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墨群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胆汁反流性胃炎实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科疾病,有着较长的病程,并且病情容易反复性发作,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各种严重病症,如胃溃疡、胃黏膜糜烂等。现阶段,西医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等治疗此病,虽然能够对胆汁、反流液进行一定程度的清除与吸附,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有着比较高的复发率[1]。中医药能基于此病胆气上逆、肝失疏泄的病机,辨证施治,最终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针对所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给予越鞠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现就其效果作一探讨。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共计50例,将所选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6±4.2)岁,病程1-10年,平均(4.6±0.9)年;观察组25例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4±4.1)岁,病程1-10年,平均(4.4±0.8)年;两组上述数据经全面比对,所存在差异均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均与《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此病诊断标准相符[2];②都经临床检查明确为此病;③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灼热胀闷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排除标准:①对本文所用药过敏;②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或者胆囊手术史;③正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④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如心、肾等);⑤恶性肿瘤、精神疾病。
1.2 方法。对照组单纯给予熊去氧胆酸(德国Dr. Falk Pharma GmbH,注册证号H20181059,规格:250 mg×25粒)治疗,1粒/次,1次/d,睡前服,连用5周。观察组基于此,联合越鞠丸治疗,组方甘草5 g、苍术10 g、香附10 g、神曲10 g、川芎10 g、栀子10 g。伴恶心者,加基础方加半夏10 g;两胁胀者加柴胡、郁金各10 g;伴反酸者加浙贝10 g、煅乌贼骨30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连用4周。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及临床疗效。①血浆MTL、VIP。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于清晨空腹下,采集3 mL静脉血,置入准备好的肝素钠管中,离心处理,10分钟,收集血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②疗效。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所给出的标准[3],制定本文疗效判定标准,若患者体征、症状均已消失,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已正常,胆汁反流情况已消失,胃镜复查得知黏膜活动性炎症已经消失,即治愈;若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黏膜活动性炎症有明显减轻,胃黏膜组织学有显著减轻,胆汁反流情况有明显改善,即显效;若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胆汁反流有轻微减轻,胃粘膜组织学有一定改变,即有效;若上述情况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或加重,即无效。治愈、显效与有效相加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即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SPSS 20.0处理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若组间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则由P<0.05予以表示。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浆MTL、VIP水平比对。两组治疗前血浆MTL、VI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相比治疗前,MTL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VIP有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2组血浆MTL、VIP水平比较( )
表2 2组血浆MTL、VIP水平比较( )
组别 VIP(mmol/L) MTL(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3.85±11.52 30.28±5.37 228.82±58.46 320.43±28.60对照组 84.69±10.41 47.60±7.13 233.60±64.07 274.18±41.37 t 1.05 7.91 1.34 8.09 P >0.05 <0.05 >0.05 <0.05
胆汁反流性胃炎实为一种由多因素持续且协同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以胃黏膜屏障功能异常或损伤为典型表现[4]。此病的发生不仅与胃-幽门-十二指肠之间的协调运作机能失调有关,而且还与胃运动功能受损也有紧密关联,而在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胃肠激素。针对MTL而言,其多在胃肠道以及脑肠肽中表达,能够刺激上消化道,使其保持机械活动与电活动,另外,其对胃强烈收缩,以及小肠分节运动,均有引诱作用,因而能够加速肠蠕动,促进胃内容物排空[5]。对于VIP来讲,其实为一种小分子多肽,有双重功能,其一为激素,其二是神经递质,除了能对内脏的运动、感觉、分泌功能进行调节外,当发生反流性胃炎时,还会刺激胃肠道,加速胃液、肠液的分泌,并且还会对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坏[6]。针对熊去氧胆酸而言,其作为一种由肝脏所合成的内源性胆汁酸,当处于正常状态下,其在机体胆汁酸盐当中有着比较低的含量,通过口服此药,能够对肝细胞当中的胆酸合成施加有效抑制,并且胆汁当中会有高水平熊去氧胆酸排出,改变胆汁中各胆酸的比例,促进亲脂性、去污剂性的毒性胆汁酸合成速度及量的降低,最终可以抑制其对胃黏膜屏障所造成的破坏。
在传统中医当中,胆汁反流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古医术《灵柩·邪气脏腑病形》中记载道:“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膈咽不通,食欲受阻”。另从《素问·奇病论》中可知:“胆为肝腑,……,其人有谋虑不决,伤胆”。从中可发现,情志不调与此病有紧密关联。此病的病机是胆气上逆、肝失疏泄及胃失和降。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应秉持疏胆利胆、调理气机及和胃降逆的原则。
熊去氧胆酸作为一种典型的内源性胆汁酸,当处于正常状态下,其在机体胆汁酸盐当中,有着较低的水平,口服此类药物,能对肝细胞当中的胆酸合成施加有效抑制,而且还会加速熊去氧胆酸的外排,减轻其对胃黏膜屏障所造成的破坏。越鞠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组方中栀子具有利湿、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神曲则有消食化积以及健脾和胃的功效,香附则有理气宽中、疏肝解郁之功;川芎有祛风燥湿、行气开郁的作用;苍术有祛风散寒及健脾的效能;诸药合用,能达到清热化湿、胆胃同治、畅达气机及和胃降逆的目的。既往有学者[7]以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仍采用传统西药治疗(熊去氧胆酸),研究组给予越鞠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得知,研究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另有研究[8]围绕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将其分成两组,A足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B组基于此,联合越鞠丸,结果发现,B组MTL、VIP水平明显优于A组。而从本文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TL、VIP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偏优[3]。此结果与上述论据相一致。表明此联合用药适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越鞠丸与熊去氧胆酸配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对其MTL、VIP水平给予显著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加速康复进程,因而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