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林区转型发展

2020-12-09 09:15王洪斌
奋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林区人才队伍经济社会

王洪斌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偏远,环境较艰苦,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由于人才制度建设不尽完善等原因,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极度缺乏、现有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有效破解这一顽疾,建立林区完善的人才队伍体系,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的二次振兴,应结合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三个注重”。

一、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注重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自古以来,人才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因素,尤其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和决胜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全面促进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兴安岭林区,人才队伍建设原本就“先天不足”,若不加以重视,不但会坐失一轮又一轮的发展良机,还会使林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林区要改变发展现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迎头赶上,人才是关键。要不断增强人才危机的急迫感,增强林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忧患意识,树立强烈的人才思维导向,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大兴安岭地区不断完善人才政策,确定了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利用3至5年时间,实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措施更加完善,转型产业人才、青年人才队伍规模逐年壮大;人才资源总量正向增长;人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贤任能,用当其时。在林区人才队伍建设中要注重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养成,这些不但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走向,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影响,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远大于其单纯的才智贡献。

二、要秉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对人才的情怀教育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报效国家、为家国贡献聪明才智的朴素表达和重要标志,也是林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和应尽职责,是人才能够扎根边疆、服务林区的重要保证,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林区的人才培养既要立足于林区实践,又要放眼未来,要做到:第一,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世界与国家的发展趋势,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第二,具有勇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和情怀。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国家大任,勇于担当林区转型发展的重大责任,在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和林区富裕文明的事业中甘于奉献、积极作为;第三,具有严谨务实、以学促用、知行合一的素质和能力。善于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具体的工作相结合,善于把所学所思所想落实到林区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在不断服务林区经济社会中,推动富饶、美丽、生态、和谐兴安的顺利实现。

三、要坚持正确的使用原则,注重对人才的制度保障

坚持“薪酬增效、文化育心、梦想助力”的使用原则,用待遇提高人才的工作效率,用情怀提升人才的奉献境界,用价值实现助推人才内在的梦想追求,真正增强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人才在积极参与林区的发展和建设中,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与这片绿水青山融为一体,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制定林区人才发展规划。实施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建设和转型发展急需和紧缺人才开发工程,重点是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生态接续产业专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现代服务业管理、重特大产业和项目的咨询和管理等方面和领域的人才建设,注重数量、质量、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兴安岭地区日前出台《关于开展“兴安英才”行動计划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配套出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企业家人才队伍激励培育办法》等8个实施办法,着力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1+N”人才政策体系,着眼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创业、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保障推出了18项举措,吸引留住各类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助力地区改革和转型发展。

完善林区人才培训、继续教育机制。完善企业科研院校联盟机制、联合办学机制、自研自修机制,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和自我学习提升创新等形式,培养林区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和紧缺人才。健全林区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等机制。完善林区人才聘用、使用、评审、考核机制,实行人才动态管理和奖励制度,提高现有高层次人才待遇;深化人才创新创业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生产力转化,支持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化育才制度,实时合理多岗锻炼,培养人才全面发展,激发人才成长活力。

建立和完善林区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区域内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建设的咨询制度。建立林区人才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大兴安岭地区实行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实行书记、专员双组长制度,对“绿色通道”引进和选调生等重点人才实行导师制培养,采取“一对一”跟踪服务等灵活方式,助推人才成长。设立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提供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保姆式”服务。地、县两级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地级不少于1000万元,县级不少于200万元,确保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为政策“含金量”落实落靠提供了保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耗时费力用心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能成,不可一蹴而就,要因地制宜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激励各类人才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隋安辉

猜你喜欢
林区人才队伍经济社会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