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哲
(潮州市慢性病防治站,广东 潮州)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又称“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导致。中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根据2018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统计数据显示,结核病超艾滋病成为最致命传染病。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很容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生长发育快、机体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由于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上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体能锻炼等因素影响,一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2]。学生群体中潜伏感染人群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更大。一生中发病的风险可达到10%[3-6]。感染分枝杆菌后,在12岁之后结核发病率不断增加,在19岁达到发病的高峰,然后发病率逐步下降,在24岁时下降到成人的稳定水平[7-9]。本研究通过调查潮州市市直高中学校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并针对性地采用合理课堂个性化宣教,取得良好成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297名样本均选自2018年~2019年在潮州市市直二所重点高中学习的高一级学生,年龄17-18岁,男137例,女160例。
1.2 方法
在结核病知识宣教前发放学校结核病核心知识调查表,包括以下项目(1)肺结核病由感染什么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3)肺结核发生后需要到结防机构或定点机构进行免费检查和治疗;(4)肺结核可疑症状;(5)肺结核可治愈;(6)怎样对待已经发病的同学或邻居;(7)正在治疗的学生能否继续在校学习;(8)学生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病应该怎么做等八项核心知识。将所有学生分为研究组(134例,男65例,女69例)和对照组(163例,男72例,女91例),两组均组织开展进学校课堂结核病的预防及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师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对照组直接采用结核病宣教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组根据调查问卷发现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改进结核病宣教课件,制定个性化的宣教方案。课堂宣教后第三周发放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集宣教前结核病核心知识调查表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采集不同教学方式对干预前后核心知识知晓率等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宣教干预后获得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比较 (%)
2.1 297名学生干预后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知晓率由原来的94.74%提高到99.37%尤其是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肺结核可治愈、正在治疗的学生能否继续在校学习、怎样对待已经发病的同学或邻居这四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更为显著。
2.2 研究组教学后核心知识知晓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462,P<0.05)(见表1)。
本次调查显示,干预前学生肺结核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94.74%,比2010年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公众核心信息知晓率(57.0%)[10]高37.74个百分点,达到《“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到2020年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11-13]。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对知晓率较低的知识点要重点设计宣传教学内容,个性化的宣传教学成为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定期对结核病疫情进行筛查,结核病预防机制需要对学生人群进行新生入学筛查检查,以便于可以尽早发现与治疗疾病[14]。有研究表明,全人群中肺结核病例中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15],或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6]。在学校结核病的宣传工作上,不应该对男女同学进行区分对待,也不应该对师生进行分别对待。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很容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依据《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的基本需求,每年定期进校宣教,并提出合理应急方案。现今潮州市已经成立比较完善的学校防治结核病机制,每天有专人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学校结核病疫情进行及时发现、通报追踪以及确诊后进一步的进校筛查工作。通过对学校宣教工作的不断探索及改进,将有利于提高学校师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提高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群体进行课堂宣讲、健康教育后能够显著提升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同时依据初步了解到学生对知晓率核心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设计个性化的宣传教学方案在提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方面更有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增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效果。个性化的宣传教学方案值得在结核防控工作中推广应用,为学校肺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更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