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802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基质及上皮细胞增生引起腺体增大,临床主要表现为下尿路进行性梗阻[1]。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的癃闭、精癃的范畴。前列腺增生辨证分型可分脾肾亏虚、浊瘀阻塞、湿热下注。前列腺电切术是当前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方法。排尿困难是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会造成逼尿肌的永久损伤及膀胱的过度膨胀,对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艾灸关元穴及气海穴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0~82岁,排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体温及舌苔脉象辨证排除实热症、阴虚发热,予艾灸关元气海穴。
评估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排尿情况,评估下腹部皮肤,有无发热,有无尿血情况,在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后第二天根据患者科室自制尿液颜色,予艾灸盒温灸关元气海穴。每日两次,每次艾灸15~20分钟,3天为一疗程。禁忌症:凡属实热症、阴虚发热者、有腹部伤口应当禁止温灸,对于泌尿系出血者根据尿液比色卡评估,尿液颜色在0~4分可进行艾灸,尿液颜色在4分以上则禁止艾灸。
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判断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总分0~35分,轻度症状0~7分,中度症状 8~19 分,重度症状 20~35 分。
10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均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夜尿平均4~5次,本组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后第2-3天拔出尿管,在行艾箱灸关元气海穴后,98例均能2小时内自排小便,90例患者IPSS评分为0~7分,为轻度症状,8例患者为8~16分,为中度症状,其中2例因巨大前列腺带尿管出院。
8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储尿期膀胱区疼痛,在艾灸治疗后,症状可缓解。10例患者在拔除尿管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下尿路症状,其中2例出现排尿困难,予重新留置尿管,98%患者可以2小时内排尿。
前列腺电切后有5%-35%的患者术后下尿路症改善不良[2],可引起排尿困难,术后患者体质属于脾肾亏虚血瘀,予艾灸关元气海穴可促进膀胱功能康复,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减少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发生。艾灸的治疗机制是利用其温热刺激和药物效果,达到运行气血、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效果;艾叶中包含胆碱,而胆碱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合成原料,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在燃烧艾叶的过程中,会辐射出近红外线,能有效传递机体细胞所需要的能量[3]。艾灸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反射弧的重建以及损伤神经的修复;兴奋膀胱括约肌,增加传导功能,促进膀胱收缩,促进排尿的顺畅;并且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具有培肾固本、调理冲任、补益精血等功效,气海穴具有补气行气的效果。
前列腺电切术后需充分评估患者排尿情况,根据患者尿液颜色,运用科室自制血尿比色卡在4分以下可予艾灸,直至患者拔除尿管出院为止。做好患者中医辩证护理,运用九种体质分型,排除湿热证、阴虚发热者,运用艾灸治疗。在治疗期间,需与患者耐心沟通,保护其隐私。使用艾灸盒温灸关元穴及气海穴,方法如下:将艾绒制成的艾柱放在艾箱盒石棉网的上方,将5厘米的艾柱两头点燃,封住灸盒4/5以上的开口,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腹部暴露,防止烫伤,在艾灸部位垫上干洁小毛巾隔离,取腹前正中线,由脐部下方开始平稳放置艾灸盒,放在关元穴及气海穴上方一起施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患者感觉到温热舒适,皮肤轻微出现潮红为宜。艾灸时以患者感觉微热为最好。施灸的过程中,尽量保证环境的隐私,每5~10分钟巡视,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和观察局部的皮肤,注意保暖,避免灸盒跌翻和烫伤。
对于前列腺电切术后运用艾灸治疗无效,拔除尿管后仍不能自解小便的原因与患者本身前列腺过大,膀胱残留血块多,逼尿肌收缩乏力有关[4]。护士应加强医护沟通,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予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其排尿困难原因以及预后。重新留置尿管时应手法轻柔,避免损伤尿道及膀胱,若带管出院,告知门诊复诊,视情况拔除尿管,指导其居家继续艾灸治疗。
综上所述,艾灸关元穴及气海穴可以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下一步我们将实施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