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
摘 要:生命教育是学校的根本教育。但研究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尚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小语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以及改善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生命教育;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071-001
一、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时缺乏渗透生命教育意识
教师本身的生命意识就很薄弱,自然不可能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次,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就不会特意去捕捉教材中关于生命的素材,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和应试技能,忽视了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的需要,忽视对于小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方面的教学。教师生命意识缺失还与相关培训的不足有关。近年来,教育局、学校组织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培训讲座等大多是不系统的、短暂的学习,以至于教师的生命意识得不到提高。培训内容也不一样,教师就很难理解生命教育,他们的生命意识就难以唤醒。
(二)生命教育内容挖掘不及时不充分
一位教师优秀与否往往与学生的成绩挂钩,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的中心始终放在知识点的教授上,根本不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考试考什么,教师就会多讲什么,最终体现在试卷上的分数高低,这样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得到发挥,往往被老师往考试的方向牵引,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小学语文教材中取材生命教育的素材其实很多,但绝大部分老师只关注到本课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標,完全不理会和生命教育相关的目标。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讲解生字词,背诵默写等基础知识,不会去关注对生命的关怀。例如,二年级的一篇教材《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中除了生字词的掌握和文章大意的理解,还应该通过感受明白同伴之间不应该计较,多关注身边人的感受,从而体会到对生命的关怀。
(三)渗透生命教育采取方法不当
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利于生命教育的渗透,许多教师依然坚持“满堂灌”,以讲授为主,让学生讨论交流体验的不多,教师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权威领导者,课堂中的一切由其支配与操纵,教师“一言堂”的现象频现,学生体验少,课外延伸少,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思考限定在教参的标准答案中间,优美的文章在教师的讲解下仅仅变成表达方法、段落大意,传达不出文章所表现的对于生命的思考。使得渗透效果不够显著,生命教育是需要学生去感受和体验。现在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应用广泛,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会用到大量音频、影片,课堂看似丰富热闹,实则内容空泛,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喧闹的视频上,看完就抛之脑后,根本不会去探究文本背后所蕴藏的生命内容。
二、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生命教育渗透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主导性的,小语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的生命意识加强了,才会有意识地向学生言传身教生命教育。教师应该完善自己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珍爱生命的品德,并将此潜移默化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心灵上的感染。此外,教师应意识到生命教育的不可或缺,生命教育的缺失会导致部分小学生意识不到生命的宝贵,轻贱生命,遇挫能力差,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了解生命的关怀以及生命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展生命教育。
(二)深挖小语教材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的课文比比皆是,有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的,也有感悟生命关怀,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等,这为教师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素材,进而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抓住直接描写生命的课文,一年级上册的《比尾巴》,“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以儿歌中的问答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特点,来认识生命。再如《雪地里的小画家》通过下雪后小动物的活动描写,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爪蹄特点,认识生命。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等都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课文,此外,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命关怀的文章,更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透过周恩来的事例激励同学们要努力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生命教育思想的文章特别丰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思考,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悟。
(三)改善小语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就体现了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只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渗透方法,便可以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语文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心理年龄来选择的。他们离课本的距离并不远,教师可以加强小学生的体验与对话,让他们经历具体的活动,并对其进行情感的熏陶,从而有效地加强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话中的交流,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人物的心理过程,从而慢慢地向真善美靠近。例如《纸船与风筝》,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充当的角色,融入文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明白了纸船与风筝是松鼠与小熊成为好朋友的媒介,学生是主角,他们自然而然就明白有了朋友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就会乐于去交朋友,明白生命因友谊的存在而完整。
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挖掘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生命教育,如在教授《小蜗牛》一课时,学生认识了爬行缓慢的小蜗牛,认识了新的生命。同时在认识小蜗牛的同时,借着小蜗牛的眼睛认识了小树林的四季,欣赏了四季不同的美景。同时教师可以在此时告诉孩子们时光不因谁而放慢脚步的道理。教师要在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达完整的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罗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张智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3]崔文婷.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