能显示系统可以显示到访人数和书本借阅排行榜,还能对读者喜欢阅读的书目类型进行归类分析,以便提供更多同类型的图书。
(五)智能化图书馆超市。读者凭借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时绑定个人网络信用积分,结合“智能书库+图书捷阅系统”,实现智能化图书馆超市。读者在移动APP查阅所需要的书籍,顺利下单后,由智能货架、穿梭车、提升机、入(出)库工作台和电脑控制系统组成的“捷阅系统”,帮读者把所选图书从智能书库中自动分拣出来,再通过AI机器人的自动传送服务将书送至前台,再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图书物流配送的到指定的书箱。智能书库的高密度存储,解决了图书馆因馆藏量大而造成的管理压力,而信息技术的全程应用实现了图书从进馆到送至读者手中的全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效率。
纵观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更加专注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服务,更加快速的知识获取途径,更加方便的访问方式,更加更精确的信息资源,及全面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等,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事业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玲 齐诚 马楠;《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跨界融合研究》
[2] 张欣;“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和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