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实践提升区域师生信息素养

2020-12-08 02:12张京荣张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研微课信息技术

张京荣 张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全国范围内延迟学校开学。3月30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会,确定4月13日起开展中小学线上学科教学,指出由以疫情防控为主、学生居家自主学习阶段,调整为进入疫情防控和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新阶段,整体统筹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教学计划实施,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在线课程教学机制。这一举措将在线教学推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眼前。这场疫情对于教育领域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对于在线教学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我们积極投入在线教学活动中,短短几天就完成了八所实验校参加的在线教学实践研究项目,通过专业平台应用帮助一线教师树立正确的在线教学理念以及建立良好的在线教学流程。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体系,转变传统的碎片化资源建设方式,打破以直播、录播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方式,实现有效互动,保证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计划选择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方面有专长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工作室。旨在通过教学研究指导建立一支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以课堂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与途径,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与学科教研活动,着力提升学校师生信息技术技能,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带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我们以此次疫情为契机,结合我区在线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的开展,通过沉浸式教研活动,以助教身份或学生身份进入项目实验校教师的在线课堂中,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答疑的全过程,深入了解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教研活动我们看到,从最初的教师们茫然、困惑、束手无措,已经到目前师生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在线教学平台。这种改变一是得利于不断推进的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系列培训课程,以及当前针对教师的市、区级各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二是得利于国家政策的引领,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现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方向转变。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也提出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随着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素养己成为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依托在线教学实践研究项目,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下面笔者就我区教师在在线教学期间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实践与感想。

提升教师的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

在教研活动中,笔者深深感受到在线教学对于资源支持的需求远远大于线下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重要纽带,是让理念与理论落地的坚实基础。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优质资源更是在线教学的重要载体。疫情期间各种资源铺天盖地地扑向我们,如何快速、有效地在众多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也是一种能力。可以说,教师们为了让线上课堂能够吸引学生,可谓是倾尽所能,“十八般武艺”全上。他们学习视频制作、编辑、剪辑、合成。为了制作微课他们换手机、找支架、买耳麦,学习制作微课的软件;为了录制各种需求的微课,学习如何实现手机投影电视屏;为了保障网速能够适应在线教学,向百度请教什么网络更稳定,多少的带宽可以保障教学更流畅;发现学生传回的作业不太清楚,拍成什么情况的都有,他们就查找如何让作业拍得更规范、更清楚的方法,将方法规纳、整理,实践后发给学生及家长作为标准执行,方便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信息化应用的引领者,我们在疫情期间推出了“房教E分享”(图1)专栏,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在线教学期间的信息技术支持、应用与在线教学理论引领。具体内容有用于视频编辑制作的如何使用PPT制作微课、如何用“剪映”APP编辑视频、如何下载离线视频、如何使用微课宝录制微课、喀秋莎录屏软件使用教程、如何用手机将作业拍清楚等等,节省了教师们在互联网上众多资源中的检索时间。同时,我们还召集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及信息技术应用兼职教研员,一起为提升我区教师信息素养助力。如在疫情初期有一位山区学校的教师要进行微课录制,在接到任务后找到我们帮助她选择软件、学习如何制作视频等。我们根据其自身情况指导她用PPT制作微课,让她按照“房教E分享”上的视频教程去学习,有问题及时沟通。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与解答,该教师制作出的微课受到了表扬并发表在了“学通房山”栏目上。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没有在线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位教师也许还不会制作微课,她也表示将会继续学习其他微课制作的方法,制作出更精细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微课。通过教师的成长我们感受到教师获取、辨别、整合、归纳、筛选、梳理资源能力的重要性,这方面能力的提升会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在线教学设计能力

在线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努力把“教”减到最少,把“学”放到最大,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学设计、活动组织、过程监控、答疑解惑和学习评价上。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更加符合线上教学特点,教学方法要有创意,教学策略要科学合理,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突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混合实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借此提高在线教学质量。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提出让在线教学有温度,不要将课堂教学直接照搬到线上,要考虑到两者间的不同;要考虑在线教学的课堂互动性、生动性、艺术性、人文性、有效性,让教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需要听一所学校的三位教师不同学科的课。在听完第一位教师的课后我们做了集体教研,指出了教师在线教学时不要一直屏幕分享全程控制屏幕,要适当地将屏幕分享权给学生,让学生来展示、交流、互动,让线上课堂活跃起来;课件制作也要有艺术性、技术性,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线课堂也要有课前热身、创设情境等。当听第二位教师的课时,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味道”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在课后研讨时说:“通过前一次的交流,将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课堂上加入了微课的教学,学生边听、边看、边做,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感觉这节课自己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但前期准备是痛苦的、煎熬的。”

由此我们感觉到,教育研究者及管理部门应出台在线教学规范、教学流程和教学手册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南,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工作提供更精细化的指导。鼓励教师以在线教学实践研究共同体的方式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优化在线教学设计,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图2)。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将学习到的技能不断地运用在實际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才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建议在教学设计时实现学习目标任务化、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探究化、学习途径活动化、教学评价及时化。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所引发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实际上更是教学理念的变化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平台应用能力

在线教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师的信息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线教学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不仅有技术方面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管理方面的,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那么,如何通过教学平台来管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网络另一端教师的温暖就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平台的功能,将功能最大化为已用。如在班级教学中黑板是师生关注的中心,教师通过黑板来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学生也通过黑板来进行笔记的书写与知识的梳理。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平台具有三分屏功能,可以实现屏幕分享与视频直播同时进行。于是就设计一块黑板放到了自己的身后,使学生边看PPT展示的任务,边看老师在黑板上的书写与讲解,让学生感到授课的真实感与亲切感,也达到了学生与教师的步调一致,让网络另一端的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有的教师发现教学平台有直播功能,并且还能将直播生成链接以通知的形式发送给学生。教师将作业的答疑解惑、讲评,课前、课后的测评放到直播中,实践后发现效果很好。教师直播只能用手机,投影书本很方便但讲解时在书本上的写、画空间有限,学生视觉受到影响,于是有的教师想到用小黑板,在黑板上书写讲解,擦、改、涂、重点标注很方便。在英语课堂上,常有教师要纠正学生的发音,于是设计好小组顺序,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由教师一键控制话筒的全开与全关,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真实再现了班级授课教学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图3)。教师在重点读音讲授时使用提前设置好的镜头位置进行发音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口型很快地记住了发音方法与规律。有的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利用平台三分屏的功能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在讨论区用文字写出问题的答案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而不再是听懂了打个“1”,没听懂打个“2”这种简单的没有温度的交互。

从中我们感受到,选择适合在线教学的平台很重要,拥有一个专门为学校教育教学开发的平台更重要。有了平台以后,教师们在应用中更需要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深入挖掘平台的功能,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利于平台的生存。在平台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平台中要加上贯穿教与学全过程的智能化学习评价模块,评价标准应当是多元的,不仅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还要关注个体差异。通过使用智能化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教师还要有对评价数据的分析、鉴别能力,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数据给出客观的评定,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以在线教学为契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新途径,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度演进,让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课题研究,建设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一批融合创新应用系统、应用基地和应用人才。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营造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的氛围与环境,将是我们教研人员不竭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教育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

猜你喜欢
教研微课信息技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