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考

2020-12-09 11:44张兴堂王少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西藏中华民族

张兴堂 王少明

(①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②西藏大学珠峰研究院 西藏拉萨 8500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示要求,是做好崭新历史时期的西藏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不是自生的和先验的,教育在正确意识的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引导、浸润与涵濡。“共通语言、交往空间、主体意识、民族情感、物质基础是影响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本条件,教育在其中的基础性和渗透性作用不可忽视。”[1]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地处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加强对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必然要求。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在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在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因此,笔者结合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和反分裂斗争的实际,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探讨在西藏高校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一、是什么: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涵

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什么,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前提。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以来,学界从理论内涵、[2]形成机理、[3]要素构成、[4]认同来源、[5]建构路径[6]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 年10 月2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后,已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进路进行了初步探讨。[7]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诸多研究,我们发现,很多研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作为不言自明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的架构和阐释。而关于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理论探讨同样尤为缺乏。赵刚就鲜明地指出,“许多研究都把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而没有专门进行概念解读。”他结合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三个概念要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行了界定,提出“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在新时代为了增强各民族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对全体国民进行的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教育活动。”[8]应该承认,给上述概念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仅仅作为核心因子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因其内涵的丰富、意涵的多样、积淀的深厚和结构的张力,就使学人难以精确定义。不容否认,作为其意自明的概念或者基本轮廓的描画同样能够支撑理论的架构。就像马克思从来没有给“意识形态”下过定义一样,他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和批评,依然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但是,概念的界定始终是学术研究的起点。笔者不揣浅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作如下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建设的教育和实践。其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引导各族群众积极维护和内向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主动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还需要厘清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二者的异同与联系。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9]在新石器时期,中华大地上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在多元的格局中,各种文化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文化。例如,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在接触到黄河下游的山东龙山文化后,就出现了河南龙山文化。秦汉之后,凝聚核心汉族出现并开始向周围的民族辐射。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开始了民族的大混杂、大融合。特别从唐到宋之间的近500年的时间里,中原的各民族相互吸收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发展。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少数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的血液,汉族同样充实了各少数民族。同时,在中华大地的西部,至今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方,即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天山南北的新疆,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之间进行着密切的族际互动与融合。总之,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和融合,同时伴随着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这其中,藏族作为重要的一个民族,主动与中原民族融合交流,积极参与和内向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和自在形成。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侵略者开始瓜分中国,各民族深刻认识亡种亡国的巨大生存危机,自在的中华民族实体在各民族共同抵御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正如陈连开指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0]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众多民族各有其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各民族有着长期在统一国家中共处并发展成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民族实体。

作为实体的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质料。较之“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有关争议的回应,[11]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的凸显,是把中华民族以共同体的形态进行刻画与彰显。最为关键的是,以共同体表征中华民族契合了马克思所提出“真正的共同体”的内在价值,即“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个体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2]意涵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获得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不难得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内涵的超越和跃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多重样态。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历史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都是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共同蕴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这其中,政治共同体最具基础性价值。“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并非族裔特性,而是国家政治。”[13]各民族的融合互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的根本动力。没有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不会有中华民族的自在自觉;没有近代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不会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发展。

二、为什么: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时代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这一论断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向和实践价值。西藏地处国家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西藏社会现阶段不仅存在着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而且存在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极端民族主义和达赖集团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利用,抑或是西方国家的刻意操纵,都严重销蚀着藏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4]特别是在“后达赖”向“达赖后”转变的关键时期,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加紧反宣造势,积极向校园渗透,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全稳定,影响校园立德树人任务的开展。西藏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争夺人心的交锋紧张激烈。

同时,作为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多民族聚居是不能忽视的现实特点。民族国家的语境中,虽然民族的兴盛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推动国家走向强大,但民族意识的觉醒却也使得族际间的政治互动变得更加深刻。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民族意识的过快增长和旺盛,会改变族际整合的社会心理基础。”[15]民族意识的增强,会直接对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间的平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平衡构成挑战。特别是民族认同的张扬,不排除可能对国家认同造成挤压。另外,新的民族问题正在显现,以民族利益诉求为核心的新型民族问题在逐步生成。[16]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利用民族问题给竞争对手制造麻烦,迟滞对手的发展以赢得优势并获取利益,是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惯用伎俩。在新干涉主义、国际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以及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影响下,都对国家的政治安全构成了直接挑战。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西藏多民族聚居、浓厚的宗教氛围以及现实激烈的反分裂斗争,决定了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铸牢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首要对青年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一)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指导西藏工作的纲和魂,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17]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要求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等。无疑,这些教育内容和对象均指向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作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西藏高校需要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有利于青年大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

(二)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铸牢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

当前,西藏高校除去学生实践教育中的“民族团结一帮一”“三联三进一交友”等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开展民族教育是极为缺失的。尽管高校大学阶段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但由于教育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定,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并不是教学重点。即便在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联系较为密切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中华民族也仅由“民族”简单替代。比如,在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民族意识觉醒”的小节中,仅仅简单提出了民族意识,但何谓民族意识或者中华民族意识,就没有多述。当下的西藏高校青年大学生多为“00后”,整体上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在-自觉的生成逻辑缺少理论的体认深度。这与相关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管是理论层面的教育,还是实践层面的教育,能够让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强化对中华民族的理论认知和现实归属,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

(三)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强化西藏青年大学生“五个认同”的重要条件

西藏高校青年大学生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首先需要对中华民族深刻认同。因为民族认同是心理层面最底层的认同。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产生不能尽靠空洞的说教,只能是系统性的教育和实践。通过教育,各族青年大学生产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后,才会认同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凝聚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抵御外辱,建立新中国,各族群众翻身做国家的主人,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成就。

三、怎么办:西藏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进路

(一)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理论依据。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国家发展的理论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等。通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教育,可以使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成功实践,认清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鼓吹“中间道路”的反动本质,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中履行自己的义务,自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二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包括藏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结果。正是在连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最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能够使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牢固树立中国历史由中华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认识,自觉抵制各类历史虚无主义,铭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否具有科学的民族观,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更关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能够使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切实把握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使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认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搞分裂的政治图谋,认清分裂势力挑拨民族关系、攻击党的民族政策的真实目的,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西藏文化对祖国内地文化不断输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要看到,西藏的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消极成分,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和观念至今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新文化不断克服旧文化,又批判地继承旧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并加以改造,使之发展到新阶段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无论哪种文化,只有顺应现代化潮流,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弘扬,在开放中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教育,能够使西藏各族青年大学生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发展基本规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原则,自觉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总之,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系统整合,可以把教育内容所蕴含的情感、规范和目标转化为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意识,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化—外化”的结构链接。[18]

五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西藏是一个长期受到宗教影响的地区。时至今日,藏族群众中的多数人都仍然笃信藏传佛教,藏族青年大学生深受影响。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能够使藏族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和宗教现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掌握宗教的本质及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正确认识宗教、理性看待宗教、淡化宗教消极影响。长期以来,十四世达赖集团利用群众信教心理,打着宗教旗号,把宗教作为他们的政治工具,图谋“西藏独立”,破坏西藏的社会稳定。通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还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认清十四世达赖祸藏乱教、分裂祖国的反动政客面目,针锋相对、理直气壮地与之做斗争,做坚定的维护祖国统一的接班人。

(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体系研究

目前,西藏高校仅有个别专业开设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而大部分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关于中华民族的知识体系系统性教学缺失。因此,在现有思政课程体系中,一方面,《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应列入西藏高校特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另一方面,《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应与其他思政课程统筹协作、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体系。[19]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层面,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要结合近代历史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通过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系统掌握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转换的历史逻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教育学生深刻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自觉凝聚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取得各个历史时期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和国内外民族宗教热点问题,开展好祖国安全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加强民族团结。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中,要教育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并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进一步健全青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源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需要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课程教学是基础性载体,而实践教学则是能够提升切身体验的重要载体。要在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全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四位一体”的中华民族教育大平台。同时,依托好基层大学生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日常管理服务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也将有利于各族青年大学生党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要通过各种学习、生活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创新,建立健全各民族学生嵌入式交往的校园文化大环境,搭建各族青年大学生交往交流的桥梁。比如,各民族同学混合组班、组建混合寝室、开展各民族语言学习,以及大力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结对帮扶活动,在学习、活动和各类实践中提升拓展各族青年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接触度、交流度和体验度的同时,通过示范、交往、教化和凝聚激发各民族青年学生兄弟姐妹情怀。积极利用“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以及“五·四”青年节、雪顿节等重点节庆日,开展校园各类民族团结活动和社团活动,展示不同民族文化,搭建学生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强化共同历史记忆和情感依归,增强各族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四)积极利用开发西藏现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资源

为空间赋予象征意义,能够强化价值认同。西藏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一方面,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比如谭冠三纪念园、拉萨烈士陵园、八一农场等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未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现存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比如布达拉宫、小昭寺等仅作为宗教场所以及旅游景点,其空间的爱国意义和时代价值赋予不足。此外,西藏还存在大量尚未挖掘的爱国主义以及优秀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有待于整理开发和宣传利用。因此,有必要按照历史的逻辑,深度梳理分析西藏地方和祖国的关系史、藏族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历史事实之上的历史叙事建构,以空间符号的价值赋予,发挥教育资源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涵养作用,探索未使用资源整体性开发,保护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切实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群众心灵深处,增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自觉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共同体西藏中华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