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成
(昭阳区农机管理服务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
在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前提下,加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和推动,昭阳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农机装备结构,到新型农机技术的研发推广,乃至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马铃薯作为昭阳区主要粮食作物,对全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具有极大的影响,加快推进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必将成为昭阳区马铃薯生产的必然之路。
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良种繁育的不断更新,原材料加工型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巩固,商品薯供不应求,价格高。目前马铃薯的种植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对于保障昭阳区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昭阳区农业生产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9年底,全区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到49.44万亩,年产量50余万吨,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加上昭阳区政府的大力推广,马铃薯生产已成为昭阳区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由于昭阳区地理、气候因素和农机装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播种、收获环节依然主要依靠人工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经济效益无法取得突破。因此,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显得尤为迫切,推进机械化生产技术对于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目前,昭阳区马铃薯生产的耕整地环节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收获环节、种植环节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2.1 马铃薯生产机械装备的技术性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实地调查中,受昭阳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马铃薯种植区域地块不平整以及农户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中耕以及收获装备还存在着不适用、性能不稳定、质量欠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2.2 土地的因素影响。一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使用权归个体农户,土地流转难,土地分散,地块小,一家一户一块的经营格局严重阻碍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农机装备的应用受到限制,难有用武之地。
2.3 传统生产观念的冲击。农民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根深蒂固,对农业生产机械化存在疑虑和抵触情绪,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农户满足于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现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受阻。
2.4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昭阳区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合并,农机推广职能弱化,农机购置不受重视,缺乏专项农机购置经费的支撑和保障,农机推广工作严重滞后,同时昭阳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机维修网点少,农机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因素之一。
充分发挥马铃薯生产优势,加快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昭阳区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3.1 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要注重促进农机、农艺紧密配合,使其共同发展。要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方法,从品种选择、种薯繁育、栽培工艺、田间管理,到播种、收获、分级、贮运、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要确保机械化技术服从农艺要求,农艺技术适应机械化作业条件,促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
3.2 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农机推广工作的推进依赖农机与农艺的高度配合,要在农艺要求、标准等方面做到与机械化配套,促进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机械化同步推进,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整体水平。
3.3 加大马铃薯生产经营组织的建设。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公司化运作的农机化生产新路子,加大工作力度,强化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建设,解决好马铃薯产、购、销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广大农民主动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铃薯种植产业。
3.4 广泛宣传,提高社会认识。利用各媒体介质宣传实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高效、快捷、节约成本的优势,深入生产一线,通过现有试验示范点和召开现场会,利用农民身边的事例,广泛宣传,说服、教育和引导示范农民,提高广大农民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转变传统耕作观念。
3.5 抓住机遇,大力扶持基层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紧紧抓住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契机,尤其要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东风,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促进机具增长,提高装备水平,壮大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推广队伍,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推进昭阳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有效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缓解农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了市场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同时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态的改善。总之,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必将成为未来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农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