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珍,尤 军
(1.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农业服务站,辽宁 建平 122400;2.辽宁省建平县红山街道农业服务站,辽宁 建平 122400))
辽西地区建平县部分苹果密植园存在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发生较重,导致苹果栽培生产条件恶化、管理操作困难,严重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从栽培模式、种植密度、管理措施、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合理间伐、控制树冠、整形修剪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矮化砧木的不断推广,密植栽培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但从苹果生长发育生物学习性看,乔化砧木苹果根系发达、生长旺、树冠大、枝条密、结果晚、树势难控制,不适宜采用密植栽培模式。栽植株行距过密: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早结果、早见效”,有的果园栽植时“计划密植”,可一旦进入结果期后又舍不得去除“临时树”,“计划密植”变成了“永久性密植”,导致果园郁闭严重。
辽西地区沿用传统乔砧稀植果园的技术来管理乔砧密植果园和矮砧密植果园,技术措施不配套,导致树体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树形结构紊乱、上强下弱不透光、主枝数量少、生长势过旺、主枝过粗过长、主从关系不明显、枝条级次过多、冠幅大、枝叶密、空间分布乱,树冠下部及内膛枝稍衰弱甚至枯死;主干高度偏低,下部通风透光不良。肥水管理不当的主要表现为:施入肥料种类不当,化肥施入量过大,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肥料配比不当,氮磷钾等肥料配比不够科学,有机菌肥和锌、铁、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入量尚属空白,肥料养分供应不平衡、不及时,特别是过度依赖氮肥,加重了树冠郁闭的程度。
辽西地区片面追求早果丰产,幼树期采用了刻芽求枝、短截轰条、密留枝条等增加枝叶量、快速扩冠、增加结果部位的整形修剪措施。但进入结果期后仍沿用以前的整形修剪措施,片面追求早果丰产,短截回缩手法应用较多,没有及时调整或没有调控到位,加快了树冠郁闭进程。
在辽西地区,实施间伐是苹果郁闭园改造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能快速调减果园群体植株密度,主要有一次性间伐:对树龄15年以上的盛果期果园、高密度果园(如株行距2~2.5 m×3~4 m)、或郁闭度超过0.85的果园,立即实施一次性间伐,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一次性完成。其次是计划性间伐:对树龄10~15年的初盛果期果园或郁闭度超过0.8但不超过0.85的果园,可采用计划性间伐。首先确定永久树与临时树。其次,对临时树采取树体控制,及时落头,逐年疏除影响永久树生长的大枝,2~3年后伐除。再次,对永久树采取快速培养,疏除扰乱树形、影响光照的密挤枝,冬剪时短截延长枝,扩大树冠,扩展结果体积,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
控冠主要是控制树冠的发展速度、冠积大小、枝叶密度等,缩冠主要是对冠幅过大的进行“瘦身”,建立高光效树体结构,有效解决果园内植株个体之间通风透光不良问题。控制树高:树冠高度控制在间伐后行距的3/4左右。超过高度的,应在适宜部位落头开心,打开天窗,增加树冠内膛受光面积。落头时,选择开张角度好的细弱侧枝带头,防止刺激过重,再次出现“冒大枝、长大冠”的现象。增大行距:行间距离不应低于树高的130%,一般不应小于4m。增大行距,打开行间,重点解决行间郁闭问题,同时将行间冠间距控制在100~150cm,改善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管理和人工操作。
对于冠径超过株距的,应根据去大留小、去强留弱、去长留短、去垂直伸向行间的、留斜向行间的原则,逐年缩短枝条、控制冠幅,使植株冠径小于或等于株距,减少植株之间的相互遮挡,改善通风透光。
加强整形修剪,通过抬高树干、控制主枝长度、粗度和角度、拉枝、回缩、环剥等措施优化果树树体结构效能,促进树体上下部、内外部生长发育协调。提高树干高度,有利于改善树体下部通风透光,结合起垄栽培,效果更好。先疏除离地面太近的辅养枝、向北伸展的基部主枝或伸向行间的大枝长枝,然后逐年疏除对生、轮生枝,可分2~3年步完成。控制枝条长度:冬季修剪后,控制伸向行间的主枝长度不大于(行距的一半-1)m。伸向株间的主枝长度不大于(株距的一半-0.5)m,生长季株间交接率低于10%。开张枝条角度:主枝开张角度均在70°~80°,采用矮砧密植栽培同时选用细长纺锤形或高纺锤形的,主枝开张角度可增至90°~110°。所有主枝粗度不宜超过主干或中心干粗度的1/3,不应超过主干或中心干粗度的2/5,便于保持良好的主从关系。同时及时疏除层内过密、过多的主枝,打开层间距,疏通光路,增加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