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桂花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15)
伴随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护患沟通不足导致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1]。据相关研究指出,因医疗事故引发的医疗纠纷问题占2-5%,多数医疗纠纷均是因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足而导致,因此为避免医疗纠纷事件出现,则需要对护患沟通模式进行积极改革,并在临床工作中落实[2]。本文分析不同护患沟通模式对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从我院儿科择取200例患儿,病例均从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择取,所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患儿、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住院时间在1周以内患儿等。对照组100例患儿中,男58例,女42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1-12(7.52±1.63)岁,病例择取住院时间范围为7-18(13.52±3.12)天;研究组100例患儿中,男59例,女41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1.5-12(7.60±1.53)岁,病例择取住院时间范围为8-18(13.60±3.09)天;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可比。
对照组100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沟通方式,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实施护理服务,并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语言沟通为主。研究组100例患儿采取改革后护理沟通方式:①强化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所以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业务素质,首先需要改变外表,注重形象,面带微笑,保持整洁、大方、端庄的状态,护理工作中应遵循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为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介绍疾病和治疗知识,对家属的疑惑予以耐心解答。另外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熟悉并掌握各种操作技术,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对患儿病情变化予以仔细观察和判断,使其护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②实施人文关怀。由于患儿年龄小,面对陌生环境容易出现紧张、害怕情绪,同时患儿家属也容易出现焦虑、担忧情绪,对于此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及其家属着想,体现共情心态,对其烦躁不安等情绪予以理解,并倾听其主诉,从其主诉中分析现存心理问题,指导开展放松训练、冥想训练等,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另外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迅速,并解释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对患儿感受予以耐心询问,赢得患儿好感,同时取得家属信任。
对两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通过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满意,二是一般满意,三是不满意,评分为0-100分,以60分、90分作为分界值,满意与一般满意之和为总满意。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出现1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11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1.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从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94例满意、5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9.0%,对照组80例满意、10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现阶段,伴随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加,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患儿,家属更加注重对患儿的保护,因此需要做好护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发生。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可以顺利开展各项医疗及护理操作,对患儿病情康复有促进作用,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3]。而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以帮助护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还可以让患儿及其家属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将护理人员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以顺利完成各项护理操作[4]。现阶段,医疗纠纷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护理人员语言不当、服务不当、专业素质偏低等,二是患者及其家属语言无礼、主观性太强、主观意识不当等。对于此,我院改革了护理工作,注重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并积极开展人文关怀,不仅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同时通过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5]。
为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好护患沟通工作,建立良好护患沟通模式,避免医疗纠纷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