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亚丽,张 媛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延边 133000)
患者,女,20岁,因“呕吐伴间断腹泻7天,腹胀3天”入院。有氨苄青霉素过敏史。该患者入院7天前无诱因出现呕吐,3次/日,为胃内容物,间断腹泻,稀水样,3次/日,3天前出现腹胀,行肝胆胰脾彩超示腹水,故以“腹水待查”收入院。查体:中上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辅助检查:胃肠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血常规示EOS% 26.80%,EOS 2.51x10^9/L,CA125 174.60 U/ml。便常规、粪虫卵镜检、轮状病毒抗原、淀粉酶、肝肾功、血钾钠氯、免疫球蛋白、感染九项、抗核抗体、心电图、胸片等未见异常。子宫附件彩超示:盆、腹腔大量腹水。全腹强化CT示大量腹水,左中腹部小肠壁肿胀,管腔扩张积液。腹水生化示LDH 153 IU/L,TP 50 g/l,GLU 5.2 mmol/L;腹水病理:EOS增多。骨穿示EOS比例显著增高。拟行肠镜病理检查,因患者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呕吐,故未行肠镜检查。患者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浆膜型。给予甲泼尼龙40 mg/日,静点6日,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腹腔彩超示腹水明显吸收。更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 mg/日。病情好转出院。出院7天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腹腔彩超未见腹水。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罕见的炎性疾病,特征为肠壁EOS浸润。Kaijser首次描述该疾病[1]。1970年Klein等将其分为3型:分别为黏膜型、肌肉型及浆膜型。其中浆膜型,以大量嗜酸性腹水为主要特征,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2]。发病可能与食物或过敏原引起的慢性Th2型过敏性疾病有关[3]。该病的诊断标准: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的存在;胃肠道内可检测到大量EOS;并除外致使EOS增多的其他原因[4]。该患者(1)存在胃肠道症状及体征,如腹泻、腹胀,上腹部压痛;(2)腹水检查及骨髓穿刺示EOS比例明显增高(3)没有寄生虫或肠外疾病感染。该患者大量腹水需与其它性质的腹水相鉴别,如腹膜结核,肝硬化破裂的肝细胞癌或胰腺腹水等[5]。该患者否认结核病史,无低热、盗汗等。腹水化验未见结核菌,排除结核性腹膜炎。该患者否认肝炎病史,CA125 174.60 U/ml,彩超及CT示大量腹水,腹水化验无肿瘤细胞。CA125升高考虑与腹水有关[6],排除肝硬化破裂的肝细胞癌。该患者淀粉酶正常,全腹CT示无胰周炎症变化,排除胰腺腹水。治疗上常用糖皮质激素,建议从(0.5~1)mg/kg开始使用,症状通常会在2周内缓解。6~8周糖皮质激素剂量根据病情减量[7]。外科手术适用于症状重且内科治疗不能缓解的患者。
综上,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浆膜型临床罕见且症状多不典型。对于外周血中EOS显著升高,伴有大量腹水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浆膜型。及时做腹水穿刺化验,胃肠镜活检等明确该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