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沿海航行船舶螺旋桨的修理与检验

2020-12-09 05:24陈迪波
商情 2020年46期
关键词:特点

陈迪波

【摘要】随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多,贸易上的往来也变得更加密切,随着贸易的进行,货物也在不断的进行运送,水路运输是最为关键的一条运输,因为水路运输的货物相对于其它运送方式要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稳定、运输量大等优点,但是问题也随着伴随而来,因为其运输货物使用大型船舶较为常见,但长期使用,难免会发生故障,大型船舶一旦发生故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所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所以需要利用最新的维修技术和工艺,使得船舶能够正常的航行在海上,本文通过对于维修大型船舶的方法和工艺特点做出介绍,探究其特点及所带来的影响,以便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船舶运输的问题。

【关键词】大型船舶;修理工艺;特点

一、船舶的螺旋桨维修

大型船舶主要是维修螺旋桨,也就是舵叶,这个地方维修起来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工作修为人员现场操作,因为其不能移动的特点所以采用的是现场维修,同时维修的过程中,还要不停的检验一下,以防止在预装同轴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后续工作的无法开展。现阶段,大型船舶维修工艺的步骤都是一樣的,大致可以分成4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初步检查,检查一下螺旋桨是否有裂痕,第二部就是开始修复工作,一边检查一边修复螺旋桨的裂痕对这些问题开始处理,第三部分,就是堆焊和打磨,主要是舵叶和舵杆法兰结合面会有腐蚀情况,维修这些放,第四个是最后检查,也是比较细节的一部,这一部的作用不容忽视,工作范围是舵系预装同轴度拉线检测。

(一)螺旋桨维修时中应注意的要点

1.水平地方放置舵叶,同时保证它放置水平性,在放置过程中需要确保放置支撑的稳定性,这些是在维修舵杆和舵叶的前提。这是维修的前提,这一点做不好,后续无法开展。2.法兰截面、轴颈和键槽是其中关键的维修部位,检查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了裂纹,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没有做好这一步,那么后续的部分开展起来将会问题百出。还有就是法兰平面腐蚀情况做重点检查工作。检查过程中,不管法兰出现腐蚀情况轻重,都需要做打磨工作,打磨工作开展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修补部位使用的堆焊厚度进行测量。3.打磨工作完成以后,下一步工作就是堆焊施工。二氧化碳保护焊时最合适的工艺。4.堆焊工艺完成以后,就要用渗透法检测,利用平台着色法来检查法兰平面度是否标准,如果还是存在有高点部位,打磨要继续,直到达到标准为准。5.螺旋桨的舵叶和舵杆进行焊接修补时,特别注意的是,使用特殊材料例如是铸钢件,必须预热温度要达到400℃左右。

(二)舵杆和舵叶预装拉线检查要点

这个工艺中,检查也是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1.首先是预装舵杆是,准备好舵叶,预装过程中要把所有的螺栓拧紧,在这道工艺中有着一个注意点,使用四条原装的螺丝,不能少于四条,这是非常的关键的点。2.第二点就是检查法兰周边缝隙闭合程度是否达标,使用塞尺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塞尺的直径在0.05毫米。有两个数值非常关键,必须达标,一是在检查缝隙中要求缝隙深度不可以大于1425毫米,二是局部塞入深度不能大于54毫米。3.然后及时第三点分别以下舵销和舵杆上舵承处轴颈中心线为基准,在舵桿和舵叶的纵横方向分别拉出一条和舵叶回旋中心线平行的钢丝拉线,这一点就比较的考验技术。4.最后一步使用这两条拉线为基准,舵销纵向和横向这两根来显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但是在对这项进行检查过程中有着注意事项,测量横向轴度偏差时,要特别注意钢丝绳在拉引过程中自身重量会产出扰度值,这个就会有影响,所以要扣除点这个扰度值。

二、改装船只中新增轴系的工艺

改装船新增轴系在大型船舶在维修时经常看见的,也是船舶修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问题来了,在修理中新增轴系工程和新船舶安装这样的轴系有很多区别,首先第一点,一个是操作中理论参考的数值变化不同;还有一个是操作平台时实践的不相同。说简单点就是理论和实践不相同。

新建船舶在操作平台主要是船坞内,这样平台上操作的基准线都比较明显的出现在了船体和船底上。但是呢,在维修船舶过程中,进行操作是在浮动船坞上,而且在维修船舶上,是经过常年使用,船体会有着很多改变或者是变形,造成的后果是船体基线不能够准确寻找,因此在维修过程中需要重新寻找基准线,而且在施工中还要根据船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确定施工工艺。在这些工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安装轴系部件工艺,拉线测量是必不可少的,新增轴系对轴系拉线测量完后。尾轴管镗孔还要测量,这样就可以确定新增中心情况;(2)新增轴系在完成后,不能直接使用,还要做试航测试工作,检查轴系的震动状态,检测工作时发生的温度,避免造成影响。

三、机舱船底部位钢板换新控制工艺

大型船只海损事故中对船底板损坏这种情况,就比较的棘手,这种情况下就会用到新的工艺了,底部位钢板换新控制维修工艺。船只在船底板出现了损坏,维修和检测都需要船只拖回到船坞以后才可以展开工作。船体在回到船坞以后,就需要摆放很多均匀的坞敦,拖住受损的船舶,这种设置的方法是为了船只放停的过程中船底部能够受力均衡,防止变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以此来方便在机舱区域部位船底钢板的更换。还有机舱底部钢板挖补修理时,主机拐挡变化会很容易受力变化,加装临时固定支撑这一步是非常重要,还有就是挖补修理之前原始数据的测量,浮态下就要及时的测量好,修理过程中不断注意变化情况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等。

四、结束语

总结来说,在大型船舶的维修中,常用工艺的就是三种:一是舵杆维修和舵叶维修;二是改装船只中的新增轴系的工艺;三是舱船低部位钢板换新控制工艺。这三种工艺用的比较频繁,能够应付较多的船舶问题,但是,在航海中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是不小,所以船舶的维修工艺还是要继续深度挖掘,航行船舶螺旋桨的修理与检验还要继续的研究下去,提前一步做好问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马青华,王戈,周建奇.船舶修理期间的腐蚀与控制[J].中国修船,2018,31(3):35-38.

[2]王希强,李伟.大型船舶舵系现场修理的工艺要点[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7):143-144.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