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20-12-09 13:27:39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四肢钢板

陈 强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寨里中心卫生院骨外科 , 山东 济南 271121 )

对于四肢骨折,一般使用钢板固定治疗。传统解剖钢板固定,容易出现僵硬、并发症[1]。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微创技术逐渐被广泛使用。本研究将3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采集2017年9月 -2019年10月收治的3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 - 76岁,平均年龄( 47.67±5.46) 岁。胫骨骨折 6例,股骨骨折 3 例,肱骨骨折2 例, 尺桡 骨 骨 折 2 例, 锁 骨 骨 折2 例。 致 伤 原 因 分 类: 坠 落 致 伤8例, 运 动 致 伤 3 例, 交 通 致 伤 3 例, 其 他 意 外 致 伤 1例。 骨折分类: 新鲜骨折15 例,无 陈旧骨 折。观察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 47.57±5.45) 岁。胫骨骨折 6例,股骨骨折3例,肱骨骨折2例, 尺桡骨骨折3例, 锁骨骨折1 例。致伤原因分类:坠落致伤8例,运动致伤3例,交通致伤3例,其他意外致伤1例。骨折分类:新鲜骨折15例,无陈旧骨折。本研究数据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麻暴露骨折部位,促使解剖复位,骨折块之间固定之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固定。观察组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全麻,结合骨折选择合适体位,充分显露手术部位,用克氏针固定骨折复位处,并X线辅助下进行患肢长度和角度的测量和矫正,并纠正旋转畸形症状,复位满意之后消毒铺巾,在近端或者远端做2-3cm切口,分离软组织,在骨表面给予钢板置入,结合复位情况给予锁定螺钉置入,X线透视下复位满意之后将伤口缝合,5天之后实施关节活动,6周之后实施负重锻炼。

3 观察指标:分析比较2组效果;四肢骨折手术的时间、四肢骨折手术过程失血量、患者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四肢骨折患者Johner-Wruh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显效:骨折愈合,Johner-Wruh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改善50%以上;有效:骨折基本愈合,Johner-Wruh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升高不足50%;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4 统计学处理:SPSS24.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P<0.05表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手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对照组治疗显效有7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是66.67%。观察组治疗显效有13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是100.00%。

5.2 2组Johner-Wruh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手术前,对照组的Johner-Wruhs评分是(61.21±2.45)分,手术后是(85.46±2.78)分。手术前,观察组的Johner-Wruhs评分是(61.76±2.21)分,手术后是(95.34±2.7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健康为(61.25±5.34)分、(61.21±5.21)分、(61.13±1.45)分,护理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健康为(83.83±1.28)分、(83.19±1.42)分、(83.21±1.13)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健康为(61.01±5.45)分、(61.53±5.65)分、(61.21±1.41)分、护理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健康为(94.11±2.04)分、(95.35±2.45)分、(96.16±0.21)分。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健康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P<0.05)。

5.3 2组四肢骨折手术的时间、四肢骨折手术过程失血量、患者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对比:观察组四肢骨折手术的时间、四肢骨折手术过程失血量、患者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其中,观察组四肢骨折手术的时间、四肢骨折手术过程失血量、患者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91.12±5.34)分钟、(81.12±12.12)ml、(13.02±1.34)周、(12.12±2.34)天。对照组,四肢骨折手术的时间、四肢骨折手术过程失血量、患者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120.45±5.88)分钟、(271.67±34.57)ml、(18.42±1.79)周、(18.12±2.14)天。

讨 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在年轻人群中。大多数原因是高能伤害,例如车辆碰撞,跌落和从高处掉下。四肢骨折后,关节可能会疼痛和肿胀。联合活动受到限制。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关节炎甚至畸形。

过去肢体骨折的手术治疗多为传统的解剖钢板,但创伤也比较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3-4]。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技术越来越普及。肢体骨折的临床治疗越来越倾向于锁定加压板的内部固定。锁定和加压钢板内固定可减少肢体骨折患者的身体创伤并减少术中失血的总量。与传统的解剖板相比,锁定加压板可实现较高的稳定性和内固定。锁定加压板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复位损失[5]。同时,采用锁定加压板治疗,由于锁定加压板与骨膜组织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可以降低骨膜的压力和压缩,避免发生骨膜坏死,并可以有效维持血液供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锁定加压板治疗还可以有效刺激关节囊中滑液的分泌,滋养关节软骨组织,促进骨组织的形成,促进关节表面缺损的修复,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避免出现关节僵硬。该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四肢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损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促进四肢骨折的愈合[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四肢骨折手术的时间、四肢骨折手术过程失血量、患者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白中杰[7]的研究也显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效果优于传统解剖钢板,其实施创伤轻,可减少手术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出血少,疼痛轻,可更好改善肢体功能情况和改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四肢钢板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跟踪导练(四)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现代冶金(2016年6期)2016-02-28 20:53:09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大型铸锻件(2015年4期)2016-01-12 06:35:27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焊接(2015年3期)2015-07-18 1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