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忍冬纹研究

2020-12-09 12:59
关键词:云冈石窟石窟莲花

姝 娜

(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是我国千古历史的巅峰作品,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举世闻名的三大石窟。但是,经历千余年的风霜侵蚀,经历过文物的盗售,经历过战争的蹂躏,经历过文革的洗礼。2020 年5 月1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调研云冈石窟时指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我国的装饰图案深受各个民族的青睐,极具“中国风”的传统纹样图案已经成为我国的艺术文化符号。云冈石窟中存在着众多的装饰纹样,其中又以忍冬纹的数量最多,而且变化比较丰富,忍冬纹饰也被奉为佛国净土的象征。

一、云冈石窟中装饰图案的概述

阎文儒在《中国石窟艺术总论》中讲到:“中国的石窟艺术,它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的珍贵资料,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是我国佛教历史的巅峰作品。

作为一处重要的石窟寺,云冈石窟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依山而造,是武州山南麓的一道风景线,绵延长达1km 左右。云冈石窟的造像达5.1 万尊,洞窟共有53 个。其中的昙曜五窟是由佛教首领昙曜分别为北魏5 位开国皇帝祈福开凿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同时,主要石窟多完成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67-499)。早期石窟平面呈椭圆形,没有后室,高大的造像特点尤为突出,通过对犍陀罗艺术的借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石窟的中部也包括了各类雕刻艺术精品,如小佛像、拱门等。这些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较为成熟的雕刻技法及风格,形态多样、栩栩如生,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奠定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地位;佛本生故事表现出当时中国北方重视禅行的特点,西部窟群的晚期诸窟则多出现褒衣博带式的造像。

云冈石窟采用石雕造刻佛像,艺术手法多样丰富,大者粗犷雄浑,小者精巧玲珑,庄严肃穆,华贵典雅,剽悍柔美,还有龛楣、藻井的镂刻及花草图案的精巧雕刻。装饰艺术规模宏大,纹样雕刻技艺精湛,图案精美,刚柔并济,使得这座石窟寺的艺术风格更为明显。山西大同属于高寒地区,每年的风沙季节很长,所以,对云冈石窟造成的风化侵蚀相当严重。例如,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第38 窟崖壁上,距离地面约2m 高的音乐树上形态各异的乐伎手持乐器,这些乐伎身高形象只有约1cm左右,手中的乐器当时清晰可见,但是,经过多年的风霜洗礼,这些乐伎手中的乐器图像大多已模糊不清或无法辨认,或消失不见。同样,云冈石窟早期、中期、晚期的忍冬纹饰也出现了部分的图案无法辨认、模糊不清、风化漫漶,给石窟的研究、考察、取证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

忍冬有很多别名,如鸳鸯藤、二宝花、金银花、鸳鸯花等,由于能在寒冷的冬天生存下去,故被人称“忍冬”,开花由白色转变为黄色,黄白相间,成对开放,故又名金银花、鸳鸯草等。忍冬纹即以忍冬花为纹样。忍冬纹最初是在古希腊被广泛应用,通常设计在建筑的装饰上,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勃勃生机的向往。在中国,忍冬纹最早出现于东汉末年,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最开始被广泛应用在佛教建筑中,后来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开始在世界各地流传。忍冬纹作为象征意义上的“胡饰”,也象征了佛国的极乐世界。

二、云冈石窟忍冬纹的相关研究

(一)忍冬纹在云冈石窟中的引入与演化云冈石窟修建于北魏,而北魏是以鲜卑族为主建立的,因而,云冈石窟内的装饰纹样也带有浓郁的鲜卑文化色彩。其次,云冈石窟纹样装饰艺术受到犍陀罗艺术的深刻影响,由拓跋鲜卑人将汉魏文化传统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相交融而创造的石窟艺术,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美学风范,不仅属于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是研究中国装饰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在我国的北朝时期,忍冬纹开始被作为装饰题材应用在石窟艺术上,通常是多种忍冬纹共同应用,能够产生协调又统一的美学效果。后期忍冬纹开始应用在一些器物、墓室和石窟建筑墙壁上。在早期和中期的云冈石窟中,忍冬纹大多是单列,即单体叶角的方向统一呈向上排列方式,虽然雕刻类型比较少,但是所应用到的样式却比较复杂,通常以单列对称式和组合式被雕刻在菩萨的花冠上,云冈石窟2 期窟内的装饰纹样就是典型代表。相比而言,到了中期阶段,石窟的雕刻技术更为成熟,会显得有气派,在设计风格上,增加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经典故事,多是以浮雕的形式雕刻在石壁上。另外,纹样会变得复杂,不像以前那么单一,佛像会显得庄重,洞窟整体更加气派、辉煌。同时,云冈石窟中期的雕刻题材也越来越丰富,在装饰植物纹样方面应用更加广泛,更加体现出一种华丽和恢宏气势,如第10 窟。晚期云冈石窟的雕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论是建筑规模、雕刻手法和细节装饰方面都十分注重,但是雕刻装饰开始简单化,逐渐从皇室风格转为朴素之风,更加亲民化。

(二)忍冬纹在云冈石窟中的装饰分布石窟的图像有很多种,莲花也是应用比较多的图案,其次就是忍冬纹图案,其在石窟建筑壁面上应用较多。1.忍冬纹被广泛应用于石窟龛楣装饰中。在石窟龛楣装饰中,忍冬纹的应用效果极为明显,通常是采用彩绘图案和浮雕进行装饰。龛楣两头下方位置的忍冬纹呈现出一种翻卷形态,顶端装饰主要也是忍冬纹,在其周围还会布设一些莲花、禽鸟等内容,将有寓意的装饰纹样与内容进行统一化处理,如第14 窟龛楣。2.忍冬纹的装饰在石窟的顶部。大多应用在藻井、天花和平棋等部位上,分布装饰的藻井上,中心位置的装饰纹样多数是莲花图案,周围分散着忍冬纹这样的花边纹饰,它们从四周映现出一层又层由内向外铺开并外转伸展的形态,进而有效提高了整体装饰的层次美感,在设计方面更加灵巧多变。在藻井上的布设,也是中心位置有垂莲图案,外围的边框上装饰有忍冬纹和各种花卉图案,每一层装饰的忍冬纹都简洁朴实,体现了一种装饰美学。石窟建筑空间内的装饰图案不仅有动物、植物,而且有神话传说,植物装饰图案中就有莲花和忍冬纹,在边饰上的忍冬纹多是以带状的连续纹样式出现,如第10 窟前室门楣。3.忍冬纹雕刻在石窟边饰的装饰。早期石窟边饰中就雕刻有忍冬和莲花等植物图案,后期该种图案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波形缠枝纹结构的忍冬纹,整体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如第13 窟窟顶。

(三)云冈石窟忍冬纹的创作技巧研究云冈石窟中的装饰图案多是以植物花卉为主,其中忍冬纹是以翻卷状三叶样式的纹样被应用,忍冬纹应用的样式主要包括横向、纵向和组合式三类,在此基础上还不断进行变化,其中有波状忍冬纹、环形忍冬纹和龟甲纹状忍冬纹等形式出现。如第6 窟的“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个非常有名的佛教故事,雕刻在后室的东壁南侧,雕刻方式属于“单元式”造像,最上面的莲花花瓣雕刻以第二层为边界,下面又有忍冬纹图案雕刻以下一层断开,层次分明,忍冬纹起到了承上启下、相互呼应的作用。同一窟中往往有多种忍冬纹边饰,虽然忍冬纹的边饰略有差异、各不相同,但它们精致巧妙、层出不穷的变化样态大多映现在主结构线都是S 型的大框架中,忍冬纹最基本的单元构成是以三叶型为主的不同组合,具有多样统一、对称均衡、有节奏、有韵律的美感,集中显示了当时北方各族人民已臻成熟的装饰艺术水平。

蜿蜒伸展式以及回旋渐入式是忍冬纹创造技法的重要体现,在云冈石窟各类作品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者主要遵循的是一种自然的能量延伸,该种弯曲延伸的运动轨迹就像自然生长出来的植物枝叶,在一个空间内进行规律性的分布。同时,在这种运动姿态的作用下,可使雕刻作品更加生动,更加稳定,稳定性的提高是内壁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云冈石窟中繁复旋转的忍冬纹始终是以传统样式的“S”状大框架为主线,是以平面内角螺旋的模式进行回转,最后形成一个植物藤蔓状的图案,能够在整体的视觉上产生一种视觉审美效果,是一种能够烘托主题图案的装饰图。另外,还有一种简单的忍冬纹样式,与云气纹的形式相类似,具有内涵丰富、形态优美的特性,也包含了一种祥和之气,在佛教作品雕刻中较为常用。

三、云冈石窟忍冬纹装饰的多元价值

阎文儒在他所著的《中国石窟艺术总论》中讲到:“石窟艺术是反映中世纪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忍冬纹是属于云冈石窟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云冈石窟忍冬纹的历史价值云冈石窟忍冬纹装饰图案最初来源于佛教文化和艺术的象征,在开凿初期阶段,多是以花卉、植物和动物作为装饰题材,而且这些装饰图案也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中,从忍冬纹装饰图案的艺术价值方面分析,其分为平面构成部分和立体构成部分,平面构成部分主要是在平面物体上进行装饰,立体构成部分则是在一些三维空间器物上进行构成。适合样式并没有固定要求,通常根据图案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纹样的规划,根据外形需要进行对纹样的设计。其中主要有方形适合样式、环形适合样式等,方形适合样式的形态主藤较短,叶片成对状,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以在边框内添加忍冬纹枝蔓图案;环形适合样式是一个封闭的圆形图案,对其进行的创新可以运用常见忍冬纹枝蔓带的叠加效果,将所谓的圆形图案叠加到封闭的环形纹样上。这对我国装饰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刺激和推动,从这时起忍冬纹在我国装饰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应用十分广泛,也成为了南北朝时期装饰艺术特征之一。

(二)云冈石窟忍冬纹的文化价值云冈石窟忍冬纹装饰纹样在以前是以一种单独的形式出现,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忍冬纹技术越来越趋于成熟,人们从认识到探索再到应用,在壁画、墙面、器皿中应用忍冬纹,能够有效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也成为最佳的花纹装饰选择。随着人们品味的不断提高,在忍冬纹装饰图案的设计方面不断追求造型的变化,开始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忍冬纹装饰汇总,逐渐留下很多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1.与连珠纹组合装饰。连珠纹盛行在隋唐时期,具有丝织纹样特性,连珠纹是由连续的圆珠构成,其形状变化多样,通常是搭配在图案的边缘位置。忍冬纹装饰与连珠纹的组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单元形式进行设计,对称式单独纹样的忍冬纹与变化丰富的连珠纹进行结合,可以形成一种圆中有方、方圆相称的组合形式,整体的图案富丽雅致。2.将龟甲形的纹饰用作连珠纹带,与忍冬纹相互套叠,也就形成一种套叠式的组合,可以用在刺绣的边饰中,以连珠纹为主,忍冬纹为辅的图案在形式上会营造出一种秩序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充盈富丽的效果。3.与莲花纹组合装饰。莲花纹主要应用在佛教石窟的装饰上,可以将莲花纹居于中心位置,莲花纹以连续的方式作为辅助性枝蔓纹饰。另外是两纹饰穿插应用,如果有莲花纹大量出现,则需要利用忍冬纹作为联系图案穿插其中,能够起到衬托主题的作用。还有自由的忍冬纹饰与莲花、飞禽走兽等进行不同类型的组合,通常自由变化是主要形式,忍冬纹则作为一种能够将画面丰富起来的纹样,可以满足装饰图案视党冲击效果,达到美化生活的效果。

(三)云冈石窟忍冬纹的地域特色忍冬纹最初在古希腊是应用在建筑设计装饰方面,当地也是忍冬草的主要产地,忍冬草在冬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艺术家就将忍冬纹这种代表精神追求的纹饰画在各种装饰品上。忍冬纹在我国的传播最早出现在佛教建筑中,后来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吸收,开始在东汉末期最为流行,在北朝时期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装饰品上,主要是以三叶型为基本单元,应用在器物、石窟建筑墙壁上和纺织品等装饰上,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忍冬纹在织物装饰上被联珠状龟背纹规律隔开,整体层次丰富,还在供养人的长衫上有忍冬纹。新的装饰引进,必然带来新的外部形式,而传统的固有形式又不可能被取代,于是在云冈石窟装饰艺术中就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形式。现在的云冈石窟佛教艺术就借鉴了其原型。但在2、3 期建造的石窟中,出现了变形的忍冬纹,花瓣由三叶变为多瓣,造型丰满,结构复杂,与莲花组合在一起,出现了缠枝莲花纹样,叶间生长类似葡萄、石榴等果实,为唐代中式卷草纹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云冈石窟忍冬纹的装饰艺术有着中国民族传统这个雄厚基础,直接在纹样的造型、表现手法等方面显示出来。石窟的忍冬纹作为中国重要的装饰纹饰,在很多时期都被广泛应用,能够体现这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云冈石窟忍冬纹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值得重视。云冈石窟忍冬纹的装饰艺术规模宏大,纹样雕刻技艺精湛,图案精美,刚柔并济,使得这座石窟寺的艺术风格更为明显,实现了丰富艺术思想内容的有效表达。这些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较为成熟的雕刻技法及风格,加上形态多样、栩栩如生,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奠定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地位。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是历史的珍贵资料,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猜你喜欢
云冈石窟石窟莲花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莲花灯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莲花汤匙
夜宿石窟
莲花岛再见
夜宿石窟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