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显生
(山东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石桥镇政府,山东 济宁 272000)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5亩,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目前,我国耕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压力可见一斑。因此,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的农业产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
从远古的尧舜禹时代到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农业生产历经千百年,具有悠久的历史,诞生出无数杰出的农业生产专家,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农业生产相关的经验,需要我们好好挖掘学习。但是新时代下的农业发展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关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旱涝虫害、化肥农药污染等问题,也急需我们去研究治理,为了实现农作物产品的高产、优质、无公害化,必须发展好我国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需做好总结和记录。另外,抓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不同,东西地势不一,生态环境多样,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作物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而作物栽培技术也因此受到影响。就季节性而言,作物需要足够的阳光、水分、温度、湿度,而春季一般是最合适种植的季节,当然,如果这些基本条件不能被满足,作物的生长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里,就需要农业工作者熟悉作物的生长习性,适时种植栽培。就地域性而言,不同的作物对土壤、环境、海拔等的需求不一,因此,学会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栽培种植是农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内容。
作物栽培技术必须符合新时代下新的需求,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必须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使得单位面积的土地效益最大化。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特征,做出合理的安排。例如,在南方水稻产区,由于水、热等因素的影响,可以种植两季到四季的水稻,这是连续性生产;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在田里养殖鱼虾,一方面增加了土地的经济价值,另外,从作物保护方面,鱼虾吃食害虫,产生粪便又为水稻供给营养,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诸如此类,农业生产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使得土地的价值最大化。
近年来,无土化栽培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新潮流,但由于无土化栽培技术耗时、耗人力、成本高等缺点,还不能广泛地被应用,所以,解决耕地供需问题,发展有土作物栽培技术仍然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土地是一切生产力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尤其如此,同时,农作物的种植栽培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来自于土壤,土壤的结构、水分、营养成分都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态势,所以,保护土壤、合理使用耕地,对我国目前的农业作物栽培技术而言,变得极其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许多行业的先进技术也被引入国内,我国与许多农业大国关于作物栽培技术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例如生物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使我国的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使用生物高新技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作物的病虫害,增加抗寒抗旱的能力,同时品质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一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的支出。例如,袁隆平教授的水稻杂交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的脱贫事业,使得我国的粮食储备量变得较为可观。为有效地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和应用更多高新技术,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饮食结构也发生着改变,从原来的吃饱变为现在的吃好、有营养,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作物必须多样化生产。所以,农业生产工作人员要掌握作物栽培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多样性栽培,紧跟时代发展和需求。多样化种植,订单式生产,定向供给,可以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食品安全、土壤破坏等新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如何让我国人民吃的放心,如何让土地问题得到缓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运用高新作物栽培技术、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的创新应用,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提升我国的耕地质量。
(1)机械化生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为了高效生产,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2)合理耕作。学习世界先进的耕作制度,研究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特征,合理耕作,如推广少耕、免耕、深松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3)科学合理用肥。农业生产细分化,通过高新技术,智能检测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供肥需求,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调配施肥量。(4)改善排水。研究土壤结构,使用微喷灌和浸润灌溉,节水、节能,防止土壤被破坏。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可以大力推广使用生物高新技术、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等新型作物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增加多样性,增强食品安全,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