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和常赛,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但是体育课作业必须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9月23日《北京晚報》
按理说,既然是被列入国民义务教育阶段的规定课程,体育课也应当一视同仁地好好上课、认真教学,并切实做好课后练习。但长期以来,受重文轻体传统认知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可有可无、擅自挪用、随意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体育课必须布置作业”,无疑颠覆了人们的旧有认知,不失为对“重文轻体”偏见的拨乱反正。
基础教育阶段是孩子们涵养品格、增进知识的最佳时段,同时也是他们骨骼发育、机能健全的长身体过程。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强体魄的文化人、体育人,是学校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的应有之义。为此,这次体教融合改革把“教会健康知识、教会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三项任务,无疑也是体育课布置作业的内容所在。
事实上,“体育作业”并非首次提出,一些地方早有尝试。比如,北京实验二小今年寒假曾通过“体能天天练”微信小程序,为学生布置了俯卧撑、卷腹、颈后拉伸、腹部肌群拉伸等丰富多彩的体育作业;每天跳绳300个、跑步15分钟、坐位体前屈5分钟,是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部去年寒假前给一年级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等等。
鉴于体育课有别于文化课的教学特性,完成体育作业也不可能如完成语数外作业那样仅需一张桌就行。首先,需要“把文化课作业减下来”的数量减负和时间让渡;其次,要逐步补齐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不足的现实短板,满足完成体育作业的硬件要求。出于对体育作业具有的实践性和安全风险考量,家长的监督、指导和陪护不可或缺,这就势必会牵涉到家长的时间和精力。不过,让孩子勤锻炼、强身体终归不是坏事,能够让体育作业成为对完成文化作业的合理调节,并进而达成良性互动和文体双赢,也当为家长所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