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军
(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门源 810399)
2019年门源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安排部署下,香菇产业初步形成,目前有意向种植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及养殖专业合作社禁养转型合作社有13家,按百菌园专家实地考察,门源现有的生产设备条件需要改造完成转型出菇棚10家畜棚经改造可利用面积9480m2,具备种植79.63万棒香菇能力,和顺扶贫产业园及青鲁缘高原果蔬基地、东川镇果蔬基地共有种植温棚260栋,具备种植390万棒香菇的能力,农牧区意愿种植香菇农户159户,改造棚舍面积达1.68万m2,具备种植141.12万棒香菇的能力。东川镇香卡村1200m2,具备种植10.1万棒香菇的能力。全县共计具备种植600多万棒香菇的能力。2019年10月份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河南西峡县百菌园专家的指导下建设香菇菌棒生产线,预计十二月份生产菌棒,2020年5月底6月出菇。
门源地处高海拔,气候冷凉,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丰富,种植香菇具有优良的反季节生产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香菇产菇期主要集中在4月~10月,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期香菇生产相比,优势突出。门源县现有设施面积134.53hm2(复种),具有规模化种植香菇的基础设施,温棚大多数为冬暖式和日光节能温室,能够实现一年全季生产。
以瑞辉产业园为香菇种植龙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门源青藏高原冷凉气候香菇种植基地。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区域产量达到3万t/年,带动区域30%~40%的农民走向致富之路。园区总体规划:2020年建成10万棒/日的规模,计划建设6栋10000m2菌棒培育车间,40hm2连栋菌类种植棚,1000m2的冷链车间,增加全自动生产两条,完成整体园区休闲农业的建设。
以门源县惠农农牧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香菇种植,计划在北山乡沙沟粱村、北山根村、上金巴台村试种香菇,每村5户,共计15户,十五座牲畜棚改型后种植,试种菌棒约二十万棒。
首先,通过先行探索试点的方式,与瑞辉公司开展菌棒生产、技术指导、香菇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其次,针对发展产业难的实际和农民就近能实现务工的原则,积极与瑞辉公司基地合作,积极引导其他村社利用农户现有闲置暖棚,探索稳定的销售渠道,促进整体产业发展速度的提升。
以门源县牧兴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经过对当地气候等条件科学合理的验证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现已投产香菇种植。结合老干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门源县东部农业区香菇生产。
3.5.1 组建班子,强力推动香菇产业扶贫工作
县级层面成立门源县香菇产业发展工作机构,由县级领导牵头,县发改、经信商务、农牧、扶贫等部门统筹负责全县香菇产业发展工作,做到县乡村三级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3.5.2 建立基地,发挥香菇产业扶贫示范带动效应
采取统一菌种研发、统一供应、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方式,建立相应基地。一是制菌基地方面。充分发挥青海瑞辉农牧业公司在门源已经建成的制菌基地优势,将全县香菇产业制菌基地设在瑞辉公司。二是菌种研发基地方面。将全县香菇产业研发基地设在瑞辉公司,采取引进外地优势适宜菌种、研发适宜高原冷凉气候条件下的菌种等方式。三是种植基地方面。充分利用青海瑞辉农牧业公司现已建成的温棚设施和青海大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门源县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暨扶贫产业园已经建成的温棚设施,设立种植基地。四是加工基地方面。在海北山东生物园区设立香菇加工基地,建设厂房,购置设备,同时,研发多种香菇产品,进行香菇规模化加工生产,形成产业链条和产品优势。五是销售基地方面。积极利用电商等手段对接国内外香菇需求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确保群众利益。
3.5.3 成立合作社,强化香菇产业扶贫种植团队效应
由各相关乡镇成立专业合作社,聘请致富能手、技术人员担任合作社管理和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从各村农民中招聘,由农牧部门负责进行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在扶贫产业园现已建成的温棚内种植香菇,发挥扶贫、带贫效益。
3.5.4 加大资金筹措,确保香菇产业扶贫资金需求
鉴于门源县入户产业扶贫项目现已全部实施完成,在脱贫巩固提升期内,一是对今年下达给各非贫困村的6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下达给泉口镇东川镇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引导村“两委”和群众利用今年下达的村集体资金。二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抽回资金发展香菇产业扶贫项目。三是脱贫户脱贫巩固期内可利用“530”扶贫小额贷款发展香菇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3.5.5 加大就业力度,发挥香菇产业就业扶贫优势
充分利用香菇制菌基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等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优势,招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尤其对泉口镇后沟村、沈家湾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特殊对待,稳定解决后续产业、就业问题,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