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秉承 吴钊逸 张瀚宇 姜 晨 吴晴莲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311121)
为了响应课程改革新的体系建设要求,在小学开设一门关于核心素质培养的新型校本课程尤其重要。儿童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与核心素养中的健全人格、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紧密贴合。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一门有趣的新型课程,又有利于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儿童剧是一个逐渐兴起的项目,包括在学校专人演出的儿童剧和在校学生亲自参与的儿童戏剧活动两部分。前期调查表明,校园儿童剧在台州城乡小学广泛分布,但是开发程度较浅,社会价值更局限于娱乐功能,难以发挥言语实践、文化教育等教育功能。此外,城乡小学发展儿童剧存在同质化倾向,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本文通过比较城乡小学生及家长对儿童剧认知状况的差异性,从了解、喜欢、观赏、参演、支付五个维度构建学生对儿童剧的认知发展过程,寻找校园儿童剧在城乡小学差异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本研究选择台州市十余所城乡小学917名小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剧认知情况、喜爱程度、观赏情况、参演情况和支持程度五个维度展开调查。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31份,回收率为90.6%。以区域划分,城市小学占87.1%,乡村小学占12.9%;以性别划分,男生占54.3%,女生占45.7%;以学段划分,低段占38.1%,中段占36.1%,高段占25.8%。
1.编制情况
首先对戏剧研究者、从业者进行访谈,了解专业人员对台州市城乡校园儿童剧开展情况的看法。此后,查阅文献确定儿童剧认知情况、喜爱程度、观赏情况、参演情况和支持程度五个维度,并基于儿童心智发育水平拟定20道题目。据此,在咨询一线语文教师和戏剧从业者后,对台州市城乡小学生及家长进行预调查。最后根据结果修订调查问卷。
2.信效度检验情况
对本研究数据的信度进行检验,得克隆巴赫Alpha值为0.709,大于0.7,意味信度良好。利用KMO和巴特利特对本研究数据的效度进行检验,得KMO值为0.749,大于0.6,意味数据具有效度;同时,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5.4>60%>50%,说明可以有效提取出本研究项的信息量。
以台州市城乡小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城乡小学校园儿童剧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19.0进行频次分析和相关分析,通过比较研究了解城乡小学生及家庭对儿童剧认知情况、喜爱程度、观赏情况、参演情况和支持程度的差异情况。
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表1。
表1 相关性
由表1可知,学生就读于城市或者乡村小学对家长了解程度无显著相关,但与学生了解程度极其显著相关。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家长中,49.2%城市家长、58.9%乡村家长不了解儿童剧,49.0%城市家长、37.4%乡村家长了解儿童剧,1.8%城市家长、3.7%乡村家长非常了解儿童剧。学生中,58.9%城市学生、73.8%乡村学生不了解儿童剧,39.6%城市学生、24.3%乡村学生了解儿童剧,1.5%城市学生、1.9%的乡村学生非常了解儿童剧。综上,城市小学生对儿童剧了解程度明显高于乡村,家长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表1可知,学生就读于城市或者乡村小学与家长儿童剧观赏情况显著相关,对学生儿童剧观赏情况极其显著相关。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家长中,39.4%城市家长、49.5%乡村家长从未观赏过儿童剧,49.9%城市家长、44.8%乡村家长曾观赏1次—3次,7.1%城市家长、1.8%乡村家长曾观赏4次—6次,3.6%城市家长、3.9%乡村家长曾观赏7次及以上。学生中,34.6%城市学生、51.4%乡村学生从未观赏过儿童剧,52.8%城市学生、42.9%乡村学生曾观赏1次—3次,8.9%城市学生、1.8%乡村学生曾观赏4次—6次,3.7%城市学生、3.9%乡村学生曾观赏7次以上。综上,城市小学生及家长(尤其是学生)儿童剧观赏次数明显多于乡村。
由表1可知,学生就读于城市或者乡村小学与家长支付意愿不相关。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12.5%城市家长、18.7%乡村家长不愿意支付观赏儿童剧的相关费用,57.3%城市家长、52.3%乡村家长长愿意支付0—50元的费用,25.7%城市家长、28.0%乡村家长愿意支付50元—100元的费用,4.5%城市家长、1.0%乡村家长愿意支付100元以上的费用。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家长愿意支付观赏儿童剧的相关费用,多数家长愿意支付0—50元,小部分家长愿意支付50元—100元。
由表1可知,学生就读于城市或者乡村小学与学生参演次数不相关。经描述性统计分析,85.9%城市学生、88.7%乡村学生没有参演过儿童剧。由此可得,无论是就读于城市还是乡村小学的学生,普遍未参演儿童剧活动。
整体上看,城市家庭相关数据优于农村家庭,差距主要体现在观看次数等低门槛数据上。在一些门槛较高的维度,如参演次数上数据差异并不显著,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我国校园儿童剧发展程度低[1](61-62+65),客观反映了城乡儿童对儿童剧一致的热切需求与地域资源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目前城乡小学校园儿童剧的发展大方向一致,但部分细节应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差异作出区分。根据调研所得数据,结合相关文献,针对城乡学校开展儿童剧教育可得出以下建议:
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城乡学校可以依据城乡儿童对于儿童剧的了解程度的差异进行不同处理。乡村小学应着眼于普及儿童剧知识,如在儿童剧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文字、图像、道具、视频等材料,建立学生对儿童剧的认知。城市小学可以将重点放在开展初等的儿童剧实践上,开展小型活动,如讲故事、改编剧本、即兴表演,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儿童剧,提升对儿童剧的感知。
校园儿童剧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戏剧创作。在校园儿童剧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减少教育意味浓重的说教,依照目标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剧本、艺术形式、舞台表现等方面添加感兴趣的要素,以求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版《泰坦尼克号》邀请俄罗斯的专业团队对舞台背景进行逐帧绘制,令观众观看时身临其境[2],并且演员在表演中会走下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可以说,《泰坦尼克号》戏剧性的台词、紧凑的节奏准确针对目标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剧中的互动性则给了学生参与感,抓住了他们的兴趣。
学生对儿童剧的初步印象来自对儿童剧的观赏。相比参演,通过观赏儿童剧提升儿童对儿童剧的整体认知,是一种门槛较低且受时间地点等其他因素制约较少的方式。
从总体来看,儿童剧剧目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经典童话、动画改编。其中最常演出的应数《冰雪奇缘》《绿野仙踪》《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第二,经典文学作品、戏剧改编;第三,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原型改编[2]。当前儿童剧过于着眼于传统经典,原创故事匮乏。不论剧目演出质量如何优秀,相似的题材表现总会使学生感到乏倦,缺少吸引力。
儿童剧的题材应是多元的,取材途径应是丰富的。事实上,儿童剧可以来自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甚至幻想,如德国儿童剧《木精灵》使用木头、流水、沙子等材料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2]。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校园儿童剧应强化创新意识,将自身幻想融于故事中,带给学生独特惊奇的体验。
创作应当“明确创作作品的年龄定位,厘清该年龄段的少儿观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58-60),使儿童剧形成多层次多题材的体系架构,满足尽可能多的观众的需求。
儿童剧的参演是一种游戏性、开放性的活动,是建立在实践上的学习方式。“儿童剧的开展涉及音乐、美术、表演、语言、剧本创作等多领域”[4](58-60),参演儿童剧无疑能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充分锻炼学生的言语实践、人际交往等能力。
目前城乡校园参演儿童剧情况的低迷,主要受限于参演儿童剧过高的门槛——固定的场地、专职教师资源、较长的时间消耗、对学生更高的素养要求。因此,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为学生的儿童剧活动设置专门的、更加自由与开放的活动空间;在组织儿童剧表演相关课程时尽可能采用小组教学制,避免空间不足、部分学生缺少表演机会等问题。此外,加强同校外剧团的合作,引进外部剧目、开设假期兴趣培训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儿童剧参演机会。从教师角度来说,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想法干涉学生,对学生的角色体验、参演感受、独创想法用正向态度回应,以免打击学生参演儿童剧的热情与信心。
家长支持程度对于小学生儿童剧的参与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财务支出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家长的支持程度。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家长支持程度并不乐观,原因很可能是大部分家长对儿童剧缺乏了解或片面了解。
学校若希望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首要任务便是提高或改变家长对于儿童剧的认识,可以开展戏剧周活动并邀请家长参观;在活动筹划阶段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其中,比如艺术素养高的家长可以提供剧本类建议,手工能力优秀的家长可以提供道具类辅助,这种付出要注意适度原则,不能让付出变为负担,打击学生家长对校园儿童剧的支持信心。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专门开展一场同时面向学生与家长的儿童剧表演,最直接明了地向家长传递儿童剧的真正价值。
在城乡小学校园中倡导观赏和参演儿童剧对提高儿童的语言实践能力、自信心建立、合作意愿及审美水平等都有相当大的益处,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首先,儿童剧一般选用学生们熟悉的课文文本或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戏剧表演的素材,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特征和作品自身的语言特点并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也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其次,学生们在参与儿童剧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语言实践能力,在儿童剧排演过程中还可以把平时难以实现的想法呈现出来,从而明显增强了自信心。再次,通过参演儿童剧,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得到提高,更能将自己完美地融入集体。小学阶段的儿童在保有对外界充分的好奇心与感知力特性的同时,增加对事物的善恶美丑在思考基础上的判断,因此儿童剧对多方面“审美角度”的培养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