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SWI、DWI 联合3D-ASL 的应用

2020-12-09 12:27李鲁波董志梅聂素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
关键词:颞叶急性期溶栓

李鲁波,董志梅,聂素林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山东 昌邑)

0 引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类型之一,占比在60-80%之间,该疾病发生率较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主要包括大脑中动脉栓塞、脑动脉痉挛、颅外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低血压、低血糖以及贫血等。临床治疗以溶栓治疗为主,但也需根据患者病因不同、临床类型、发病机制等确定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治疗[1]。因此临床及时且准确的诊断以及及时有效治疗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改善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临床诊断技术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为临床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撑。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SWI 能确定动脉血栓情况,清晰显示静脉及数量。DWI 可在早期发现脑梗死,3D-ASL 能帮助诊断医师准确评估脑血流量,以上三项技术综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文选择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4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联合使用SWI、DWI、3D-ASL 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时间段至我院治疗的4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44-8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6±6.49)岁;发病时间介于3-11 小时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7.56±1.62)小时。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12 小时内接受影像学检查;检查未接受相关治疗;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言语不能等症状;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且已完成意愿书签署。

排除标准:脑血管畸形患者;急性腔间隙脑梗死患者;脑肿瘤患者;配合度较低患者;影像学图像存在伪影影响诊断。

1.2 方法

溶栓治疗:取100 万U 尿激酶(上海枫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52)与200 毫升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时间为30 分钟;取0.9mg/kg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0001),先静脉推注10%剂量,剩余90%剂量一小时内静脉滴注完毕。

检查方式:选用美国GE 公司成产的磁共振成像仪,SWI 参 数 设 置:TR27ms、TE20ms、FOV21cm×21cm、FA15°、层厚1.5mm、层间距0.0mm、矩阵256×256,DWI 参数设置:TR5400ms、TE100ms、FOV20cm×20cm、b1000/mm2、层厚4.5mm;3D-ASL 参 数 设 置:TR5000ms、TE36ms、FOV190cm190、层 厚0.5mm、层间距0.0mm。扫描前行序列匀场处理,提升影响质量。

使用专业软件处理3D-ASL 图像,获得灌注伪彩图,重建显示FA 图、ACD 图与CBF 图,根据图像明确病变信号区,获取详细的脑血流量(CBF)值、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定量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上述数据测量时,尽量选择避开脱髓鞘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对比梗死区、镜面正常侧,计算rADC 值、rCBF 值、rFA 值。

主观图像经由两名影像诊断专业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完成,分析所获取的影像图像,对比梗死区、镜面争创侧图像的灌注区别,直至达到灌注异常统一意见,并对缺血半暗带是否存在进行分析。评价标准:DWI、3D-ASL 异常区不匹配>20%。评估并对脑梗死中心区与IP 区的CBF 值、FA 值、ADC 值进行测量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s),P<0.05 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WI、 DWI 联合3D-ASL 评估结果

4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8 例患者为单侧额叶、枕叶、顶叶、颞叶梗死,9 例患者小脑半球梗死,7 例患者脑干梗死,6 例患者基底节区梗死。SWI 检查排除脑血管出血以及血管畸形情况,DWI 提示小面积信号21 例,其中颞叶、额叶各6 例,基底节区9 例;大面积信号19 例,其中枕叶、顶叶各5 例,脑干9 例。ASL 灌注显示:40 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低灌注,其中35 例ASL 面积>DWI 面积,5 例ASL 面积基本与DWI 面积保持一致。经DWI 与3D-ASL 面积不匹配计算脑部缺血性半暗带组织,可见40 例患者均出现不同面积半暗带组织。

2.2 脑梗死超早期与急性期的IP 区对比

缺血性半暗带区的FA、ADC 与CBF 值轻微下降,且超早期rFA、rADC、rCBF 值低于急性期,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超早期与急性期的IP 区比较

2.3 脑梗死超早期与急性期IP 区下降程度对比

梗死中心区的FA、ADC 与CBF 值低于镜面正常侧,缺血性半暗带区FA、DCavg、CBF、ADC 值与镜面正常侧相比轻微下降。脑梗死急性期与超早期的FA、ADC 与CBF 值下降程度经统计学检验分析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脑梗死超早期与急性期IP 区下降程度比较

2.4 评估结果与溶栓治疗的关系分析

40 例患者及时实施溶栓治疗后,经复查可见,所有脑梗死患者梗死范围DWI、ASL 低灌注面积缩小,血管再通区域DWI 信号下降,且ASL 逐步恢复正常,这表明急诊溶栓后患者的缺血半暗带血运恢复正常。

2.5 评估结果与出血转化、复发的关系

溶栓治疗后,出血患者2 例(5.00%),均为颞叶沟出血,DWI 为高信号,3D-ALS 则为低灌注。复发脑梗死5例(12.50%),其中额叶2 例、颞叶2 例、脑干1 例,ASL 为低灌注,ASL 面积>DWI 面积,半暗带组织面积较大。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险系数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能无创完成血流动力学评估,而SWI、DWI 以及3D-ASL均是脑卒中疾病临床诊断和评估的主要方式[3]。SWI 主要根据不同组织磁化率不同性质形成的成像技术,该检查方式分辨率较高、TE 时间较长,采用三位梯度回波扫描成像,可明显显示铁质沉淀、钙化、血液代谢产物以及静脉结构能早期诊断出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SWI-DWI 不匹配区域可代替脑灌注成像,对缺血半暗带进行无创评估。3D-ASL 是一种安全且无创的成像技术,操作时无需外源性造影剂,可利用患者动脉血液中自由弥散的水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对成像层血液进行标记,标记后的血液进行组织的同时进行扫描,最终获得脑灌注图。3D-ASL 可准确反映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4]。

本研究对4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三种影像学技术联合诊断后,18 例患者为单侧额叶、枕叶、顶叶、颞叶梗死,9 例患者小脑半球梗死,7 例患者脑干梗死,6 例患者基底节区梗死,且40 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低灌注、半暗带组织。说明SWI、DWI、3D-ASL 联合应用能准确判断梗脑梗死面积各部位,评估缺血性半暗带组织,有利于溶血栓治疗。研究显示,当缺血坏死脑细胞以及源性脑水肿组织显示DWI 高信号时,仍采取溶栓治疗,极有可能增加脑出血的发生几率和疾病复发几率[5]。此次研究结果治疗后出血发生率5.00%,均显示为3D-ALS 低灌注,复发脑梗死为12.50%,均显示为脑干梗死,ASL 显示为低灌注,ASL 面积> DWI 面积,且多数为半暗带组织面积。说明SWI、DWI、3D-ASL 能更好的判断患者病情,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出血和复发的几率,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联合使用SWI、DWI、3D-ASL 能有效判断患者梗死部位和面积,以便采取有效的溶栓治疗方案,改善病情,控制治疗后复发以及出血的几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颞叶急性期溶栓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