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娜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经典诵读旨在把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使有声语言更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作品的内在情感,学生从中得到感悟,从而能够汲取到丰厚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目前,经典诵读作为一门素养课,在高校已经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升华,诵读内容的选择是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诵读、品味、弘扬中华经典的同时,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亦是一条传承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方文化拥有很多颇具价值的资源,如一个地方的具有突出特色的历史古迹、书法、绘画、民俗活动礼仪等,还包括优秀的地方文学作品。2011 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提出:“大中小学语文课本和众多经书典籍中,遴选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典‘诗词歌赋文’以及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名篇”。[1]而对于经典的规定性,“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的要素:一是经典是指传世的精神产品;二是经典都是杰出的精神产品的结晶;三是经典具有典范的文化价值。经典必须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和一代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领悟。”[2]传统意义上的中华经典是先哲思想言行的载体,融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在当代有重要的教益价值。
但是,我国地域广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因此,除了要传承全民族的经典作品,还应该对本土的优秀地方文化进行弘扬。历代文人墨客曾将自己身边的人物、事件、风俗、名胜进行吟咏,留下了可供我们阅读、朗诵进而品味的文学作品。采纳优秀的反映地方文化的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诵读的内涵,强化诵读的教育功能。山西大同大学地处人杰地灵的古城大同,大同古称平城、云中,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人文历史景观众多,著名的有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白登山和恒山悬空寺等。大同是一个浓缩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在古今文人的吟咏中,产生了一篇篇体现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赞美新城瑰丽的人文环境的优秀篇章。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优势,让传统经典,回归到可触摸、可亲近的文化场景,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引吭高歌,歌唱家乡的历史沧桑和今日昌盛,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强化学生的本土认同感,提升经典诵读的文化内涵。
笔者及相关教师团队在进行诵读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挖掘本地方的优秀文化,搜集能够反映地方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诗文,统辖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进行诵读,并且通过文化场景的再现,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诵读内容和形式,以最有效的形式触摸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脉搏。大同是贯通古今的军事重镇,一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因此有许多和大同相关的边塞诗和战争诗产生,如梁元帝的《关山月》,明于谦的《云中书所见》,明霍鹏的《白登山怀古》,陈毅的《闻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等等。在历史长河中,大同留下了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如赵武灵王墓、李陵台、永固陵等,因此也有许多与这些历史遗迹有关的题咏,如清何士震的《赵武灵王墓》,元周应极的《宿李陵台》,明年富的《题魏冯太后永固陵》,大同风光秀美,处处有或奇险或柔美之景,如唐贾岛的《北岳庙》咏恒山,明郑洛的《过悬空寺》咏悬空寺,八首七言律诗咏大同城内及近郊的《云中八景》,以及咏著名的佛教圣地云冈石窟的唐宋昱的《题云冈石窟寺》诗作等等。
在笔者所搜集的有关大同优秀地方文化的作品体裁中,有诗歌,散文和赋。而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能够以更长的篇幅容纳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绵密、复杂和深沉的情感。早在唐代,已有两篇著名的边城赋作,张嵩和吕令问的同题赋作《云中古城赋》。现代有曾任大同市市长耿彦波的《大同赋》,云中为古郡名,战国时赵武灵王置,秦代是三十六郡之一,东汉末年废。唐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置云中郡,治所在云中,即今山西大同市。三篇和大同有关的赋作,作者,以抚今追昔之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云中(今大同)的兴衰起伏。这三篇赋,由古至今,既有共同的对北魏帝都繁华的赞叹,又有在历史的延绵中对大同前景的展望和憧憬。
(一)逼真的大同地方历史文化情境再现曾任太原尹的张嵩,于开元十四年(726 年)冬天,出玉门关奉命巡边,“乘蒙恬之古筑,得拓跋之遗城”,登临秦代蒙恬将军修筑的万里长城,踏进北魏拓跋氏的古都平城。遥想到昔日魏都的繁华,有感于沧桑之变,写下了感时伤古之作《云中古城赋》。在作品中,张嵩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北魏拓跋定都平城的丰功伟绩。
“于是魏祖发大号,鼓洪炉,天授宏略,神输秘图,北清獯猃,南振荆吴,由是一太阴以建极,则广莫而论都。遂征板干,庀徒卒,铲嶕峣,剞崛屼,因方山以列榭,按长城以为窟。既云和而星繁,亦邱连而岳突。月观霞阁,左社右鄽。玄沼泓汯涌其后,白楼嶻嵲兴其前。开士子之词馆,列先王之藉田。灵台山立,璧水池圆。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旄林森,堂殿胶葛。当其士马精强,都畿浩穰,始摧燕而灭夏,终服宋而平梁。故能出入百祀,联延七主。击鲁卫之诸侯,廓秦齐之土宇。礼兴乐盛,修文辉武。讲六代之宪章,布三阳之风雨,亦云已矣哉!”[3](P2996-2997)
此段文字,情绪高昂,一连串的排比短句,使当年声势浩大、紧锣密鼓的场面如在目前。这一切虽是作者遥想,但读者却觉得句句属实,和作者的真情实感产生共鸣。云冈石窟的开凿,“九衢四达”交通局面的形成,翻开了平城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曾任校书郎的吕令问在其《云中古城赋》中,也描述了北魏建都平城的辉煌:
“王师赫怒,爰整其旅,雾集云屯,龙骧凤举。弃万里之沙漠,傍五原之风土,肇为此都,实惟太祖。夫其规典章,辨封疆,池桑乾之水,苑秦城之墙;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树,月殿云堂;开儒士于璧沼,贮美人于玉房,翕习沸渭,荧荧煌煌。取威定霸,于是乎在,施令作法,罔或不臧。武破六州之内,文宅三川之阳,何其壮也!”[4](P3325-3326)
紧承张嵩赋作的笔势,写出了平城“百堵齐矗,九衢相望”的气势和繁华,赞叹颂扬之情溢于言表。拓跋珪成为北魏开国始祖,文武共治,以武攻破四周的强敌,用文感化泾渭洛三川各族归顺。
从唐代跨越到21 世纪,耿彦波的《大同赋》同样以豪迈之笔挥洒了曾是北魏都城的大同的荣耀历史:
“嘎仙洞呼啸而来,席卷天下;拓跋氏异军突起,问鼎中原。皇天后土,山川形胜,巍巍哉帝王霸气,煌煌魏都平城;北魏基业,太和汉化,郁郁乎儒道斯文,赫赫文治武功。武周山开窟造佛,旷世稀声,创天地之大美,前无古人;云冈峪石破天惊,空谷足音,登文化之顶峰,后无来者。吞吐万汇,礼兴乐盛,开启盛唐宏大和声;融铸华夷,师古出新,典章帝都格局精神。”[5]
拓跋鲜卑发祥于嘎仙洞,天兴元年(398 年)七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至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 年之久,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是北魏佛教的艺术杰作,是北魏这个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骄傲,其蕴含了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等多重价值,惊世骇俗的魅力影响至今。
由于时代的局限,张嵩和吕令问只抒发了北魏的兴起、强盛和衰落,而《大同赋》恰好在历史发展的长轴中有了一个延续。“辽金陪都,皇家王气传承,三百年辉武修文;华严巨刹,京华佛国胜景,万千僧弘道修行”,笔触跳跃到了辽、金时期,当时的大同作为陪都,由于其地处边塞,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两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辽史》《卷11(P506)地理志》中记载:“辽既建都,用为重地,非亲王不得主之。”[6](P506)整个辽代,大同城都有亲王率重兵在此管辖,足以见出大同举足轻重的地位。辽金两代皇帝都崇尚佛教,曾在大同大规模地兴建、扩建、整修佛寺巨阁。如代表了当时佛教华严宗最重要的寺庙华严寺,形成了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最完备的善化寺,堪称辽代艺术珍品的觉山寺等等。这些寺院的兴建,使古都大同暮鼓晨钟,梵音阵阵,俨然一佛教胜境。“明清重镇,治乱必据。代王建藩,徐达筑城。扼门户之要冲,神京屏障;启边关之贸易,盛世气象”,[7](P1992)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的大同,仍以军事重镇而扬名四海。大同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的军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疆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7]大同的西部、北部是连绵起伏的阴山和绵延千里的长城,再加上九曲黄河,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军事地位。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和“北方锁钥”之誉。之后,作者以沉痛的语调回忆了大同变成一座荒城的历史,1649 年多尔衮不满时任大同总兵姜瓖的抵抗,下令攻城,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城墙颓圯,血河有声,大同古城经历的磨难与沧桑仿佛仍有痛楚。
(二)和谐的现代化新大同构想张嵩的《云中古城赋》以痛惜的口吻感慨北魏的迁都,平城的衰败。文末张嵩以歌作结:“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感时伤古今如此,报主怀恩奈老何”,[3]由怀古过渡到伤今。吕令问的《云中古城赋》对于北魏的衰败,亦感叹“不可胜纪,但令人悲”。[4]颇有鲍照《芜城赋》今昔衰盛强烈对比之憾恨,让人扼腕叹息,伤情悲怀。
然而,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又熠熠生辉:“文化名城,古韵新章。一轴双城,无限风光。”[5]这既是对大同市“一轴双城、主副结构”的城市规划理念全面而深入地诠释,也是大同的现代化构想。“一轴”是指大同由北向南而汇入桑干水系的支流——御河,“双城”是指御河西岸3.28 平方公里的旧城,以及御河东岸40 平方公里的御东新区。既要完整地修复旧城,打造大同这座历史名城品牌,又要在御东新区建成一个美丽的生态园林新城。在“双城”思路的规划下,御东与御西,河之南与河之北,农耕与游牧,婉约与豪放,古老与现代……同体异质,智慧和谐。
(一)优秀地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认同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的精神家园。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的优秀文化遗产思想深邃,内容广博,积淀着中华民族崇真、崇善、崇美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精神纽带和支撑动力。而家乡文化又代表了自己出生、成长而最终要回归的方式等,是一个人在自觉不自觉中遵循和体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孟子·离娄章句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8](P167)这一片生于斯、长于斯或学于斯的土地,蕴含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信息,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所在,更是所有信仰和眷恋的源头。“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9](P185)叶嘉莹先生认为:“‘兴’是中国诗歌精华所在,使你内心涌动生生不已的活泼的生命。”[10]在诵读中,我们既能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咀嚼对家乡的那份深沉的感情。
(二)大同古今诗赋的诵读与体悟三篇作品揭示了大同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都强调了大同曾经作为帝都的辉煌。大同市阳高县许家窑村发现了古人类古文化遗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推进了民族融合,历史中形成的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古老沧桑,熠熠生辉。《大同赋》的结尾处作者提出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想境界与追求,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中华经典诗文包括优秀的地方诗文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环境之中的产物,而诵读一篇作品的核心又是情感的体验和渗透,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情感是灵魂,需要和作者产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的共鸣。我们在诵读这些作品的时候,首先要疏通文字,三篇作品中,两篇为唐代的作品,文字稍显古奥,但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既能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还能增强读者的鉴赏水平。一篇为当代作品,文字通俗浅切,读者能够轻松驾驭,并能深入其境了解大同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骈文特有的对偶、用韵、用典的特点,更易于诵读者以情驭文,于是我们在有声朗读这些文字时,就能切身感受到作者们的情感在随着大同这座城市的兴衰而起伏,那种由衷的感叹赞美,令人扼腕的低吟叹息,对未来新城的可期之情,丰沛充盈且激荡着诵读者的心怀。文墨之间体现着作者们对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思考和觉悟,以及在前辈先贤们打下江山之后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我们可以站在文瀛湖畔,立于白登之巅,高声吟诵体悟这种精神。土生土长于斯的人,或是求学于此的外乡人,都能够借助这些作品,通过自己的认知,教师的教学示范,在诵读中去认识大同的历史、周围的环境,建立起对家乡的熟悉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亲近感,更能够丰富生命的体验,在对本土优秀文化的感悟中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提升文化自信。诵读这些诗文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各种场合各类人群的诵读,进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且向往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让这座城市登上更广阔的历史舞台。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生活、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结晶,它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内容亲切,形式生动。选择优秀地方文学作品作为诵读的内容,能够和中华传统经典内容形成互补。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在于在历史文化的长流中,在时代、人文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易产生新鲜有活力的素材,这些素材的适度加入,可以为经典诵读注入新鲜的血液。传统意义上的中华经典和地方优秀文化作品相结合,丰富了文化资源系统,更完善了文化情境的内涵,极大程度地实现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功能,达到经典诵读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中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