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0-12-09 18:15郭盼盼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江苏省体育锻炼体质

郭盼盼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江苏 徐州 221004)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青少年体质健康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深受社会环境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作为研究对象,站在社会环境的视角,尝试分析影响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因素,据此提出未来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同时也为其它地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监测结果显示:

1)在健康情况方面,江苏省青少年的近视、低体重等问题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肥胖率和超重率仍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低体重率没有变化。江苏省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较前几年下降了6.9%,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部分学段学生的近视率仍居高不下,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率都超过了80%。

2)在身体形态方面,各学段学生的身高和胸围指标,2018年度的监测数据与“十二五”末相比,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在身高指标上,中小学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增长幅度最大,分别增长0.7 cm和0.4 cm。在胸围指标方面,增幅最快的是高中女生,增加了1.4 cm,其次是初中女生,增加了1.3 cm。

3)在身体素质方面,2018年度的监测数据与“十二五”末相比,虽然部分学段学生在仰卧起坐、坐立体前屈等指标上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在其他反映身体素质的指标上,如速度、耐力等,均有所下降。下降最快的身体素质指标是学生的耐力,而且是年龄段越大,下降的幅度越大,高中生的耐力跑成绩比“十二五”末时增加了8 s,大学生的耐力跑成绩则增加了12 s。

2 影响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

2.1 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制定并颁布了诸多积极的体育政策,但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明显短板,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学校综合素质里最薄弱环节[1],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唯成绩论成败”的教育评价方式。长期以来,单一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导致各类学校都以分数和入学率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出现了“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许多学校存在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等问题。部分学校体育课甚至存在文件里很重要,平日里被挤掉,升学时被砍掉的现状,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也得不到保障。

“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在家庭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家庭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分数和升学,而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在关于“父母对孩子体育锻炼的关注情况”这一问题的调查中,20所江苏省高校大一新生提交的数据显示,49.58%的学生表示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关注度“一般”。虽然很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家庭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孩子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课余时间也被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每天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导致孩子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这种“唯成绩论成败”的教育评价方式,致使学校和家庭“重文化轻体育”风气越来越浓。

2.2 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和出行方式改变非常明显。

首先,饮食结构的改变。青少年阶段正是孩子长身体的重要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营养摄入,认为营养摄入越多越好,但是他们却忽视了膳食平衡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3]。膳食的过多摄入和不均衡导致了许多青少年肥胖,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青少年肥胖率逐渐升高。2018年度江苏省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显示,青少年的肥胖率和超重率较2017年分别增加了1.3%和1.4%。

其次,出行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多元和便捷,拥有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出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对江苏青少年“上学的交通方式”调查中,相比2017年,2018年乘坐私家车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长。出行方式的改变,大大缩减了青少年走路的时间,人们形容这样的出行方式使孩子“腿越来越短”[4]了。

2.3 网络的侵害

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发展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相关研究显示,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使用正在“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使得本就有限的体育活动时间再度“缩水”[5]。《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度)》显示,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青少年网民数达到979.9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98.6%。其中,手机网民数达到942.73万人,普及率为96.2%,较2017年提升4.4个百分点。在课余时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愿外出锻炼,而是选择待在家里或教室里。玩电子游戏和上网聊天是他们课余时间的主要娱乐活动。青少年自控能力差,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容易形成“网瘾”而不能自拔,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且也会降低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青少年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不强,大量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时,处于一种静态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腿脚能力”退化的现象,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4 青少年主动锻炼意识薄弱

如果说“唯成绩论成败”的不良教育评价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网络的侵害,是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外在因素,那么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内在因素则是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平时热爱健身,有着良好的健身习惯,通过家庭的耳濡目染,孩子也会慢慢地喜欢上体育运动;相反,如果家长不热爱体育锻炼,很少参加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不喜欢体育锻炼;二是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尚不成熟,认知水平较低,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体育锻炼知识等缺乏基本的了解,这将会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部分青少年甚至觉得体育锻炼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对体育锻炼产生了畏惧的心理。青少年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直接会影响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6]。对江苏省大一新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因为没有养成锻炼习惯而造成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占72.2%。由此可见,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青少年未来体育锻炼至关重要。

3 改善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建议

3.1 改革考试制度,完善青少年综合评价体系

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改变“唯成绩论成败”的单一教育评价标准。首先需要从中、高考制度改革入手,提升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比重,将体育纳入高考之中,逐渐扭转考试导向性所形成的“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长期以来,在青少年的升学考试指标中,体育成绩所占的权重几乎为零,这是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重视的重要原因。江苏省很早就将体育成绩纳入到了各地市的中考成绩中,体育成绩占中考总分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但是即便是到现在,体育成绩也只占中考成绩的5%左右,比例仍然不高。目前,体育还没有纳入到高考中。如果不将体育纳入到高考,不继续提升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的比例,那么提升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将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家长也不会真正地重视起体育锻炼。其次,要想使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对体育锻炼重视起来,我们需要完善现有的升学考试制度,转变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变单一文化考试为综合水平测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同时,家长也应当转变孩子的成才理念,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只有多方举措并行,我们才能逐步转变学校和家庭中“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3.2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前提和重要保障[7],它既包括每天坚持适度的体育运动,也包括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等[8]。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挑食、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坚持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和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等。家长要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在给孩子提供营养食品的同时,还要注意膳食平衡,既能确保孩子摄入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能量,也能使他们保持良好的体态。同时,家长要做好表率,加强体育锻炼,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天气、安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性地接送孩子,让孩子尽可能地步行上学,增加他们锻炼身体的机会。

3.3 发挥网络的正效应

对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凸显出青少年肥胖率的升高、近视的低龄化等问题,与他们网络接触时间的提早和增多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另一面网络上也有大量积极的体育和健康信息,如体育新闻、运动健身知识、体育赛事等,可使青少年能够从学校体育教学之外获得更多的体育健身知识。网络提供的信息和功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产生正面影响[5]。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减少它对青少年健康不良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它的正效应。一方面,我们要利用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通过它继续宣传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不断增多的健身类APP和网络健身教学视频,采用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使青少年获得更多的健身知识,并提升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4 培养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运动意愿是推动和维持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驱动力,能够对人的运动行为发挥定向、调节、强化和维持作用[4]。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对运动健身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很少会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我国的大多数家庭缺乏运动健身的氛围[9],在这种环境中,青少年慢慢地也就失去了主动锻炼的意愿。培养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家长要意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以身作则,主动、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营造运动健身氛围,为孩子树立参与体育运动的榜样;二是学校要丰富体育课外活动,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多走出教室,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理念。

4 结论

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尤其重要。为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本文从社会视角分析了江苏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的侵害以及青少年主动锻炼意识薄弱四个方面,并提出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网络的正效应,加强青少年主动锻炼意识的措施,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营造体育运动的氛围,全民参与,切实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江苏省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