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 李炳煌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开始越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中,作为学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教师的教学素养不足为主要体现,因此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素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要提高对教师的选取标准,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观、进行教学反思,以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完善教育理论和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保障良好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素养;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从以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获得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断地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素质教育模式进行转变和发展。同时,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和频发,而要想让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那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开始在中小学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这也对于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 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理念 、知识 、能力和态度等方面 的水准和正确的态度[1, 2],主要由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能力构成。其中,教学意识主要由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论和教学目标、教学规划等组成,能够为教学行为提供教学智慧和方案保障;教学行为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等能力,对教学意识产生践行、确证和进一步优化的作用。[3]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素养的提升是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保障素质教育实行的质量的重要因素[4-5]。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现状
(一)存在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只设课不上课
尽管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下,大部分学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并且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正式教学课程,开设规范的心理健康课,更有条件的中小学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援助,并且可以针对学生常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展开心理健康活动日等。但依然有部分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工作不到位,往往因为其学校过于重视学科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升学率,对诸如心理健康课等非知识教授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甚至有些忽视;部分学校由于对心理健康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必要的重视,会为了提升学生成绩,加快学科教学的教学进度而经常占用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使得心理健康课程往往只是存在于课表和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课却很少开展,甚至缺乏对应的心理健康教材,更是缺乏规范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教学要求。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的不重视,也会导致心理健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地位低下、被“边缘化”。
(二) 部分学校存在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聘用要求不严格,心理健康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素养
随着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大量增加,但专业的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的教育人员却较少,这也导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稀缺,部分学校难以招到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只好退而求其次,放宽标准聘用非专业的教师进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这些教师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没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态度,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认识还有所缺乏,尤其是对如何展开针对性的个体辅导能力不足。此外,部分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或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不足,从而让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授,如让语文老师、思想政治老师等兼职教授心理健康课程,而由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同于学科课程,心理健康课以多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成长,其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而兼职老师往往是按照以往教学方式方法和观念进行心理健康教学,也使得心理健康课的教育质量低下。
(三)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教学设计能力和教研能力不足
当前,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师由于是兼职、非心理教育相关专业出身或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培训和实践,其多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符合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不能大量使用讲授法进行知识灌输,其课程特点更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需要展开活动,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促进其心理成长[6-7]。而且部分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不够,从而导致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过于偏重知识教授而显得乏味。此外,由于目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作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手教师,虽然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教学实践不足,教学经验不够,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展开缺乏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理念存在偏差,对教学的设计能力不足。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更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研发能力,能够针对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主要的问题进行校本研发和教学设计,但正是很多教师所缺乏。
综述所述,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素养上。如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心理健康教学思维和观念、教学研究能力等,而教师教学素养对教学素质有着重大影响,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其课堂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学校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聘用要求,做好教师的职前培训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那么学校在聘用心理健康教师时的严格要求和谨慎评估是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质量的重要关卡。学校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聘用要求,除了必须的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以外,还应对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背景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给予考察,并进行笔试和面试实际考察其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理念,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同时设置专门的职前培训,在心理健康教师正式上岗教学前,安排针对性的专门的培训,让教师以一种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教学工作,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专门的课堂教学理论和技能的指导,进行必要的教学微课训练和教学观摩,以保证新手教师通过一定的实践内化其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能发挥教学作用,保障其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校重视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为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素养环境
虽然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受到了各中小学校的关注,但依然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而当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的重视不足时,心理健康教师难以感到学校对其教学工作的支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体会到自己教学工作的价值,从而缺乏对心理工作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其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只有当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肯定时,心理健康教师教师才容易感受到支持感和认同感,对自己工作保持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从而为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提高自身素养提高外在支持。
因此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第一,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和课表中,让心理健康课程取得与主科课程同等地位,让心理健康课能够正常展开,不被占用。第二,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其规模可以依据学校自身条件进行设置,这样便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公、个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档案的展开,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三、学校应该提供心理教师参加培训或者进修的机会,并积极拓展校本教研的开展,邀请专家到校指导、进行教学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提升教师能力,让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在教学之余得到学习和成长,保证心理健康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第四,学校建设和完善对心理健康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注重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的反馈,而非通过学生成绩等结果性的评价,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主科可以通过具体的测试分数从量化的角度去评论一个教师的教师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短期内难以得到显著体现的,这也增大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无法直接以结果进行评价,因此学校应该更加注意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反馈和教师过程的专家评议。这样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素养环境,让教师觉得付出和回报成正比,从而促进教师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反思自身教学过程,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
(三)心理健康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机智
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主要的目的是将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化处理,通过相关的总结与归纳,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有效地指导[8]。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进程的掌控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教学素养。同样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分析,认识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这样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此外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分析、与同行的交流讨论教学心得总结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质量。最后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微课训练、教学竞赛等形式去实践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的收获,进一步的加深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教学观念的更新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除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之外,还有具备进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的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和技巧。同时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团体活动、心理剧、心理讲座等,这也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必须具备有各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准确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展开适当的教学活动,以便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有趣性。而这些都需要教学时刻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和观念的更新,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培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提升自身素養,也可以通过定期参加一些心理咨询培训班,提升自身进行个体咨询的能力。此外,还通过观摩优秀心理健康教师的课堂教学,吸取先进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三、总结
教师没有高超的教学素养去支持课堂教学的开展,其教学效果也难以取得高超的效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心理健康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完善教学理念,才能使得教学活动的展开高效且有吸引力,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学校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紧扣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丁铃.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养新建构.硕士论文.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07.
[2]王迎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硕士论文. 扬州:扬州大学, 2006.
[3]崔振成.从“职业研究者”转向“职业教育者”——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素养诞生之路[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576-580.
[4]张家琼,陈亮.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4):90-92.
[5]耿宏银,潘涌.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5(06):113.
[6]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3(02):41-44.
[7]宋玉莲.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现状及改善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60-62.
[8]郭俊杰,李芒,王佳莹.解析教学反思:成分、过程、策略、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04):29-34.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