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20-12-09 13:27:3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股骨骨质例数

刘 飞

(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较严重的并发症,低能量损伤,也叫脆性骨折,创伤相对受到外界力量较小,特点是愈合较慢,复位比较困难,固定、愈合困难,患骨质疏松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近些年人口老年化比较集中,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情况,本文就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样本病例来自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样本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为了更好证明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模式进行。将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综合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各为43人。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23例,年龄在60-84岁之间。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4例∶19例,年龄61-85岁之间。通过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值P>0.05,具有比较性[2]。

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包括给患者科学安排病房,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给患者讲解住院的相关事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步骤如下:(1)给予患者介绍有关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病情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注意事项,还有治疗手术的方式都要跟患者一一讲解清楚,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以此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降低患者的心理防备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力度。(2)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环境,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多通风,并且温度湿度要适宜。(3)舒适护理。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活动不便,并且术后需要长时间进行卧床休息,这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在不影响患者受伤的部位进行更换体位以及翻身处理,以防患者发生压疮现象,另外要定时给患者进行按摩,以便患者的血液得到有效循环,还有定期给患者更换床单被褥和换药,预防局部位置的感染情况。(4)心理护理。众所周知,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因为年龄的因素 以及病情的因素因此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以往,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很容易造成抑郁情况,为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跟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多与他们交流,交流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多倾听,多陪伴他们,同时可以通过给患者倾听舒缓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5)饮食护理。在患者的日常饮食上[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作饮食方案,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多给与患者高蛋白质食物,叮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情况,叮嘱患者及时进食,科学合理进食,以促进骨骼的生长。(6)患者进食完后,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保证患者口腔的清洁情况,定期给患者进行排痰,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情况,预防不必要的并发症。(7)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股骨骨折的病变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等患者的股骨骨折得到相应愈合后,在医生诊治下,同意患者进行骨骼康复训练情况后,护理人员要根据医生的嘱咐给予患者开展相应的功能训练,让患者进行身体的伸展,确保身体的正常活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肢体活动时间,早期一般10-15分钟即可,后期的话半个小时以上,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事项。(1)预防感染发生: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如踝泵练习,物理治疗如穿弹力袜,口服利伐沙班片可防止静脉血栓发生[4]。

3 评价标准:(1)比较2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比较2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关节功能障碍、脂肪栓塞综合征、深静脉血栓。(3)比较2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4)比较2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VAS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护理后VAS评分越高,代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越好。

4 统计学分析:将这2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全部进行归纳统计,并通过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值,差异值采用P表示,如果P<0.05,则证明此次研究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5]。

5 结果:对照组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非常满意例数为19例,一般满意例数为16例,不满意例数为8例,总护理满意率为81.4%(19+16)/43。观察组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非常满意例数为22例,一般满意例数为18例,不满意例数为3例,总护理满意率为93.0%。(22+18)/43,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对照组中,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有2例,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有3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9%(6/43)。观察组中,出现关节僵硬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有1例,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有0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有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2/43)。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6],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对照组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5.1±2.9)天、(5.9±4.6)天、(73.6±4.8)天。观察组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5±1.8)天、(3.2±2.7)天、(63.7±3.1)天。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7.2±2.5),(7.4±2.6),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8.9±4.7),(9.6±5.3),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可见护理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极小,P>0.05,不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然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7]。

讨 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髋关节疼痛;(2)移位的骨折会发生下肢的短缩,短缩一般在1cm左右;(3)卧床时骨折一侧肢体的外旋要比另一侧肢体大,通过这些可初步判断发生了股骨骨折。没有出现这些特点,医生可做髋部的挤压或者捶击,若感到疼痛,也可初步确定发生了股骨的骨折。临床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主要有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比较致命的并发症,包括爆发型、典型型、不典型型,深静脉血栓:常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其他: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不能弯曲、骨折延迟愈合等。患有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行闭合复位,在透视下打3枚空心钉固定。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股骨骨折,且骨折移位较明显,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如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寿命在10年甚至5年以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如老年患者体质较好,则进行全髋关节置换。而护理过程则是关系到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恢复情况,本文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可见不同的护理方式导致的护理结果是不同的,对于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其护理临床效果高于常规护理。临床价值更高,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极小,P>0.05,不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然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符合统计学分析意义[8]。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骨质例数
骨质疏松知多少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