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学新生入馆教育是《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的要求。在高中开设新生入馆教育能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图书馆成为真正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
入馆教育;必要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52-01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规程》(教基【2018】5号)第二十七条要求“图书馆要开设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阅读指导课等,鼓励纳入教学计划。”然而目前在我国,入馆教育还只是大学图书馆的常规工作,在高中阶段开展的较少。那么在高中如何开展图书馆入馆教育?开展入馆教育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图书管理人员去思考、去实践。笔者作为一个有多年高中图书馆工作经验的教师,近两年在入馆教育方面有一些尝试,在此和同行分享探讨。
1高中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高一新生对图书馆知道得不多,不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在日常流通工作中,有很多同学入校一学期了,还不清楚图书馆一次能借几本书,不知能借多久,很多同学到了临近毕业才想起还书。在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下,高中学校和学生都不大重视图书馆,学生认为图书馆只是一个借还书的地方,常常穿着随意手拿面包饮料等就进图书馆。而入馆教育是直接面对新生的一次好的交流和教育机会,能给新生普及图书馆的相关知识,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及时还书的习惯,有利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图书馆的书都是分类排放的,如果高中生一点都不了解图书分类知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想要查找自己想借的書籍,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开展新生入馆教育,让新生学习一些《中图法》分类知识和有关索书号及图书排架知识,能快速帮助同学们掌握文献的检索及图书查询的方法,从而快速地在书柜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2高中入馆教育的方式和实践
高中入馆教育常用的方式有:(1)发放纸质入馆教育手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了解图书馆相关知识。(2)将所有新生集中在一个够大的场地,让图书馆员为学生上入馆教育课。(3)通过手机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相关图书馆知识,学生课余或周末在家自己学习。
上述入馆教育方式各有利弊,各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用。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示范性高中,高中部规模不大,高一共十个班六百人左右,因此完全可以在学校会议室里集中所有新生进行入馆教育专题培训。我校在去年和今年九月份尝试新生入馆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入馆教育的准备:在高中入学的前两周,让高一各班班长利用课余时间带领本班同学去图书馆参观,做到对学校图书馆的概况和布局有基本的了解。入馆教育主讲教师制作好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素材尽量形象生动、最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集中培训方式:利用学生自习课的时间,笔者组织高一六百多名新生集中体育馆大会议室进行入馆教育。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和提前录制的入馆教育视频生动、详细、直观地向新生介绍了学校图书馆概况、图书借还、图书分类、图书检索及图书馆规章制度等内容。重点是用视频播放借还书的操作过程及如何才能找到一本书的全过程。
(3)后续跟踪持续的入馆教育和服务:由于入馆教育集中培训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很多新生在接受培训之后仍然不会检索和借阅图书。因此我校图书馆设置有专门的咨询服务台,学生通过咨询服务台老师就能解决他们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高中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意义
(1)激发学生来馆兴趣,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入馆教育,可以让新生全面地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和设施,了解到图书馆不只是一个借还图书的地方,还是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课余时间,学生到图书馆自由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查阅资料解决课内学习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规范学生的借阅行为,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当前的中学图书馆大多实行全开架服务,学生可以进入书库自由浏览、选择图书。这种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开架借阅会增加图书馆员的工作量,很多学生在看完书后并不会将图书归架而是就近摆放,造成书架上图书散乱,给图书整理和排架带来麻烦。通过入馆教育,新生懂得了图书分类的知识,明白了哪一类书在书架的哪个位置,从而在借阅后自觉将书放回原地方。在入馆教育中,新生知道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利于规范自身的借阅行为和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3)学生自借自还,图书馆实行人性化管理。经过新生入馆教育和后续的跟踪服务,我校学生能知晓借书和还书流程,懂得用电脑检索图书及怎样去书架上找书。因此我校图书馆也实现了不需馆员值守,学生借书还书都由自己来操作。具体如下:每天上午上班时,图书馆员打开图书馆的门,八万多册的馆藏图书整齐地被摆在书架上,任由师生自由借阅。图书馆无监控、无摄像头、无防盗门禁,给读者以充分的信任,实现了人性化的管理,大大地节省了馆员的工作量。师生们挑选到想借阅的图书后,自己操作图书馆出入口的自助图书借还机。在傍晚临近下班的前半小时,图书馆员再对学生放乱的少数图书进行归架整理,做好清扫工作后再锁门。
4结语
目前,在新生中开展入馆教育已是《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和高中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入馆教育,可加强新生对图书馆的全面了解,有利于培养新生良好的借阅习惯和行为规范,增强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使图书馆真正成为高中生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佳玉.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2):97-98.
[2]郭焕彬.学校图书馆自主完成入馆教育视频制作探析[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0(2):47-50.
作者简介:岳云华,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至今一直在桂林十八中图书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