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喜凤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书收录了19个专题,其中第13个专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至2019年9月18日期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
一、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体内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注重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追究其责任,而且终身追责。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部署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部署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目标任务,清晰描绘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的具体成果,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的使命宗旨。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回应老百姓所想、所盼、所急,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护岸、鱼翔浅底,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生态环境部门統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通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强重大项目等科技攻关,推动和引导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三、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价值追求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从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角度,从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了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五点主张。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既要让当代人享受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也要让子孙后代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美丽地球家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绿色发展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建设美丽地球家园,要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追求科学治理精神。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深入把握生态治理的科学规律是前提。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生态治理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
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五项主要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完善流域管理体系、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不断提高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谋划、协同治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