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与主体地位,指向新时代话语体系下人类价值共识的道义制高点,反映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努力追求和践行的价值观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
马克思、恩格斯在合作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7明确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力量之源。人民群众参与历史活动的程度由现实利益的满足程度决定。“‘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86以前一切阶级的革命都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求,因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不高。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实现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它具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无私道德品质。《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坚持人民性是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品质与鲜明特征。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注重人民群众的作用是党最大的优势。从宣传、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进行革命根据地建设,到争取千百万人民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始终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1944年,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谈到“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4],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事业中,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民本理念是开明君主、圣人先哲们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对治国理政的不断探索,对理想社会构思的结晶。这一理念发端于商周时期,周公在吸取殷商灭亡教训时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认为当政者要注重民情、民意,看到人民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敬德保民”。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不少先进思想家看到了人民的价值,提出一系列民本主义治国主张。孔子提倡“泛爱众”,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则用“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来形容国家与人民之间的重要关系。汉唐时期,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发展期,“民本”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贾谊坚持“民为邦本”。董仲舒提出宽民、利民。唐太宗的“国以民为本”,形成了君民相依的重民理念。两宋时代,“民本”理念处于内化阶段。张载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朱熹明确指出改良社会以利民。明清之际,随着封建社会的日渐衰弱,民本理念的发展也达到顶峰。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出“为民而立之君”,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传统民本理念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但把人民看作社稷之本,注重国家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重要联系等政治伦理理念在中国道德建设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本理念精髓的基础上,将其创造性转化并赋予鲜明的时代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深度上表现为对物质生活需要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广度上表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安全、民生等各个方面需要的日益增长。目前,影响人民美好生活这一目标实现的根本问题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96可见,只有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充分激发人民主体性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的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其伦理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为什么人,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性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彰显了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道德原则,不仅表现在目标层面,而且要落实到实践层面。首先,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指向。习近平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5]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勇做新时代的建设者,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次,党的领导干部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习近平指出:“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6]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领悟人民立场的真谛,深刻认识到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站稳人民立场,做到与人民同忧同乐,怀着爱民、为民之心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走进人民,实施的民生政策才能真正解决群众所诉求,否则“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7]。最后,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就是自身利益需求能否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解民生之利、民生之忧。就业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精准扶贫有序推进,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范围,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动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一切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至善追求,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
发展依靠人民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德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地把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将人民的主体责任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首先,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最高目标。全面加强教育,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学生合理“增负”,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提高硕士、博士的生活补助,吸引人才继续深造,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顺应人民的要求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其次,带动经济增长依靠人民。随着经济发展依靠内需政策的提出,消费、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8]。近年来,中国人民消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从2013年的47%增长到2017年的64%,国内投资2010—2014年也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9]。再次,创新依靠人民。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大量科研成果涌现,学术研究也逐渐实现从“学徒状态”到“自我主张”的转变[10]。但是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基础创新是创新的源头,人才是基础研究的关键,因而人的创新能力和素养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最后,体制改革依靠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完成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习近平强调“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发展的成果,具有实现共享的道德责任。首先,完善制度,推动共享发展成果由理想变为现实。为了切实将人民生存需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2015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六个精准”基本要求,9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0.6%以下,脱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就业是民生的重点,党中央立足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坚持从就业体制入手,着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机会、就业技能、就业权利等方面的合理共享。同时,国家积极推进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接受当地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尤其是对贫困人口的伦理关怀。其次,落实共享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在伦理关系上要建立良好的人我、己群关系。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1]210在人与我关系的处理上要相互认同、彼此把对方当作人来看待。因此,在落实共享成果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把“你好”与“我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坚守底线,注重公平,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形成并追求“大家都好”的价值目标,不断增强共享的力度。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一条主线,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中,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无论是顶层设计的制度,还是政策的落地落实,都要坚定不移地以人民为中心。正确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1]129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追求和向往的社会主义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只有物质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才具备基本的条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方面生产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还存在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民生领域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等。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民生领域中的短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关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伦理价值规范,也为当代中国发展的路径选择指明了正确方向。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与人民在发展中获得什么样的成果,这虽然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但其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高度吻合的。新发展理念可以切实可行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享更多“实惠”,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当家作主,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价值立场决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2]3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架构。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就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保证人民能够通过各种渠道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使党不断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与人民血肉相连。“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13],只有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通过约束公共权力、扩大人民权力进行合理的权力配置,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防止人民权力虚化现象的发生,保障人民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应使人民在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过程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需要,做到真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新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建设新格局,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时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习近平也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4]人与自然是与生俱来、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为人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与物质生产资料,是人生命活动的对象。人类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那么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对自然界造成伤害,自然界也会以相应程度的雾霾、地震、海啸、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方式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15年在2 591个县域中,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县域占国土面积的44.9%。”[15]因此,“保护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11]230
为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只有使人与自然界处于持续不断的良性交互作用中方可实现。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六大理念、八项制度,为美丽新中国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生态问题一直在不断努力:巴黎大会签订《巴黎协定》,G20杭州峰会与其他国家达成共识推进《巴黎协定》生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法,还自然以美丽。着眼于保护自然,建设美丽新中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需要。
人是自然存在物与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当基本物质需求满足之后,精神文化需求会从非主导性需求转化为主导性需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创造了世界奇迹,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逐步得到满足[16-17]。这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表现在物质需求升级的态势上,又表现在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上。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2]43文艺直面人民日常的生活,直面社会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全面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这是对人民性的充分彰显,也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表征。中华民族正处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力量支持。因此,在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又是推动国家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一方面,应着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的引领作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应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民本理念,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之需,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对于新时代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