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麗水职业技术学院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中德合作办学、区校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的基础上,开展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套“一核三融”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德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工匠
1 引言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及浙江省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指引,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中德合作办学、区校共建。
2 “一核三融”本土化实践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由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光学技术等相融合构成的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集理论与生产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化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电子、机械、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为单位,课程与课程之间彼此相对独立,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要求极高的专业,面对的工作任务往往需要各个课程的技能进行综合应用。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还能够帮助改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解决实训课时比例不够等问题,是提高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教学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相对于浙江省的其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如果直接生搬硬套德国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一方面,因为中德双方自身的文化特点、国情、国家政策等的不同,会导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不利于取长补短,甚至会造成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因此完全照搬的引入不适合我国国情、尤其相对工业较为落后的丽水这个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本课题组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在“中德合作,校区共建”的大环境下,立足于职业教育所涵盖的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职业与教育之间的跨界关系,学习德国跨企业培训中的人才培养方式,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探索与实践适合本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德班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拟在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一核三融”的“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模式。即:以双元制为核心,以教学模块为单位,实现课程与课程的融合,以教学模块为单位,实现课程与课程的融合,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德技融合。
3 培养模式改革
首先,基于德国的“双元制”的培养模式、根据德方专家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走访企业、中德合作办学兄弟院校的形式,收集本地企业的工作岗位基本要求,通过行业专业论证会、学生意见征集、教研室研讨完成有丽水本地特色的中德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基于德国机电专业的13个学习领域完成相关的学习模块的开发。然后,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完成相关学习模块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并推广采用德国的六部教学法完成线下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采用论证会的方式征集企业、学生的意见,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正。
以机电行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分析相关岗位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重构,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行动领域,结合德国机电行业十三个学习领域,将各个专业课程调整成二十三个学习模块,如图1所示。
为了进一度加强课程与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二)》与《组态技术及应用》,以实操的形式进行了综合联合考试。考试题目综合《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二)》课程与《组态技术及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完成相关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组态的程序编写、PLC程序调试、系统安装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读题、分析题目要求、归纳控制过程、项目设计、电气原理图绘制、线号标注、接线图绘制、组态脚本编写、画面制作、设备通讯等各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打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屏障,实现知识点的融通,《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二)》与《组态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任课老师采用共同备课与磨课的方式,重新进行了课程项目的设计。通过综合化的课程项目,学生在完成相关电气线路安装与PLC程序设计,还需要完成组态的监视与控制。课程的考试方式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方式,由学生先按照考试文件要求,完成元器件选择、备料,在考试时,由学生自主分析项目要求,根据要求完成项目设计、线路安装、检测、程序调试,以及最后的PLC与组态整个控制系统的联机调试。通过课程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进一步让教师开始学会跨课程思考、跨课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芳伟.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小班化分层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
[2] 邹嘉唯.“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智库时代, 2019 (37): 210-211.
[3] 张新启. 打造高职“金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0
作者简介:潘芳伟(1982-),女,汉族,浙江丽水人,硕士研究生,丽水市138第二层次人才;研究方向:电气控制技术;
项目支持:2019年浙江省“十三五”人才培养项目——高职机电专业中德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jg2019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