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黄刚强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 100049)
下肢静脉血栓主要是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所引发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1]。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herapy)是由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融合儿形成的新型治疗方式,被广泛用于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且效果显著。本研究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配合预警式护理的效果展开了探讨。
对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选取,均于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根据随机抽取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纳入标准:入院均行临床综合检查,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及具备介入治疗适应症,知情同意并报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意识障碍者;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29:13,年龄介于27~69(44.65±11.25)岁;观察组中男女之比为28:14,年龄介于28~71(44.82±11.27)岁。比较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施以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预警式护理。具体如下。
1.2.1 建立预警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操作步骤,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分配,并实施护理质量督导。
1.2.2 术中护理
患者上台后迅速为期建立静脉通路,接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监测。在医生对患者行气管插管溶栓时做好相应配合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及溶栓治疗并发肺栓塞、出血等病情变化时进行密切观察,此外,放置滤器后逆行溶栓是需对患者意识进行充分了解,与患者随时保持沟通,对其意识状况进行正确判断,警惕颅内不良情况的发生。溶栓中需避免对患肢进行按摩,以降低栓子脱落风险。加强对患肢肿胀、体温等的观察。
(1)焦虑程度:均采用HAMA量表进行评估,严重焦虑:29分及以上;明显焦虑:介于21~28分;有焦虑:介于14~20分;可能有焦虑:介于7~13分;无焦虑:0~6分;(2)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介于90~100分;基本满意:介于60~89 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
研究数据均以SPSS22.0展开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干预前,观察组HAMA评分经测定为(16.04±2.67)分,对照组经测定为(16.26±2.89)分,组间相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经测定为(7.39±1.38)分,对照组经测定为(11.36±1.4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
干预后,观察组非常满意3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率经评定为97.62%,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1例,护理总满意率经评定为73.81%,组间数据相较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介入栓溶时间为(31.18±1.32)min,对照组为(47.22±3.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血2例,穿刺点感染2例,肺栓塞1例,并发症率为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下肢骨折手术后3-5d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期,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的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等,病情极易发展为肺或心血管栓塞,受自身病情的影响,大多会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患者术后疾病转归[2]。传统护理比较重视患者即时生理状态,而未能早期评估患者预期不良风险,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其疾病发展与术后病情转归造成了极大影响,具有局限性。预警式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自身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应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突发预防事故,其特点在于能够通过提前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和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操作时间[3]。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可见,在下肢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预警式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可缓解其焦虑情绪,而且可改善其护理满意度,并保障手术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