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12-09 10:25孙秋颖贾晓琼温珍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鳞癌分化淋巴结

孙秋颖,贾晓琼,温珍平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群体,其生存率较低,且5年内生存率仅为15%,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1]。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病不易察觉,导致大部分患者入院就诊后检查发现已经发生转移,增加治疗难度[2,3]。近年来,随着临床各项检测不断的完善,使非小细胞肺癌能够及时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而该疾病的准确分期是影响治疗方案制定的关键因素,针对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主要采取肺叶切除及联合淋巴结清治疗方案,但针对已发生转移患者而言,临床认为新辅助化疗方案优于单一手术治疗[4,5]。无创CT、穿刺活检等均是目前临床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手段,但无创CT诊断淋巴结转移灵敏度较低,而各类有创穿刺活检方法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且临床中针对早期肺癌患者一般不进行纵膈镜穿刺检查,故早期如何检出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已成为临床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6,7]。因此,本研究分析总结男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及诱发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更有效的为术前高危患者进一步实施淋巴结转移分期诊断检查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8-03~2019-10本院127例本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7例临床资料,纳入条件:(1)临床检查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明确者;(2)均实施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后病情检查明确为N分期者;(3)均为单发病灶;(4)术前均接受胸部CT检查者;(5)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条件:(1)伴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2)伴有神经内分泌癌分化者;(3)原发肺癌病灶侵犯范围广泛,且与周围转移病灶发生融合,导致无法确定大小大或具体原发部位者;(4)存在N3期淋巴结转移者。

1.2 分组及研究方法

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发生淋巴结转移的24例患者纳入转移组,将其余未发生转移的103例患者纳入未转移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年龄、吸烟、肿瘤直径、临床症状(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胸痛、体重下降、其他等)、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肿瘤位置(中央型、周围型)、肿瘤分布(右上肺、右中肺、右下肺、左下肺)、病理类型(鳞癌、腺癌、腺磷癌)、分化程度(高、中、低)。(1)血清CEA检测:抽取患者术前清晨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采用罗氏Elecsys2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检测CEA水平,检测试剂盒均由罗氏公司提供;(2)肿瘤位置:根据CT检查影像进行判定,肿瘤位于肺野外周1/3则为中央型,肿瘤位于肺野外周2/3则定义为周围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多发于45岁以上中年,占比约为63.78%;无显著症状占比最高,呼吸困难及体重下降次之;肿瘤类型及病理分型中以周围型及鳞癌占比最高;左上肺为发病率最高部位,右上肺次之(见表1)。

2.2 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吸烟、肿瘤位置、病理类型、肿瘤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大小、CEA水平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

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较大、CEA水平较高及分化程度低可能是影响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1 127例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

表2影响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n,%)

表3 影响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肺癌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但因其发病早期无显著特征,使大部分患者检出后多易发生转移,加重病情,因此临床中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认知,为早期检出提供依据[8,9]。本研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群体,发病无显著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及咯血,以鳞癌为主,呈周围型,于左上肺叶发生原发病灶最高。分析其原因为可能与男性患者中吸烟人数较多有关,而长期吸烟是诱发肺癌发生的一个因素,且中年男性吸烟史较长,继而导致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且长期吸烟损伤患者呼吸道,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无显著症状占比最高外,胸闷气短及咯血次之;此外,吸烟与鳞癌密切相关,因此男性患者中鳞癌类型占比最多[10,11]。

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通过切除原发病灶减少病灶残留,以获得接近实际的临床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2]。当发生淋巴结转移后,传统的单一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需结合辅助放化疗进行治疗,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3,14]。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较大、CEA水平较高及分化程度低可能是影响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1)肿瘤大小。相关研究显示,肿瘤大小与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15]。肿瘤直径增加,则说明肺癌病程较长或病灶增殖分化程度强,而病灶直径越大,则肿瘤侵袭性增加,则会增加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而淋巴结转移风险越大,且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肿瘤直接也会随之增加,表明原发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风险越大。因此,术前可将肿瘤大小作为评估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预测指标;(2)CEA水平呈高表达。CEA是临床发现最早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属于中酸性蛋白,在成人胃、乳腺、肺及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肺癌中表达最为显著,因此CEA成为早期诊断肺癌的重要指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EA增加,则会浸润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因此,CEA水平越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大,因此临床中早期针对血清CEA检出呈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及时进行转移诊断及治疗;(3)肿瘤呈低分化。肿瘤分化为高、中、低三大类,其中分化程度越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具备的侵袭性越高,病情进展的越快,且病灶转移的风险越高。因此低分化肿瘤病灶极易转移至淋巴结区域,针对检出低分化肿瘤病灶患者,应及时进行诊疗,以提高临床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如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为回顾性分析,导致相关研究数据结果与当下可能存在一定出入,影响研究数据结果真实性,且本研究仅选择了具有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导致研究结果较尚不全面,此结论是否可作为评价非手术治疗患者尚不明确,日后仍需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量,做深入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多发于中年人群,发病症状不显著,多呈周围型,多为腺癌且左肺占比最高;肿瘤直径大、CEA高表达及低分化可能是诱发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故术前诊断中应密切观察上述影响因素,以做出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鳞癌分化淋巴结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肺鳞癌化疗后肿块没消怎么办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