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甲,张广川,郭 晔,王 彬,李 倩,刘业兵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海淀 100081)
专利信息是以专利文献作为主要内容或依据,经分解、加工、标引、统计、分析、整合和转化等信息化手段处理,并通过各种信息化方式传播而形成的与专利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总称,其中包括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经济信息、著录信息和战略信息[1]。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最新的技术信息90%以上是最先出现在专利文献当中的,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节约60%的研究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2]。
新兽药研发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共同参与,运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信息,并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其中,专利信息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之一,及时掌握兽药行业专利信息,并加以科学运用,对兽药研发和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1 提前抢占市场先机 对于兽药研发单位来说,在进行新兽药研发之前,就需要利用专利信息帮助其了解行业内目前技术发展现状、专利分布状况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在各地域市场的专利保护及分布情况,瞄准市场空白,针对具体的地域市场确定研发方向,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1.2 正确把握兽药研发方向 专利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技术研究趋势,行业内的企业由于存在着竞争关系,互相之间不会过多透露研发动向和技术信息,即使是行业技术论坛或技术交流会也会有所保留。针对兽药领域来说,作为管理者和技术部门人员,实时掌握国内外最新专利信息,可以更好的了解专利分布情况,从而结合自身企业技术特点,指导兽药研究开发,为研发新兽药产品提供依据和方向。
1.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专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是企业科技进步能力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产品研发选题、立项或投资前,进行专利信息采集与分析,可全面了解特定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水平[3]。兽药产品研发可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实时的专利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指导新兽药的研发并利用专利信息全面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开发方向、研究动态等信息,结合自身优势,提升创新能力。
1.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兽药产品研发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解决畜禽养殖的实际问题。在进行新兽药研发前,通过市场调研和专利信息检索,获得产品研发的新思路,避免闭门造车,对其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有利于获得新兽药证书后的成果转化,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
1.5 保护自身权益 新兽药的研发是一项耗资高、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兽药研发单位越来越重视专利制度对其产品的保护。新兽药产品研发过程中,在加强专利制度运用的同时,及时掌握国内外专利信息,对可能涉及侵权的专利尽早采取措施或其他对策,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1 专利信息检索工具 专利信息检索是根据一项数据/信息特征,从大量的专利文献或专利数据库中挑选符合某一特定要求的专利文献或信息的过程[4]。专利信息检索主要是基于对专利文献的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我国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出版了大量专利文献及其检索工具,手工检索工具主要包括专利说明书、中国专利公报、中国专利年度索引和中国专利分类文摘等;计算机检索工具主要是通过官方网站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检索服务,主要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www.sipo.gov.cn/sipo)、中国知识产权网(http://www.cnipr.com)及佰腾网专利检索系统(http://www.baiten.cn),通过网站的专利检索功能可以获取相关专利信息。
2.2 兽药专利申请现状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系统,搜索兽药行业专利申请关键词,获取了我国兽药专利自1978-2018年以来的专利申请数据。初步统计,近40年来,兽药领域专利共6 622件,年度申请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专利申请数量自2008年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利数量从139件上升至2017年的978件,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兽药研发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图1 兽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
2.3 兽药专利申请类型 专利申请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通过专利信息检索,得到了兽药领域专利分布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申请类型中占主导地位,占全部专利申请类型的66.62%,其次是实用新型专利,占21.09%,外观设计专利占12.29%。技术创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兽药研发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最多,反映了研发单位对研发水平和能力的重视程度。
图2 专利申请类型
2.4 兽药领域专利技术构成 通过数据检索,获得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中我国兽药领域专利与技术的对应情况,主要包括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A61P(化学化合物或医药制剂)、G01N(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A23K(专门适用于动物的喂养饲料及其生产方法)、A61D(兽医用仪器、器械、工具或方法)、C12N(微生物或酶、繁殖、保藏或维持微生物、变异或遗传工程及培养基)、B01F(混合,例如,溶解、乳化、分散)、C07D(杂环化合物)、C12R(与涉及微生物的C12C~C12Q小类相关的引得表)、A01N(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杀生剂,例如作为消毒剂,作为农药或作为除草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其中,A61K和A61P占所有类别中主要地位,其中A61K数量为3 444件,占39.5%;A61P专利数量为3 215件,占36.9%。见图3。
图3 兽药领域专利技术构成
2.5 兽药专利申请人构成 专利申请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通过数据检索,获取了近40年我国兽药专利申请人构成,得到兽药领域不同主体专利申请数量,从图4可以看出,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申请数量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达到4 371件;个人专利申请数量为1 327件,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分别是765件和351件。
图4 兽药领域专利申请人构成
2.6 兽药专利当前法律状态 经检索所得的兽药领域专利6 771件中,对申请专利的当前法律状态分析,已授权的数量共1 905件(占28.1%),权利终止1 541件(占22.8%),实质审查1 441件(占21.3%),撤回1 238件(占18.3%),驳回382件(占5.6%),公开225件(占3.3%),放弃和无效39件(占0.6%)。见图5。
图5 兽药专利当前法律状态
专利本身需要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但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兽药领域专利申请近年来申请数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质量还有待加强,真正被授权批准的专利并不多,仅占28.1%。在这其中,创新性强的发明专利仅占比60%。同时,在专利的检索、利用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3.1 兽药专利信息重视不够 新兽药的研发需要较大科技投入,我国兽药企业往往非常重视药品的注册,但对于新药的专利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而错失专利保护。或者在获得新药证书前,可能发现该兽药的产品已有专利,影响日后的生产和销售。我国兽药行业缺乏专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兽药专利信息重视程度不高,其利用价值还未被广大科研人员所重视。兽药研发单位需要借助不同的专利信息数据库,由于投入成本、利用率等原因,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仅具备简单检索专利信息条件,缺少专利数据库和专利信息检索分析软件的配套条件;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使用免费的数据库资源,而这些免费的数据库资源通常存在着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资源不全等问题[5],从而限制了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
3.2 兽药专利信息利用程度不高 部分兽药研发单位对于利用专利信息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国外兽药研发后,往往第一时间进行专利申请,在专利信息利用上,仅运用在专利信息查新过程中,未对专利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利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一般停留在专利许可层面,对专利转让、专利评估等方面关注不多,很多专利前期虽然投入了人力物力,却没有收获实际的应用价值,从而浪费资源和时间。
同时,我国兽药行业尚未形成专利布局意识。国内兽药企业即使有专利申请,尤其近年来申请量比较大(在申请总量、针对病毒和细菌的生物制品专利申请中,中国排第一),但都是相对分散,不成体系,没有形成专利布局的态势。
3.3 专利价值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专利信息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兽药研发单位制定战略研究计划,而且能够提前防范产品的市场风险。但是,很多科研人员在专利信息利用上往往仅专注于技术突破,专利成果与企业生产实际不匹配,不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出现专利发明后被闲置的现象,忽视了专利价值评估和市场转化等问题,缺少专利价值评估机制,导致在专利技术利用方面存在市场价值总体较低、专利成本与专利价格严重倒挂等现象[6]。
4.1 提升兽药专利保护意识,完善专利激励机制 兽药专利保护程度低,主要与发明人专利保护意识薄弱、法律制度了解不够有关,在专利保护上,一般使用的还是行政保护手段,专利保护的法律和经济手段运用少之又少。对于兽药专利保护,最重要一点是要提升发明人对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很多时候发现专利成果在保护期限内被侵权时,能够正确运用专利权人许可的法律规定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科研机构、高校、兽药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兽药专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兽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兽药专利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应该重视专利发明的质量和实用性,可以将专利发明对单位内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或兽药专利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的指标之一,对成功转化的专利成果给予专利发明人及团队一定比例的奖励,激发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
4.2 建立兽药领域专利服务机构,强化兽药专利服务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专利服务机构,主要提供专利申请的代理服务,但还没有针对兽药领域提供专利申请、专利评估、专利成果对接等专业化、综合性的服务平台。随着兽药专利发明越来越多,需要有专业化的兽药领域专利服务机构作为支撑,通过引进和培养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利人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专利服务,以促进兽药领域专利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强化兽药专利评估,可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专家,建立专利评估专家库,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兽药专利进行价值评估,避免时间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针对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人员发明的专利与市场需求脱节、专利成果信息发布渠道闭塞的问题,专利机构可以作为专利成果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及时对高校专利技术研究和企业需求信息进行发布和更新,有效对接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推动兽药专利成果的转化。
4.3 加强兽药专利分析,提升兽药专利信息应用能力 对于兽药行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来说,在专利信息利用上,一方面应该加强专利管理指导,需要强化科研人员对专利信息利用的认识和重视[6],可以采取政策宣传和业务交流的方式,普及专利政策和法律知识,让科研人员掌握对专利信息使用的方法;另一方面应强化专利管理条件保障,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从事专利管理工作,配备高品质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软件的设施设备,有效保障专利申请的质量,为科研人员利用专利信息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针对兽药企业,为了长远发展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主要应从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两方面运用好兽药专利信息。一是在新兽药研发过程中,通过检索现有兽药专利信息,判断准备申请的兽药专利是否具备应用性,从而决定是否进行专利申请、申请何种专利类型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国外专利布局等决定,充分了解国内外最近技术动态、技术发展趋势等信息,分析潜在的市场需求,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从而合理优化新产品研发的资源配置。二是借助专利信息,及时掌握专利侵权风险,一旦涉及侵权能够尽早采取措施或调整对策,同时也能获知自身专利是否存在被侵权的可能,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兽药行业专利信息是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过程中可获取的重要信息资源,及时掌握所需专利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可以为新兽药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提前谋划产品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各个环节,通过对公开的专利信息的有效检索和分析利用,及时查阅、捕捉专利文献,做到知彼知己、趋利避害,也可避免专利侵权和不必要的专利纠纷。目前,兽药领域的技术转让市场非常活跃,如果能够在专利法律的保护下开展转让活动,相信会更有前景。此外,人用药品正在出台专利链接制度,兽药行业需要做好相关的调研和应对,相信将来这一制度也会体现在兽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