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体面劳动”一词最早出现在胡安·索马维亚的《体面的劳动》主旨报告之中,该报告指出国际劳工组织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劳动者在自由、安全、公正的环境下获得体面工作机会,并给予劳动者尊严感与价值感,这一理念提出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对于我国而言,尊重和保护劳动者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民生关切所在。随着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劳动者的诉求也从物质生活需要转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劳动者拥有体面劳动、成就全面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课题。然而,期待和追求背后意味着还存在不足。为此,本文以打开并激活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为切入点,实现对其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引的当代解读,从中找寻指导人们获得体面劳动的“钥匙”,这不仅契合了新时代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契合了党和政府为满足人们拥有体面劳动和实现全面发展而努力的价值追求。
人民性品格体现为人的主体性维度,是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根本伦理意义和价值内核所在。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自主的运动”,(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77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体现着人民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时强调,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而存在。这一品格在其体面劳动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对现实个人体面劳动需要的关注及对其劳动权益的保护。
一方面,关注现实个人的体面劳动需要是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伦理精神的主旨体现。在马克思看来,现实个人的需要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原动力,因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体面劳动作为现实个人需要的重要内容,不仅在于拥有劳动,还在于拥有劳动的“体面性”,即实现劳动者物质获得与精神获得的统一,实现尊严感和价值感的获得。其实,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其本身就能带来这种体面的享受,遗憾的是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成为了某种“异己的存在”而遗失了这一品质,但工人对体面劳动的需求却并未消失,因此,让工人拥有体面劳动成为马克思毕生的重要追求。因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8页。可以说,拥有尊严的体面劳动有助于实现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有助于实现对自我本质的真正占有。
另一方面,尊重和保护现实个人的劳动权益是体面劳动的内在要求,实现着对人民性品格的进一步确认。一是获得以劳动就业权为核心的经济权益的拥有。因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页。劳动就业权的拥有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二是拥有保障劳动权益的政治权利手段。在马克思看来,人本身即是目的,其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和人格自由等权利应得到平等的尊重,人人都应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5)杜德省:《体面劳动理论的价值旨趣及当代省思》,《学术论坛》2014年第3期。因此,在劳动中不允许存在对劳动者的任何侵犯、侮辱与蔑视,而应充分尊重劳动者人格的独立性。三是完善劳动者劳动权益的社会保障权。体面劳动的实现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为支撑,为劳动者提供应有的权益保障。在马克思看来,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项非生产费用,但是,资本知道怎样把这项费用的大部分从自己的肩上转嫁到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肩上”。(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6页。这种扣除和分配本身不具有合理性,应充分保障工人从保障基金中获得应有的物质帮助。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十分重视包括工人休闲权、健康权、发展权在内的其他劳动权益的实现,因为只有这些权利得到维护才有满足体面劳动需要之可能,才能真正体现其人民性品格。
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隐喻在其异化劳动、人的解放等内容之中,通过批判手段指出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劳动不体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异化劳动的非正义、过度劳动的不自由、劳动者的无获得。同时,以批判为武器追求着劳动正义、劳动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幸福之体面,体现着包括正义、自由、发展、幸福在内的价值尺度。而这“四维”内容体系始终围绕人民性品格这一伦理价值内核,既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价值指引体系,在实践指引层面既可单独发力也可共同着力,旨在发挥其在劳动实践层面的价值引领作用。
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正义维度作为劳动者主体对劳动方式、劳动关系、劳动行为等要素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价值评判与哲学审视,是在批判异化劳动中展现的人文关怀,体现为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正义之体面。
马克思从批判劳动“正义空场”的视角审视异化劳动的非体面性。一是从分配领域反思劳动分配结果的非正义。劳动财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进行财富分配关系到劳动者的生活与发展状况。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不属于生产者,而属于一种异己的力量(即资本家)。异化劳动创造了“劳动-资本”这一对立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公平的劳动分配关系,导致了财富分配结果的非正义。“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在这样的生产场景中,劳动者越是依靠劳动去加工和占有自然界,他就越是远离自己所应占有的生活与生产资料而呈现出彼此对立的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二是从生产领域批判劳动过程的非正义。非正义性不仅表现在分配结果上,也体现在劳动过程之中,表现为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自愿而是被迫强制的行为,因此,“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与此同时,劳动过程的非正义还导致了劳动者“类本质”异化的结果,进一步彰显了生产过程的非正义。因为劳动是人特有的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一种对象化活动,人在劳动中创造、发展和实现自己。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劳动却不再是人自由意志的反映,而仅仅作为其满足生存的手段,人的价值被贬低到动物一般,劳动者的主体性丧失。三是从流通领域审视劳动交换关系的非正义。在商品流通领域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看似是等价物的交换,实质上是将劳动者与生产和生活资料割裂的过程。因为“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页。这就导致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从开始存在就表现出不公平,并将这种不公平的非正义特征延伸到生产领域,体现为商品交易背后剥削关系的形成。
可以说,马克思在对“劳动结果—劳动过程—劳动关系”等环节的非正义性批判中实现了批判过程由果及因的逻辑递进,其目的在于将体面劳动及其正义性尺度渗透于生产、流通、分配领域等劳动环节,以此实现对劳动者主体性地位的回归。
自由之维即自由时间之维,表达了劳动者获得自由时间而体悟休闲之美的内在诉求,展示了体面劳动追求生命价值的意义性存在,彰显了劳动者因劳动而休闲,因休闲而体面之善。
人类劳动的发展历程,也是追求自由的历史。体面劳动融合着劳动自由之维的人本情怀,主要体现在对工人过度劳动现状的批判。一是批判工人劳动时间的不体面。这种“不体面”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时间的过分占有,工人处于过度劳动的生存状态。对此,马克思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以他调查的面包工人的工作时间为例,指出“就连出售‘全价’面包的第一流面包房,到了星期天,也要为第二天做4—5小时的准备工作……面包工人的劳动时间更长,不过几乎全是在烤炉房里做工”。(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这样的工作时间已超过了工人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危害着其身体健康。二是反思工人“无闲时”的不体面。“闲时”是不受工作约束并除去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作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人的生命时间的重要构成。自由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人们可以在自由时间里从事包括教育、学习、社交等在内的发展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时间过分占有的“不体面”导致了“闲时”拥有的不体面,因为“最发达的机器体系现在迫使工人比野蛮人劳动的时间还要长。”(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工人沦为了财富生产的机器存在。三是审视工人“无闲钱”与“无闲情”的不体面。体面劳动之休闲体面依赖于“闲时”与“闲钱”和“闲情”的内在统一。其中,“闲时”为前提,“闲钱”为物质基础,“闲情”为心理动力。马克思指出,工人无“闲时”更别说有闲情。因为缺乏“闲时”,工人很少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不识字,他们通常都是非常粗野的、反常的人。”(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2页。加之劳动财富分配结果的不正义,工人也缺乏休闲的“闲钱”基础,因此难以拥有“闲情”之感悟。可以说,工人“三无”状态的存在因割裂了劳动与休闲的逻辑统一关系而表现出劳动的“不体面”,而如何在批判中实现工人“劳动—休闲”的共同拥有,则是马克思体面劳动观自由维度的价值诉求所在。
发展之维即全面发展和共享发展之维,强调在劳动中实现对完整个人及其本质的全面占有,这既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个人重要的追求,表现为体面劳动因发展而体面之善。
发展之维的体面性强调每个人能根据自己的天赋、兴趣、能力等因素占有自己的全面性,并在劳动中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共享发展成果。一是重视个人能力全面发展之体面。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但个人能力多大程度发挥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也同时受生产关系的影响。马克思从批判的视角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中工人单向度存在的不体面。因为“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枯燥而重复的劳动不利于发展人的全面性,反而会造成单向度的个体存在。二是主张社会交往关系全面发展之体面。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片面发展是由社会关系的畸形发展所造成的,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它把人的个人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它把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都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来代替了”。利益和金钱成为了主导这种关系的核心,导致包括劳动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在内的人际交往关系的温情面纱被揭开,剩下单一而粗暴的金钱关系,而这种关系实则体现为交往关系畸形化之不体面。三是强调多彩个性全面发展之体面。多彩而丰富的个性拥有是基于摆脱了“物”和“资本”的控制与奴役,作为人发展的理想状态而存在,实现着对人本质的全面回归。但“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拥有独立性和个性,而劳动的个体却被剥夺了独立性和个性。”工人在工作中无法摆脱“资本”的控制,甚至存在没有工作机会的现实,多彩的自由个性只是一种渺茫的期待。为此,马克思致力于建构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8页、第482页、第491页。在那里,个人多彩个性的获得成为现实,共享全面发展之体面也不再是期待。
幸福之维是体面劳动对劳动乐生性的回归,是马克思体面劳动思想的理论旨趣所在,体现为劳动者因劳动收获幸福之美而体面。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是人在劳动中所获得的最高之善,因为劳动本身就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让工人在劳动中不断失去、不断地否定自我而失去幸福感。因此,劳动幸福之体面首先必须摆脱劳动的强制性与异己性,实现自由自觉劳动的回归。因为“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这种剥离感和削弱感只会带来劳动者主体力量的丧失,使劳动者在劳动中感到不幸。其次,劳动幸福之体面还体现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契合,以实现劳动者生存意义、发展意义与享受意义的统一。从生存意义上讲,劳动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1页。从发展与享受意义上看,人在劳动过程中能感受到个人的价值与乐趣。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因为在有用的社会劳动中,劳动对个人而言不仅是财富积累的载体,也是自我能力与价值展示的平台,不仅能实现自我肯定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以此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再次,劳动幸福之体面还表现为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幸福相辅相成。其中,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多彩内容,构建了整个社会的幸福内容体系,社会幸福则为个人幸福实现的最高之善,二者彼此成就才是幸福的最好样态,因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正如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所表达的,只有从事为人类谋福利的劳动才最有尊严感和幸福感。他将此作为其一生理论抗争和革命斗争的目标,贯穿于体面劳动思想建构的始终,诠释着劳动者因劳动而幸福之体面。
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实践指引,旨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培育劳动者主体意识,激发劳动者自身为争取体面劳动而奋斗的热情。
这就要求劳动者应主动争取获得劳动权利。所谓劳动权利,既是一种劳动资格权,也是一种劳动报酬权,同时又包括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权利。(22)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4页。这不仅体现为谋生性人权,也是一种发展性人权,正如恩格斯所说:“工人的斗争不应仅限于为获得生存资料而延续生命,而应积极争取享受和发展资料,这种享受与发展作为工人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内容。”(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52页。而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的重要文化价值贡献就是将劳动这一人权树立了起来,回应着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劳动权益不仅需要争取还需要维护,劳动者应有积极的维权意识以维护自身劳动权益不受侵犯,毕竟在劳动市场面临劳动权益争议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劳动者有权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委员会以及各级地方人民法院进行调节和裁判,因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24)何云峰、张蕾:《关于劳动人权的四个理论视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以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权益。
体面劳动之体面在于强调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首先,需要重视劳动义务与权利公正分配的合理性。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中,由于工人的义务不仅指向必要劳动和大量剩余劳动,还包括资本家安排的其他义务。而资本家自身却极力回避劳动义务的履行,从而导致工人在劳动中被对立,藐视着一切相关的社会秩序,他的劳动既不是出于忠诚也不是出于义务,而是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因此,实现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公正分配是体面劳动责任意识培育的首要前提。其次,重视劳动者社会职责的自觉履行。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应履行双重义务:一是依靠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这种劳动对于工人而言是必要性的存在;二是通过一定的剩余劳动维持社会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不愿承担这一责任的现象。如有劳动能力者乞讨过日,或成为“啃老族”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虽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但也存在劳动责任意识淡化的事实。对于体面劳动而言,其本身是对谋生性劳动的超越,是对自我占有欲望的克服,体现着个人为社会服务之体面。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应养成为社会发展而劳动的自觉。
奋斗意识的培育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坚持和主张,回应了马克思体面劳动的价值关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对于幸福获得之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2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0页。因此,树立奋斗意识应弘扬劳动至上的时代主旋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与此同时,树立奋斗意识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一方面,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和人民的楷模,铸就着包括爱岗敬业、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等在内的劳模精神,作为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存在。(27)《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另一方面,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劳模的树立和劳动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劳动获得感与幸福感的传递。因此,彰显劳模这一闪光群体的精神引领作用,有助于培育劳动者的奋斗意识,以保持“追梦人”和“奔跑者”的姿态,为体面劳动的获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并在劳动中收获幸福之体面。
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价值指引以对劳动过程的实践延伸为主线,从体面劳动的前提向度、过程向度以及保障向度实现马克思体面劳动观价值引领的全面着力,以保障体面劳动在实践过程中的完整性。
体面劳动过程以充分的就业为前提,回应着最大的民生关切。一方面强调劳动者有劳动之体面。因为“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能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72页。马克思曾描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无劳动不体面的生活境况,有沦为难民者、有变卖家产者、也有沦为偷窃者或卖淫者等。因此,能就业有工作是体面劳动存在之前提。但有工作并不代表有较强获得感,“在职贫困”、“工作穷人”等“价值消减”陷阱的表现制约着劳动体面性的提升。(29)邓蕾、唐天源:《从“找份工作”到“体面劳动”:都市青年的就业新期待——基于我国青年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调查》,《青年学报》2015年第5期。因此,充分的就业还在于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这也是体面劳动在就业条件层面致力于实现的价值目标。而“高质量的就业”作为一个目标系统构成,包括就业环境、劳动收入、职业发展前景、劳动安全等在内的多维指标体系,而这一价值目标充分契合了新时代劳动者就业观的转变。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致力于“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并在社会承诺年龄线内的公民,保证提供满意的工作”。(30)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但由于我国依然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加之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长期存在,解决就业问题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此,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业优先”这一表达被首次提出,突出强调了“稳就业”的重要性。可以说,国家层面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稳就业”以实现“稳中前进”的发展目标,而这一发展目标也是推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重要战略选择,为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的诉求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体面劳动以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为条件,保障劳动者因劳动而体面。马克思从经济现实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不体面,指出劳动者与他人关系的异化是导致这种不体面的深层次原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将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执行,其核心在于维护劳动者的根本权益。(3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具体主要包括:其一,尊重每一份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和每一位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劳动者。这里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不仅指向个人劳动,也指向集体劳动,强调劳动只有分工之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区分,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每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3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为此,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充分肯定了包括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在内的千万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以赋予各行业劳动者平等的主体地位。其二,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共享。“共享”强调劳动分配层面的正义性,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也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平等、公平、共享、正义等基本价值,即所有劳动者都能平等公正地享有人本身的丰富性与外在条件的富足性。一方面共享经济权益,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即每位劳动者都能通过自己的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得物质报酬,这也是体面劳动应有的物质前提。而如何在新时代实现经济权益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33)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方面共享休闲、共有健康、共同发展之权利。在马克思看来,休闲作为人应有的生存方式,既是工人获得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创造性与发展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应“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可以说,在普遍有闲社会到来的当下,工作、休闲与健康彼此融合才是体面劳动之体现,因为工作本身的必要性并不意味着工作的无休闲,劳动关系的和谐也致力于实现这样的体面。
体面劳动的实践与实现需要以公正的制度设计为支撑,以保障平等就业、分配公平、和谐劳动关系等价值诉求。在马克思看来,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强资本、弱劳动”关系的存在,“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85页。塑造着一个将一切事物待价而沽的抽象资本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极度贫困与无限财富并存形成鲜明对比,绝大多数人无法实现体面劳动。在我国,让劳动者拥有体面劳动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但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体面的劳动现象仍个别存在。对此,从制度层面找到突破口需要做到: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设计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品格在新时代的具体表达,旨在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新时代劳动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遵循。二是辩证地看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实现劳动者生活逻辑的回归。由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63页。因此,也是我国劳动保障制度设计无法回避的问题。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体面劳动的获得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资本的霸权性和追求利润的盲目性,又使得制度设计必须以批判态度为前提,通过制度设计明确资本逻辑的行使范围与边界,保障劳动者体面生活的实现。三是形成政府、企业和工会“三位一体”的保障格局。体面劳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与工会协同效应,在分工协作中实现协同共进。政府层面应推进劳动者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建构,并完善《社会保险法》、《工资法》、《职业安全卫士法》等法律法规。企业层面则重在积极承担其社会责任,摒弃零和博弈和劳资对抗关系,实现企业发展、职工权益保障、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在依靠职工的同时发展职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则应当好职工的“娘家人”角色,在政府、企业和职工之间发挥沟通与协调作用,及时反映职工正当诉求,(3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7页。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其体面劳动权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